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陈双新、杨立新)中国文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日前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机构的1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古文字、近代汉字、现代汉字、少数民族地区汉字、域外汉字、比较汉字与汉字理论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进步。他表示,中国文字学堪称传统学术实现现代转型的典范,这一转型主要取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汉字研究。70年来,汉字研究在继承传统“小学”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的新要求,得益于甲骨文等大量古文字材料的新发现,取得了全面发展和显著成就,逐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学科。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适应新社会、新时代现实需要,推进文字改革和语文现代化建设,开拓了现代汉字、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化处理等研究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文字学研究的视点和走向;二是文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面向现实需求,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三是古文字研究取得巨大成就,近代汉字研究异军突起,为汉字发展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重视发扬汉字研究优良传统,汉字与中华历史文化深层关系的各类研究新作迭出。当前,中国文字学研究处于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优越环境,大量出土文献新材料、便捷的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文字学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可以说,中国文字学研究进入到了一个美好新时代,大有可为。

  教育部语信司规划协调处处长王奇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全面推进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语言文字工作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国家语言能力全面提升,语言文字工作走向国际步伐明显加快。

  据悉,此次年会是历届年会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参会人员以年轻人居多,显示了中国文字事业欣欣向荣、后继有人,尤其是古文字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