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毕业季=破茧季!他们为青春抹下边关底色

2018-07-22 10:12:0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说两句  分享到:

  毕业季,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节点、一次特殊洗礼。

  7月2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24名英模烈士子女,全部向组织递交了志愿支边申请书。历经5年淬炼,终于在这个夏天,迎来了自己继承父辈荣光、报国信念拔节的时刻。

  因为懂你,国门就是家门

  7月,军校的毕业季来得有些晚。

  “呼啦啦……”夏日的风吹过,掀起了墙上毕业横幅的一角。

  “到边疆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行大字飘动着,像用力扇动的翅膀。

  对军校学员而言,毕业分配无异于一次换羽高飞。是在温柔乡里筑个安乐窝?还是到雪山之巅搏击苍穹?

  就在前不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24名英模烈士子女用一封封按着红手印的支边申请做出了回答——骄傲的雏鹰就要翱翔蓝天。

  青春不散场,梦想刚起航。郝澄波摄

  因为懂你,

  不再埋怨你的缺席

  毕业合影那天,阳光透过梧桐树洒在赵晋脸上。

  光线有些刺眼,赵晋感到眼眶一热。合影结束,她跑回宿舍,取出一个有些陈旧的日记本。

  “爸爸,我们今天照毕业合影了,女儿这几年的成长,您看到了吗?”含着眼泪写下这句话,赵晋把日记翻到了前半部分,刚劲有力的钢笔字透着英气——那是爸爸的字迹。

  18年前,赵晋的爸爸赵世民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赵晋怯怯地问:“爸爸现在不忙了,可以陪我了吧?”

  爸爸深陷的眼窝中滚出两行热泪,喃喃地说:“女儿要是我的兵就好了。”

  爸爸的遗言,成为赵晋成长的最大动力。在成为全军英模烈士子女班首批学员后,她把爸爸的日记本带在了身边。无论是遭遇挫折还是取得成绩,她都会在日记里隔着时空和父亲对话。

  “我要用行动续写他的日记。”5年的学习中,赵晋始终保持年级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多次在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军委机关演讲比赛等活动中获奖。但最令她开心的,是和母亲一起用爸爸的抚恤金,在其生前的单位创建“学习成才基金”,帮数十名战士考上了军校。

  “爸爸,我不会再怪您没能陪我。我会用行动让您永远陪伴着心爱的军营!”日记的最后,赵晋用力写下这句话。

  或许入伍前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当英烈的后代们踏上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营盘时,他们仿佛听到,那嘹亮的军号里有爸爸的呼唤。他们在这里读懂父亲,也在这里爱上军营。

  由于不适应严格的管理,学员张岳在新训时是队里经常“冒泡”的“刺头”。他不理解爸爸为啥会用生命去爱这个地方。

  “爱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你根本就没有融入军营,又怎么能理解你的爸爸?”队干部的谈话让张岳感到了不安。

  带着寻找的眼睛,张岳渐渐发现了军营的“另一面”。体能不好,总会有战友主动陪他多跑几圈;生病时,同学们主动给他端来热腾腾的“病号饭”;学习遇到困难,教员宁可放弃周末休息,也会耐心地给他解疑释惑……当张岳也和爸爸一样在军营成长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迎刃而解:“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选择。我也会和他一样,用行动向军营表白!”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