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东西南北新疆人之三-我的团长我的团

2015-06-21 10:35:00来源:央广网新疆频道

央广网乌鲁木齐6月21日消息(记者张雷)在上海,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当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度过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如今,他们中很多人已回到上海生活或工作,而他们共同的情结却是:“在新疆时故乡是上海,在上海时故乡是新疆”。

    夏文明就是这样一位老知青,他通过20多年的打拼,在上海积累了财富,并从62岁这年起,出资办起了新疆知青文明艺术团和管乐团,成为活跃在上海的新疆人。

    夏天的上海,天气十分炎热。卢浦大桥上,夏文明正赶往20公里外的宝山区绿地广场,他和他的知青文明艺术团要在那里进行一场演出。

    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上海市区夏季公益演出活动很多。六年前,夏文明和朋友出资创办了“新疆知青文明艺术团”,活跃老知青们在上海的业余生活。三年前,他又创办了“上海知青文明管乐团”。几年来,随着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成为活跃在上海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

    在团里,夏文明身兼数职,他既是团长,又要担任主持人,吹拉弹唱样样都能来一手,而这些才艺来自当年他在新疆当知青时文艺队的熏陶。

    上世纪60年代,上海先后有约十万知青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夏文明就是其中之一。在阿克苏的一个农场,他成为了一名职工。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给食堂做过饭、在文艺队当过演员,后来成为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并担任过摔跤教练。

    1979年,夏文明顶替母亲回到上海工作,后来他辞职下海,在商海中摸爬滚打30多年,拥有了自己的装饰公司。进入花甲之年后,夏文明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知青活动上。

    夏文明有着浓浓的新疆情结,他创办的知青文明管乐团主要以演奏新疆经典民歌为主,这是管乐团成立之初就确立的宗旨。他们给上海观众呈现的每一场演出,都想更多地传递来自新疆的声音。

    盛夏的夜晚有些闷热,为了活跃现场,夏文明也会根据观众的喜好来调节气氛。演出结束的有些晚,早上,夏文明又出门赶往浦东。每周四上午,他的另一个团队--新疆知青文明艺术团要进行舞蹈排练。

    新疆知青文明艺术团的舞蹈演员们几乎都是女知青,对新疆怀有深厚的感情。眼下,她们正在排练舞蹈《戍边女战士》。海军衫、绿军裤和坎土曼,这些新疆生活的烙印,透过时光的弥香释放出独有的知青情怀。在去年举办的“上海知青赴疆5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个节目备受欢迎,而夏文明的艺术团和管乐团更是承担了主要的演出任务。

    在这次万人纪念大会上,新疆知青文明艺术团和管乐团大放异彩,他们的表演把知青们带入了往昔岁月,这是跨越半个世纪的聚会,也是一次抵达心灵的新疆盛宴。

    夏文明:我们新疆的歌声 新疆的舞姿 新疆的曲子是最多的万人的大型演出50周年都是自编自创自导原创的音乐 当时结合新疆的一个经典的创作 所有的舞蹈80%都是我们新疆知青表演。

    中午,夏文明早早给大家订好了盒饭,在艺术团,他心甘情愿地为大家做服务工作。团队里,大家相处的如同兄弟姐妹,夏文明乐在其中,尽管他要为两个团的运行付出不小的开支。

    近几年,在夏文明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知青文明艺术团和知青文明管乐团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各种演出邀请接踵而来,而他们最难忘的还是2010年知青重返新疆的演出活动。

164名知青从上海乘火车到达兰州,此后他们乘坐四辆大巴,日夜兼程奔赴新疆。沿途他们载歌载舞,与当地的群众联欢,寻找当年那火热的激情年华。

    一路演出一路歌唱,一路欢聚一路别离,一路欢笑一路眼泪。整整二十天时间,知青们从南疆到北疆演出不断,他们赞美这片曾经挥洒过汗水、奉献过青春梦想的土地,要把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疆看个够,并铭刻在心里。

    下午,夏文明要赶去一家酒店与几位老师见面,2014年10月7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兵团这一甲子之年,夏文明和团里的成员计划在上海举办一个小型纪念活动。

    筹办演出活动的都是夏文明的好友,还有他的妻子江安瑶。由于举办过很多次活动,尽管时间有些紧,他们还是很有信心。大家各自分头工作,而主持人串词和节目筛选则由夏文明夫妇完成。

    夏文明的妻子江安瑶过去从事教育工作,也是一名老知青,他们相知相恋于塔里木河畔,拥有共同的青春记忆,经历过同样的岁月洗礼。妻子不仅是夏文明的得力助手,还经常担任演出活动的主持人。

    由于经常为艺术团和管乐团做演出记录和视频剪辑,夏文明投入20多元购置了制作设备,把家里的书房变成了工作室,64岁那年他学会了视频剪辑。

    在外租场地价格昂贵又不固定,管乐团的排练问题一度让夏文明非常苦恼。最终,他产生了一个有些疯狂的想法:花费50多万元对家里的墙体进行软包做隔音处理。夏文明的家变成了排练场。

    距离演出的时间越来越近,知青文明管乐团抓紧时间进行排练,夏文明的家顿时热闹起来。管乐团的成员过去主要以新疆知青为主,这几年又相继加入了黑龙江、云南、安徽等地的上海知青,对于未来,他们显得很有信心。

    管乐团的成员平均年龄在61岁,唯一没有知青经历的是年轻的鼓手张慧,48岁的他出生在新疆,是一位“疆二代”。

    2014年8月16日,上海的和平公园门前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举办的纪念活动就要开始了。虽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仍然不能阻挡新疆知青们的热情。

    上海知青文明管乐团的一支《迎宾曲》拉开了演出序幕,300多人的观众席不知不觉增加到了千人以上,活跃在上海的知青文艺团体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当年的知青已经双鬓斑白、青春不再,他们珍惜这样的相聚时光,尽情收藏这美好的瞬间。50多年过去了,回首往昔,无论是在黄浦江边,还是在天山脚下,他们初心不改,。

    大雨中,所有人都坚守着不愿离去,他们脸上流淌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此时此刻,他们共同坚守的也许并不是一场演出,而是那共同走过的岁月,过往的青春记忆和对新疆刻骨铭心的集体情感。

夏文明:新疆没有忘记我们,我们没有忘记新疆。我们新疆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的意志像红柳那么坚强、有韧劲,我们的体魄就像穿天杨一样,碰到任何困难不会怕,我在新疆这十几年没有白待,我感觉青春无悔。

    如今,在夏文明的带领下,新疆知青文明艺术团和管乐团正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上海市民传播新疆多姿多彩的文化,而夏文明说,自己现在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知青战友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编辑: 罗成
'

东西南北新疆人之三-我的团长我的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