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藏族连长尼都塔生:草原骑兵 红心向党

2019-08-06 14:5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8月6日消息(记者王锐涛 徐凤佳)尼都塔生,藏族,青海玉树人,今年25岁,是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康巴汉子。尼都塔生的先辈为藏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始终坚定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如今,作为玉树藏族自治州“康巴世族”后代中的解放军战士、跨上战马的骑兵,尼都塔生牢记“跟党走”的祖训,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尼都塔生,现在是陆军玉树独立骑兵连连长。这个名字在藏语里是知晓事情内涵的意思,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能看清世界本质。

  尼都塔生的家族,几百年前是受清政府册封的藏区百户,受玉树的囊谦千户王统辖。

  在1949年,囊谦王压迫藏族群众,让大家给当时的军阀马步芳献马。当祖辈们把马赶到西宁附近的时候,才得知西宁已经和平解放了。他的曾祖父就说:“我们要继续往前走,还要把军马献给解放军,献给共产党。”曾祖父回去时,带去了玉树州的第一面红旗,并在玉树升起了这面红旗。玉树成为新中国第二个解放的藏族自治州。

  尼都塔生的曾祖父在弥留之际对其子、尼都塔生的爷爷说:“凡是东坝族人都要跟党走,不可三心二意”,这句话现在也变成了家训。他的曾祖父在带领玉树走向和平解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再到尼都塔生后来经历的种种,这一切都让他对军人很向往。他最喜欢的革命战斗英雄是王成,因为王成誓死和阵地共存亡,对党忠贞不渝,这些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时,昆明陆军学院藏族青年培训大队来到玉树,要招应届初中毕业生,尼都塔生以玉树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2011年,大队调整成藏族中学,成为部队院校的一所附属中学。短短几年,他对军人、军营的热爱,对荣誉的追崇,渐渐地在刻在了骨子里。

  尼都塔生刚进入学校,第一时间就写了入党申请书。第一次没被批准,后面他接二连三地写,始终不放弃。当时大队对入党的文化课要求非常严格,他有几门文化课底子确实比较弱。在第三年,把文化课短板全部补齐后,他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军校毕业后,尼都塔生当时有机会留在大机关,后来他选择回到特别艰苦的巴塘驻训点:“一方面我心里还是想回去建设玉树,回到生养我的草原。另一方面,我是藏族干部,可以更好地发挥我的优势。连队里最艰苦的就是巴塘驻训点,我要到巴塘去,在这个单位挑起大梁。”

  记得第一次来到骑兵连,尼都塔生跨上第一匹马时大脑一片空白,他发现骑马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基础颠马的训练,就是要练就‘铜裆铁臀’。刚开始,我的裆部、臀部和小腿都被磨破了,裤子一脱,肉连皮一起就脱下去了。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是一名老兵,而且是党员。我觉得重难点还是劈刺,我们劈到后面,左右手都不一样大了,右手都比左手大一圈。”

  骑兵连的官兵们训练的刀有七斤左右重,他们左右开弓一天各挥砍五百刀左右。当训练结束后,官兵们抓筷子时,会发现筷子抖得什么都夹不住。这两年,骑兵连的骨干干部都能劈双刀。

  尼都塔生从院校刚毕业来到连队时,发现骑兵也是步兵在高原上的延伸兵种,它能够更好适应高寒山地,尤其是长途奔袭。有些车辆到不了的地方,骑兵连有非常大的优势。

  玉树独立骑兵连,199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高原民族团结模范连”。他们和群众们保持着紧密关系,尼都塔生和战友的电话在草原上被称为“草原热线”。

  作为一名骑兵驰骋在高原上,每次训练结束,大家骑着马唱着《打靶归来》时都特别开心。这个场景也会让尼都塔生想起当年曾祖父从西宁带回第一面红旗的故事。七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同样在玉树升起国旗,尼都塔生看到玉树的沧桑剧变,心情十分激动。

  对于未来,尼都塔生说:“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重要的是把骑术发挥好,为下一代骑兵打好基础。”

责编:张博帆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