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但有一息尚存,就奋斗不止——记抗美援朝老兵尹华钦

2020-11-06 09:01: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11月6日消息(雷晓雨)“想念那些牺牲的战友,想念黄继光,总感觉和他们在一起,一直还在朝鲜战场上……”68年前,他和战友护送英雄黄继光从朝鲜战场“回家”,68年后的今天,他总还在念叨着:“遗憾的是当年没能像牺牲的战友一样,马革裹尸还。”

  那场属于他的战争,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在他内心深处,战场一直都在,硝烟时刻弥漫着,他也一直还在战场上。他就是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尹华钦。

  “难道真要让敌人打到咱们家里来?你们不知道日本鬼子当年把这里都祸害成什么样。”  

  尹华钦当兵时的照片

  抗战时期,在洞口县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雪峰山会战就发生在这里。正是英雄的中国军队和洞口人民浴血奋战抵御敌寇,最终,打得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丢下一万多具尸体仓皇逃窜。此战之后,日寇从此江河日下,节节败退。

  那时的尹华钦还是个孩子,但他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残暴,更感受到了万众一心抵御外敌的家国情怀。当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战火烧到家门口时,1950年8月,刚满二十岁的尹华钦响应国家号召,毅然从军。

  他被编入15军45师,任该师135团营部通信员。1952年2月,从辽宁安东(今丹东)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踏上朝鲜战场的第一天,我们就遭遇敌人轰炸,牺牲了好多战友。”尹华钦入朝的第一站是新义州,部队刚下火车,就遭遇8架敌机轮番轰炸。随后,更是有机群多达200多架次疯狂扫射,从上午8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钟,这群嗜血的“秃鹰”才随着夜幕降临扬长而去。

  不少战友还未持枪杀敌,就牺牲在出征路上。迎面而来的炮火,第一次让他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但尹华钦并没有心生惧意、就此退缩,敌人的嚣张气焰反而激发了他的战斗决心。

  尹华钦转业后服预备役证件照

  机警能干的尹华钦很快得到45师领导机关的器重,他被调到师部警卫连,主要负责保卫首长安全。也就在那一年,他认识了135团的黄继光。在他的记忆里,黄继光是条勇武果断的汉子,志趣相投的两人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在生活上也常有来往。

  随着战事的加剧,警卫连的战士也被派到一线阵地。“战争打到最激烈的时候,不管营长、连长指导员,都是战斗员,大家都拼了命地往前冲。” 

  在一次战斗中,尹华钦被弹片击中腿部,只能回国疗伤。因为不能与战友一起战斗,在旅顺疗养院的那两个月,成了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老人说,在冲锋陷阵的路上,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一批批倒下,那个时候,大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残疾证我也不接受,我仍然上战场。”伤愈出院后,部队准备给他评二等伤残,并安排他回后方进一步休养。得知消息的尹华钦想到战友还在朝鲜战场与敌人殊死博斗,尤其是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他觉得自己的伤不算什么,拒绝评残,毅然奔赴一线继续战斗。

  “597.9高地,草木被打光了,山上的岩石都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1952年10月,作为上甘岭战役最主要的阵地597.9高地,在这片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交火。而这里,正是黄继光英勇牺牲的地方。

  “当时六连打得就剩下几个人了,黄继光和战友们为了掩护我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就冲上去了,子弹打光了,手雷扔完了,他就拿身体扑向了敌人的枪眼。”战役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指挥所动员所有勤务保障部队奔赴前线,尹华钦所在的警卫连支援目标正好是黄继光所在部队主攻的597.9高地。战斗中,尹华钦目睹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经过。

  在这场战斗中,尹华钦因作战勇敢,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但英雄黄继光却倒在了杀敌路上。与他一同牺牲的,还有无数个无名烈士,尹华钦老人回忆:“当年的战友们都是好样的,就算是死,也绝不放弃任何阵地。”

  尹华钦获得的各类勋章和纪念章

  1953年2月,部队首长决定派人将黄继光烈士遗体护送回国,尹华钦和战友一行5人担负护送任务。

  “我们坐在列车专设的一节车厢里。当时是装在铁盒子里面的。”至今,尹华钦对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

  由于担心英雄的母亲睹物伤怀,上级最终决定将护送目的地从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换成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将烈士遗体交付给陵园第二天,尹华钦就随战友重返战场。

  现年九十岁的尹老仍在田地劳作

  1954年,尹华钦转业回到地方。1965年,洞口县决定在瑶族乡建立林木基地,他又被委以重任,调至林业局任罗溪杉楠基地总站站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间,他扎根大山,带领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植树造林十万余亩,过去的荒山变成了一片蓊郁的树林,2013年被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当地居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著名景区。老人说,这是他回乡后干的引以为傲的第一件大事。

  他引以为傲的第二件大事,发生在1984到1992年这九年之间。光荣退休之后,尹老用自己的退休金和所有积蓄,建立洞口县第一座光荣院,用于赡养那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孤寡老人。由他担任院长,带着四十余号服务人员,为这些老无所依的老兵的安享晚年整日奔忙,一干又是九年。因为业绩突出、事迹感人,他被岳阳、株州、怀华等地邀请去介绍先进经验。

  尹华钦老人接受记者采访

  我们问老人,为什么整天这么操劳,自己安享清福多好。他回答的很干脆:“不管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我从来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共产党员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一心为民。我会一直干到停止呼吸。”

  在他的观念里,故乡是另一个战场,但有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

责编:常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