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侯立军:军事医学高峰的攀登者

2019-09-20 14:39: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9月20日消息(记者李攀奇 徐凤佳)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侯立军以强军报国为己任,扎根于军事医学研究一线20多年,围绕国际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完成了几千例颅脑外伤的救治,为我国军事医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一等功。

侯立军教授

  1850年,美国一位工人不慎被钢椎刺穿颅底,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手术方法,这个工人带着被截断的钢椎存活了几年后,死于感染和癫痫。

  150年后,中国也发生了同样的案例,一位工人被7厘米长的砂轮碎片刺入颅底,一名中国军医通过微创手术把这块碎片成功取出。

  这位军医就是侯立军教授。

侯立军(资料图)

  颅脑创伤,是现代战争中致死和致残率最高的外伤之一。而颅底在人的头部中位置特殊,结构复杂,被很多外科医生称作是手术禁区。侯立军致力于攻克颅脑战创伤救治的技术难题,带领团队经过潜心钻研,先后首创7种颅底手术新术式,并对各种特殊类型颅脑战创伤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救治规范,解决了我国颅脑创伤“伤情复杂、死残率高”等救治方面的瓶颈问题。

  侯立军介绍,“这个救治规范实际上就是一个规范化培训,培训完成后再去做解剖,这个时候才能在人的身上做手术。现在我们要求手术判断更加精准,在哪里做,做的时候对脑组织要有最大的保护,这就对医生的手术手法有了更高的要求。”


侯立军(资料图)

  2014年,一位受伤昏迷的飞行员被送到侯立军面前。经检查,伤员的颅底血管和颅神经均不同程度损伤,救治难度极大。凭借丰富的战救经验,侯立军在伤员颅底盘根错节的神经和血管间抽丝剥茧,成功将一小段从面颊插入颅底约4厘米长的“夺命”碎片完整取出,伤员转危为安。

  侯立军说,做颅底创伤的手术最大的问题是不可控。举个例子:地震之后,预制板下面压一个人,他的眼睛在看着你,你想救他,但是怎么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神经血管保护好,又把压迫去掉。这个就是手术难的地方。

  作为一名人民军医,侯立军时刻铭记着从军从医的初心——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呵护官兵的生命。

侯立军教授与国外专家在探讨救治方案中

  针对出海官兵长时间工作生活在舰船上的特点,侯立军带领课题组创新了“舰船外科”理念和技术,填补了这个领域多项空白。

  为了维护海军战士的身体健康,侯立军还牵头创建海水浸泡伤、水下冲击伤等10多项海战颅脑战创伤救治技术,研发出便携式海上颅脑战创伤急救装备,相关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侯立军:“我们军医首先作为一个军人,一定是以战场需求为牵引,为战场服务,为士兵服务,那才能够实现我们军人、军医的价值。保障军人的健康,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还要为战场服务,要能够为新型的战场重塑、新型的武器研发提供生物学原理。”


侯立军教授及其团队

  从医20多年来,在坚守战创伤救治一线的同时,侯立军坚持带领团队开展“健康军营行”等巡诊巡教活动,手把手教官兵提升战时自救互救能力。仅2011年以来,他就先后19次承担了军地重大应急救治任务。

  今年“八一”前夕,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为侯立军记一等功。喜报传来那一刻,他仍然奋战在手术台上。侯立军说,他希望带领团队为部队、为病人、为学科多做一些事,更好地实现一名人民军医的价值。

  侯立军:“我作为学科带头人,想把这个团队带起来,以创伤为特色,让更多更好的军医为部队服务,那是我最大的希望。”


侯立军教授手术现场

责编:张博帆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