2016-09-07 08:05:00 来源:解放军报 说两句 分享到:
用兵以得民为先
★长征途中,红军之所以能同人民群众结成牢不可破的鱼水关系,说到底是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在北上抗日、拯救民族危亡战略目标下凝结起来的军民鱼水关系,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直在中华大地传承着。
80年前,红军一路征战,一路与人民群众缔结下生死情谊,并因此一路攻坚克难、发展壮大,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光荣和悲壮的远征。长征书写的既是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也是军民一心、患难与共的光辉篇章。
(一)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与人民群众用真情实意铸就了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著名的“彝海结盟”就是其中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
当年,红军跨过大渡河就意味着甩掉数十万敌军的尾追。而要跨过大渡河,首先必须顺利通过300里彝族区。由于历史等原因,当时彝族群众对汉人抱有很深的民族成见。为此,中央红军成立了以刘伯承任司令员的先遣队为大部队开路。毛泽东对刘伯承说,先遣队的任务不是去打仗,而是与彝族人民群众结成友好。1935年5月21日,红军先遣队一进入彝族区,就遇到彝族群众阻拦和袭扰。在反复向彝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红军主张的同时,红军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在彝海湖畔,歃血盟誓,结拜为兄弟;帮助彝族群众成立了“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赠送了枪支;解救了被国民党扣押在县衙里的彝族群众数百人,从而赢得彝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区。“彝海结盟”不仅是长征中红军与人民群众深厚情谊的生动写照,更成为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80年过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举凡当年红军所经之地,至今仍在传扬许多关于“红军豆”“红军桥”“红军井”“红军树”“红军楼”“红军村”“红军学校”等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无不蕴藏着一段军民之间感人至深的往事,都是当年红军爱民助民的历史见证。贵州省黎平县的老人任时若回忆说,“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老百姓第一次接触红军心情复杂,但当看着平时祸害百姓的坏蛋被枪毙、恶霸被杀头……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
长征途中,红军极度缺乏的是最起码的生活和医药保障,是人民群众募捐钱物、粮食、食盐、衣物、药品等,为红军提供了生活方面的基本支持。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在藏区征战的16个月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长征途中,敌军的围追堵截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一起,数度置红军几近绝境,是沿途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的无私帮助,使红军一次次化险为夷:是安顺场的那8位连姓名都未留下的船工与红军17勇士一起冒着敌人的炮火、孤舟强渡大渡河,惊醒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黄粱美梦。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是当地群众协助红军找到了木船,36名汉、彝、傣族的船工,连续7天7夜,将几万将士迅速渡过天险。当茫茫松潘大草地横亘在红军面前的时候,是当地一位60多岁的藏族通司(向导)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4天4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长征途中,饥饿、寒冷、疾病时刻威胁着红军将士的生命,每前进一公里,就有3到4人牺牲,是沿途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加入红军,才使红军队伍不断有人倒下减员又不断补充壮大成为可能。老红军钟明深有感触地说:“人民是革命的母亲,在沿途群众无私的帮助下,红军才得以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红军与沿途人民群众结成鱼水情谊,实际上就是以情暖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的历史过程。“白军”占据的是大城市、金融中心、交通要道等;红军赢得的则是人民群众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万里长征何尝不是红军与人民群众永结同心、赢得民心的远征!
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哪一支军队,谁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谁就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拥有永恒持久的感召力、向心力。战争也不眷顾任何一方,谁能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谁就会有“压倒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底气,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责编:杨宸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