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空军“金头盔”比武进化史,你知道多少

2018-07-24 08:54:0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说两句  分享到:

  要想打败对手,先要闯过输赢关,还是先要闯过生死关?

  记者在采访中问过好几个空军飞行员:“失速螺旋”等一些高风险动作,在自由空战中能用上么?

  回答是几乎用不上。

  但为什么又要去飞呢?或者说,非要有这种体验呢?

  没有常胜将军 但有制胜机理

  战场没有常胜将军,这是先辈们在军事实践中的一个总结。应该说,这句话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是一样的,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不失为一个真理。

  波谲云诡的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并不等于说没有制胜机理。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带兵打仗的将帅,不一定要做到“常胜”,但可以做到有自己的追求,最终成就一件大事。

  楚汉争霸,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论带兵打仗,项羽绝对在刘邦之上,但在用人和成就大事方面,刘邦则在项羽之上。可以说,项羽打了一辈子的胜仗,只是在垓下之战中败给了刘邦,结果玩完了。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是吃过很多败仗的,但他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注重招贤纳士,最终通过关键的一战,建立起了汉王朝。

  与楚汉之争一样,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战例。拿破仑一辈子打过的胜仗不计其数,是一个令世人推崇的军事家,被誉为“战争之神”。但是,滑铁卢一役则毁掉了他的一世英名。很多专家在总结滑铁卢之战的教训时,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如果拿破仑的左臂右膀能在关键时候,助他一臂之力的话,也许滑铁卢之战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在研究了众多的战例之后,有人总结道:一个将军屡战屡败没关系,只要能坚持到最后,赢得关键之战,就能建立自己的功勋;相反,你屡战屡胜看似很风光,但如果不能赢得人生的最后一役,前面所有的胜利都没有任何意义。

  想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自己的聪明智慧、靠自己的团队、靠自己的“仁者无敌”……这些都靠谱,但有时未必靠得住。真正靠得住的,是战争的内在规律和制胜机理。

  所以,我们有时没有必要太看重一时输赢得失,特别是在实战化训练中。在比武或者是背靠背的对抗演练中,如果出现一边倒的结果,可以说都是不正常的。特别是训练场上,一定要搞清楚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如果我们能在实战化训练中做到这一点,眼前这些输赢可以说都是过眼烟云。

  比较赞成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实战化训练,如果不是以寻求制胜机理为目的,都是在“盲人摸象”——都将会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

  没有谁不可以被打败

  ——空军“金头盔”比武进化史的调查与思考之二

  “金头盔”奖是中国空军设立的一个竞赛性考核奖项,对空军歼击机飞行员而言,“金头盔”被视为最高荣誉。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刘应华摄

  生死关vs输赢关

  ——狭路相逢勇者胜

  要想打败对手,先要闯过输赢关,还是先要闯过生死关?

  记者在采访中问过好几个空军飞行员:“失速螺旋”等一些高风险动作,在自由空战中能用上么?

  回答是几乎用不上。

  但为什么又要去飞呢?或者说,非要有这种体验呢?

  记者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狭路相逢勇者胜!有过生死考验的飞行员心理素质肯定要强一些,飞过高难险技术动作的飞行员在空战对抗中表现得更为从容。

  有这样一个在“金头盔”比武中广为流传的故事。

  那年,飞行员郝井文与搭档六战全胜,夺得“金头盔”。事后,对手虚心请教,问他是如何从眼皮子底下钻出来的,有何秘密。郝井文一五一十道出当时情形:战机连续大过载机动,均在对手导弹边界,有的甚至被导弹猛追一阵,机舱内的指示灯持续告警……

  “你这是玩命!”对方大吃一惊。

  “我这是打仗!”郝井文斩钉截铁。

  在“金头盔”比武之前,有的年轻飞行员高难险课目飞得不多,飞行时间“含战量”不高。

  很多飞行员参加完“金头盔”比武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不参加自由空战不知道,参加了才知道和别人差距咋这么大啊!就以这个水平去参加实战的话,被击落是正常的,能活着回来是幸运。更可怕的是,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一位飞行员在采访中这样说。

  空军某部原大队长郭晓峰参加完自由空战,在体会中写道:说实话,对一个飞行了10年的战斗员来讲,后怕之后是欣慰。后怕的是曾经的我们居然还敢高喊“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欣慰的是我们终于看到了差距,终于找到了实实在在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敲门砖。

  如果竞赛比武没有了输赢之分,就失去竞争性,也没有了实战的意义了。但是,你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敢打必胜的血性,恐怕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

  近些年来,不仅仅是空军,我军的其它军兵种与外军联演联训变得频繁起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外军对我军评价用得最多的三个词是:聪明、刻苦、勤奋。但有一个词鲜有用来评价我军官兵,这个词就是“血性”。不管是交流沟通也好,组织指挥也罢,有的指挥员一上来就习惯于把“安全”摆在第一位。而对外军来说,是否贴近实战才是他们考虑的第一个要素。

  对一支军队而言,过度地强调自身的安全,那么国家就不会安全。

  某空军强国曾经做过统计,战斗机飞行员前10次出动的战损率最高,达85%以上。也就是说,新飞行员出动参战的话,有近九成是回不来的。那么,你是把这前10次的出战机会交给实战,还是交给贴近实战的自由空战。结论不辩自明。

  特级飞行员周玉川三次参加“金头盔”比武,三次都铩羽而归。问他为何参赛这么“孜孜不倦”,周玉川的回答很简单却很意味深长:为了彻底搞清楚自己在对抗中的“死”法。

  赛场上的输赢为何成为周玉川的“过眼烟云”。他解释说,没能夺得“金头盔”当然是一个遗憾,但比输赢更重要的是,通过比武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顶“金头盔”。

  在竞赛比武中,周玉川与对手曾在空中飞出了最为惊心动魄的缠斗。你拼命咬住我,我拼命地摆脱再咬住你,谁都想去创造尾后六点钟的猎杀机会。虽然比武有300米安全球体的规则,但他们竟然在空中好几次接近这个安全球体,缠斗了五个来回。

  这次缠斗虽然没有得分,但周玉川觉得自己赢得了最为宝贵的胆气,也为后来的比武杀出了一条血路。

  勇者无惧,智者无忧,仁者无敌。“金头盔”比武已经举办了七届。在空军的精心组织下,这项高风险贴近实战的比武,迄今没有发生一起飞行事故。经过多年的比武实践,广大的参赛飞行员用实际行动证明:安全是打出来的,胜利是拼出来的。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