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在乡村]朱以芳:守候英灵数十载 用坚持铭记历史

2015-11-27 11: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一份怀念,守候英灵数十载,四川南江县老人朱以芳,用一份坚持和信念,将历史铭记。

  在四川省南江县赶场镇老年活动中心,今年81岁的朱以芳老人指着刻有123位红军烈士英名的 “忆红塔”讲述到,忆红塔名字取自“追忆红军”的意思。他的家乡四川通江县也躺着2万5千名牺牲的红军将士。从记事开始起,他就热爱和敬畏红军精神。1991年在南江县旭光乡退休后定居在赶场镇,他和他的老伴儿刘兴兰一直陪伴着这座塔整整24年。

  朱以芳:我原来是在旭光工作,那时区委领导认为我们比较老实,一是负责,二是加强管理,我的子女也退休了,孙娃子也在工作了,那些娃儿就喊我跟他们去,我的管理就丢不到手了,走也走不脱。

  如今,旭光乡已并入赶场镇,在朱以芳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和他一起登上了28米高的忆红塔,塔内的红军石刻、标语把记者带进了那段烽火岁月里。

  朱以芳:工农兵是来革命,帝国主义居心何残忍,夺我市常杀我人,五卅惨案含恨到如今。当时是1933年提的这些口号。这个红军来到南江城,一到南江打衙门,同志们快来向前进,赶快向前进,下面就是这些。

  如今,“忆红塔”周围建起集市,村民们的汽车有时也停在塔下乘凉。

  朱以芳:这个车就是我们一村雷永峰家里的,这面这个就是袁中文的。他们有时间就停在这里的。

  朱以芳老人年轻时右脚因公致残要经常买些缓解疼痛的药物,老伴儿的常年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又要花钱不少。尽管每月有3千多元的退休金,也只能勉强够用。

  朱以芳:现在领3140,我的花销买点蔬菜。买点粮食,我们两口子也够了,我的困难就是我的家属有病,主要是。

  老人介绍,尽管守塔没有收入,但老年活动中心有政府赠送的书籍可读,还有锣鼓、音响、唢呐、钱架子、竹板、快板等娱乐器材,他过得很幸福。

  朱以芳:我这个人就是爱学习党的方针政府,无论是中央的指示还是县委的指示,上边的文件来了过后,宣传过去是雷厉风行,现在也是雷厉风行。

  和孩子们的孝心相比,朱以芳老人把守塔当作了他余生的最后夙愿。

  朱以芳:现在我们的党风正了,民风也就顺了,我们趁着国家对我们的关心,进一步把工作做好。

编辑: 孔明
'

[爱在乡村]朱以芳:守候英灵数十载 用坚持铭记历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