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专题策划 >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 岁月如歌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建国大业》为何走红?

2017-07-06 17: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说两句  分享到:

《建国大业》剧照:毛泽东(右一,唐国强饰)、宋庆龄(左二,许晴饰)和妇女代表们(陈数、章子怡、苗圃等饰演)在一起。

  描写1945年至1949年间国共两党的较量以及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共同建立新中国的影片《建国大业》,是当年最重要的献礼影片,自9月17日公映后,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受到老中青三代观众的喜爱。该片为何走红?艺术上有哪些突破?还存在什么不足之处?日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举办《建国大业》艺术研讨会,对该片进行了剖析。

  剧本辗转6个公司后一飞冲天

  影片导演之一、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介绍,《建国大业》剧本曾经辗转6个单位未获青睐。剧本交到他手上后,为了赶在今年国庆前上映,影片的拍摄时间非常紧张。但让他最自豪的是:最终影片全部由中影集团制作完成,片尾字幕上没有一个外国公司甚至是合资公司的名字。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和清华大学教授尹鸿都承认,业内人士一开始对这部片子确实存在某种担心:170余位各类明星人人露脸,最后作品的艺术含量如何?主旋律作品表现的情感到底会不会由衷?郑洞天说,他把这部电影看过两遍以后,得到了令人欣慰的答案。导演韩三平和黄建新把影片的核心归纳为英雄崇拜、历史悲情和理想主义,尽管这么多演员不一定都会达到这个层面,但是大部分体现了两位导演传达的理念。如老演员王冰饰演的民主党派张澜,表现出满腔真情;许晴也让郑洞天发出“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宋庆龄”的称赞。

  众多演员戏都很短,但是每一场都有“共识性”,人物大都立得住,这非常不容易。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说,这是因为演员们各具功力,同时更体现出导演极强的控制能力和智慧。

  大家认为,韩三平、黄建新的合作珠联璧合,韩三平的宏博与黄建新的细腻搭配在一起恰到好处。韩三平和黄建新也感谢陈凯歌执导了西苑机场阅兵的段落,冯小刚执导了妇女代表与毛泽东合影并探讨国旗的段落。韩三平还指出,影片的文学编辑、剪辑和作曲3位“80后”,对影片有着特别的贡献。

  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

  过去中国内地影片讲述历史,通常会采用娓娓道来、掰开揉碎的方式,而《建国大业》采用的是点状的、跨越式的推进方式。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将它们概括为“是把历史的片段缝起来给观众看,还是把片段的东西都弄好,观众自己去缝合、去想象”。通常采用前一种方式,而采用了后一种方式的《建国大业》则让观众感到新鲜。同时,《建国大业》善于在宏观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微观的细节进行“虚化”,如宋庆龄清晨在上海街头看到解放军战士席地而卧一场,中共五大常委畅饮、高歌,庆祝淮海战役取得胜利一场。而国民党蒋氏父子和民主人士的许多虚构段落,也非常出彩。

  此外,大家认为,影片对国民党和民主党派人士的描写比对中共领导人的描写要生动。对于革命先辈的心理和情感,电影界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和研讨,去掉模式化的东西。

  《建国大业》的成功是电影改革成就的体现

  一些专家指出,《建国大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电影体制改革必然的成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说,是中国电影积累发展了多年的资金、设备、明星、市场以及人心士气之后,才有了这部影片。

  专家们认为,170余位海内外明星不要片酬参演的现象,标志着中国内地正在成为全球华语电影的中心。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建国大业》整合了中国以及全球华语电影几乎所有的资源,这甚至是新中国40年大庆、50年大庆的时候办不到的。现在之所以能够做到,恰恰因为现在华语影片正在发生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进行新的整合,中国内地正逐渐变成全球华语影片的中心,这是中华民族的电影大业。

责编:李攀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