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3 08:42:00 来源:解放军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军人家庭如何面对无可回避的“不如意”?
每每谈及这个话题,常常会联想到“诗人将军”张爱萍的两件往事:将军晚年思念亡母,怅然而叹:“幼时家贫,母亲竟没留下一张照片!”于是,请人按大姐模样画了张像,挂在床头,聊解思念之苦。“文革”期间,将军落难,有一天被拉出去批斗,虑及可能遭关押,刚出家门又折回,从腕上褪下手表,交给夫人:“留给阿胜吧!”阿胜是将军次子,那时还是一名列兵。
一幅画像,一块手表,折射出军人家庭AB面:一面是苦涩,一面是甜蜜。
最近,有位军嫂因为儿子高考的事情“不如意”,先是愤怒地立下“家规”:“子孙后代永不参军!”很快,又郑重地为“不当”言论公开道歉:“对不起,我错了,请大家原谅!”网友有人称赞她的血性,也有人纠结她的强势维权。我们热切盼望事情圆满解决,各方都能少一些遗憾。
其实,一条家规,一则道歉,又何尝不在折射军人家庭AB面呢!一面是委屈,一面是责任。
军人家庭,究竟有多少AB面?无法计算,也无法精确回答。战争有多残酷,就有多少个AB面;奉献有多少种可能,就有多少个AB面;牺牲有多少次近在眼前,就有多少个AB面。譬如,一面是伤痛,一面是幸福;一面是永别,一面是新生;一面是哭泣,一面是笑脸……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残酷现实,军人和他们的家人承受过很多经历过很多。一位军人送别身患绝症的母亲后,慨然长叹:“家有一个军人,全家都像当兵!”
令人庆幸和欣慰的是,这几年,伴随一系列新政策出台,军人家庭逐渐少了些遗憾和“不如意”。随军门槛降低,军人妻子正在告别“文化层次低、职业技能少”的传统印象,硕士军嫂、博士军嫂不再稀奇。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落实,越来越多的军娃靠自身努力和政策倾斜,走进了重点中学、考上了名牌大学。
变化,当然还有很多。不变的是,军人之美,依然美在牺牲奉献,美在追求崇高。军人家庭之美,美在默默相守,美在平常日月。
《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社会正在关注和解决军人家庭的“不如意”,越来越多的军人家庭也能够坦然面对那些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并尽可能用生活的艺术化解至少是淡化那些“不如意”。军人家庭AB面不一定非让别人来懂不可,但作为军人一定要懂得:为了更多人的甜蜜,我们吞咽那份苦涩,甘之若饴;为了肩头那份责任,我们忍受委屈,绝不轻言放弃;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我们把伤痛压在心底——独自品尝时,就像抚摸一块结痂的旧疤痕。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