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14:10: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9月20日消息(记者王冰)据报道,沙特国防部当地时间18日下午公布了上周末石油设施遭袭事件的调查结果,宣称袭击“来自北方”,使用了伊朗生产的无人机和新型导弹,“极有可能是从伊朗境内发起”。针对伊朗对沙特石油设施的攻击,美国副总统彭斯曾表示,“美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的枪已上膛”。那么,沙特公布的石油设施遇袭事件的调查结果可信度有几分?美国又将会对伊朗采取何种措施?就相关话题,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将为您做深入解读。
沙特国防部当地时间18日下午公布上周末石油设施遭袭事件的调查结果和部分武器残骸,宣称袭击使用伊朗生产的无人机和导弹。(图源:环球网)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沙特公布的石油设施遇袭事件的调查结果说服力不强,沙特指责伊朗是最终元凶,缺乏足够有效的证据。
梁永春:
沙特国防部宣称这次袭击所谓“极有可能”是从伊朗境内发起的,这个指控很严重,但是又很含糊。如果真是伊朗对沙特的民用设施发起攻击,这个问题的性质就很严重了,但是这次遭到袭击的油田旁边就是沙特的宰赫兰空军基地,美军第五舰队总部也在附近,如果真的是伊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实施了跨海攻击,美军和沙特军队为何拿不出卫星和雷达侦测的数据呢?
沙特军方说现场弹道痕迹的方向是北方,也门在南方,所以攻击发起点应该是北边的伊朗,这个结论说服力也不够强,因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都是可以根据地面情况,引导调整飞机方向和攻击方向的,这是一个军事常识。
另外,沙特还展示了一些伊朗制造的无人机和导弹残骸,这同样说明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因为也门胡塞武装也有这些武器。
所以总体来说,美国和沙特所说的极有可能,其实还是看起来有点像,实际上莫须有。国际社会包括美国的欧洲盟国对这份调查报告目前都还是冷眼旁观,因为现在所谓的调查显然是很不充分的,指责伊朗是这次袭击事件的元凶,还缺乏有效的足够的证据。
沙特展示收集到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残骸(图源:环球网)
连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等人针对伊朗的态度一变再变,多次前后矛盾。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分析,美国政府内部对伊朗确实存在意见分歧,但这个阶段主要还是想加强军事威慑,推行极限施压,对伊朗以压促变。
梁永春:
这次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对此突发事件的应对看起来显得有点措手不及。特朗普及他手下的彭斯、蓬佩奥这些高级幕僚的表态,确实多次岀现前后矛盾。一方面这是他们真实心态的反应,特朗普目前不想跟伊朗打仗,因为现在是他的大选时间,如果冒然和伊朗这种体量的国家开战,不是打不赢,而是打起来之后就走不了。
阿富汗的事他现在还没处理好,如果再跟伊朗打起来,美国选民是不同意的。因此,现在特朗普面对伊朗就挺难办的,话讲得太硬了没有回旋余地肯定是不行,讲软了也不行,所以他就先让彭斯、蓬佩奥这些人在前面唱白脸,把军事威慑演真、演像,然后他再出来缓和一下唱红脸,这就是所谓的通过军事威慑极限施压,争取对伊朗以压促变。
但是这种“狼来了”的把戏现在有点吓不住伊朗了,你搞军事威慑我就针锋相对,因为伊朗看得很明白,上次美军无人机被伊朗打下来,美军都没有还击,这次特朗普会为了沙特的油田去打伊朗吗?想都不要想。所以这件事其实对美国是很不利的,他表面上调门很高,但实际上又不敢真打,美国的威慑力和公信力就会在这样的事件当中再一次被消解。
遭到“点穴”式打击的沙特石油设施。(图源:环球网)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分析,这次袭击事件显得混乱诡秘,事态如果进一步激化,只有以色列能从中受益。美国近期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梁永春:
其实越是这种混乱诡秘的无头案,最终的受益者往往才是那个真正的始作俑者。伊朗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他就是想要打破美国的制裁,正在分别和俄罗斯和欧盟谈判,本来已经初步形成了能够绕开美国制裁的新的银行结算机制,就快要实施了。在这种关键时刻,伊朗怎么会赤膊上阵去冒险攻击沙特呢?这明显地违背他的国家利益。
现在美国扬言要对伊朗进行前所未有的制裁,什么是前所未有的呢?难道现在的制裁还不够严厉吗?美国确实有可能运用军事力量对进出伊朗水域的船只进行强行检查,如果这样做就会大大激化海湾地区的形势,美伊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而这一切最终的受益者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色列,他能够成功地削弱伊朗,同时能够让美军在中东保持更强有力的存在,确保自身的安全。
但是美国自己也将为这样的行动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特朗普一定会慎重权衡,至少在他竞选期间不会对伊朗实施大规模的军事冒险行动。
责编:张博帆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