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好的日子里,

  站在成都最大湿地公园青龙湖向东远眺,

  会看到绵延的青山在湖水尽头。

  那就是龙泉山。

  这座山已存在了上百万年。

  青山无言,湖水静谧。

  而时代赋予城市的一次命运机遇,

  却正在激荡中。

  成都,正在大步跨越龙泉山。

  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之年。

  5月,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成立。

  每当人们谈起这两件事,常用到两个词:

  “千年之变”、“未来之城”。

  何为“千年”?何为“未来”?

  谈论城市的命运,不如追溯历史。

  距今一亿三千多万年前,

  本是古巴蜀湖一部分的成都平原,

  与整个四川盆地一起隆起成陆。

  ▲四川盆地鸟瞰图。陈述彭/绘

  四百多万年前,受新构造运动影响,

  成都东部龙泉山与西部龙门山形成断裂褶皱,

  与此同时,成都平原相对陷落。

  山地河流的大量冲积物形成冲积扇并扩展,

  成都平原景观逐渐构成。

  ▲成都平原地形图。图据地球知识局

  东部龙泉山,西部龙门山,中间一平原。

  这一地理基础,

  在后世为成都带来了延续几千年的

  “两山夹一城”城市格局;

  这一片土地,

  将一次次承载城市文明的繁荣崛起。

  ▲ 站在龙泉山上,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两山夹一平原”。嘉楠/摄影

  这是一个悠长而精彩的故事。

  第一次崛起:先秦

  屹立于世界早期文明之林

  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文明中心崛起

  平原有了,水源也有了。

  人类文明遇到了一次新机遇。

  这个机会显然没有被浪费。

  上个世纪以来,成都平原连续发掘出

  宝墩、都江堰芒城、大邑盐店、高山古城、

  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双河古城、

  三星堆古城、金沙古城等

  密集且规模巨大的早期古城遗址群,

  将成都平原的城市文明起源前推进至4500年前。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

  成都平原发生了什么?

  成都城市又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用蒙太奇快进剪辑,

  大概是这样的过程——

  公元前4500-前3700年左右,

  古蜀先民们经蚕丛王、柏灌王的带领

  逐步迁移到成都平原,形成宝墩文明。

  时至今日,宝墩文化的六座古城

  常被看作成都城市的起点。

  ▲ 宝墩古城蚂蟥墩土路、水沟遗迹发掘后。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公元前2000-前1200年左右,

  鱼凫王初步统一了成都平原,

  建立了以三星堆古城为中心的古蜀国。

  ▲ 做人要保持微笑。图为三星堆贴金青铜面具,现藏于成都博物馆。石耀臣/摄影

  公元前1000多年,

  大致为中原商周至春秋前期,

  杜宇王朝建立,

  进入十二桥文化时期。

  金沙遗址也被认为属同一时期。

  ▲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于2005年被选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公元前600年左右,

  开明王朝迁都成都,

  形成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城市。

  此时古蜀王国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 新都马家大墓出土的青铜剑。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开明王朝的一位蜀王。图据央视新闻

  当然,这一切来得没那么容易。

  成都平原平坦开阔,土质肥沃,

  周边多山地丘陵,自带天然屏障,

  盆地各水系贯穿而过,气候温暖湿润。

  ▲ 成都西部山间湖泊。周孟棋/摄影

  虽然先天自然基础良好,

  但平原布满河流沼泽,洪涝严重,

  无法让人类安逸地居住。

  后世这样描述当时的生活场景:

  “我闻离堆未凿前,大江茫茫水一片。

  奔流直泻下江南,郫县每闻吾鱼叹。”

  “人水”矛盾极其严重,

  成为古蜀先民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盆地西北部逐渐到成都平原中心,

  开明王朝最后将古蜀国都城定都于成都。

  一方面因水患已得到基本治理,

  另一方面是成都综合地理条件较好。

  ▲河流穿过成都平原。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此时修建的城池位置偏北,

  被称为“北少城”。

  整体形态方正,近似一个矩形。

  城池西侧和南侧有两江流过。

  城池非南北朝向,而是北偏东30°朝向。

  ▲ 先秦时期的成都都城。曾寒梅根据应金华、樊丙庚主编《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城市地图与成都现代城市地图绘制

  如今看来,这一城市选址非常明智,

  为其后2000多年里,

  成都“城址不移、城名未改”的历史

  奠定了基础。

  ▲ 2000年成都市商业街大型船棺墓葬遗址重见天日。推测这是古蜀国最后一代王朝开明氏的家族墓地。

  先秦时期的成都平原文明自成一体,

  被后代称为“古蜀文明”。

  其与中原文明并驾齐驱,

  共同形成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

  ▲ 在中华文明的孕育过程中,各个区域的文化都做出了贡献,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格局和一体化趋势。图为中国六大考古文化区系。图据瞭望周刊

  古蜀先民是如何做到

  一面筚路蓝缕、与自然抗衡,

  一面却又创建着辉煌的文明?

  如今我们已很难想象,

  只能在文物古迹中惊叹其灿烂夺目。

  ▲ “蜀”。陈成/摄影

  这一时期农业繁荣。

  猪牙、鹿牙,大量的动物家禽塑像,

  都证明了物产的丰富。

  古蜀先民的陶艺技术超群,个个都是天生的表情包。从微笑的陶猪,邪魅一笑的陶狗,都可以看出制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手工业也十分发达。

  青铜器作坊、陶器作坊、金器作坊、玉器作坊等,

  表明手工业门类的细化。

  ▲ 陶盉,相当于今天的酒壶,造型很有特色,下面有三个袋状足,可加大容量。陈成/摄影

  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蜀国的对外贸易。

  遗址中出土的器物,

  不仅包含古蜀本土特色,

  还有来自黄河流域的华北商文化因素,

  甚至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因素。

  ▲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图据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

  出现来自南亚、中亚的琉璃珠、瑟瑟等饰品;

  各遗址中还出土了

  大量来自南亚的海贝、象牙;

  以及蕴含西亚、中亚等地文化因素的

  青铜雕像群和各类金器。

  ▲ 金沙出土的玉璋、凹刃玉凿、玉海贝、有领玉璧等文物显示出四川在古蜀时期繁荣的对外交往。图据金沙遗址博物馆

  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

  让古蜀国与外域对外关系的建立,

  远早于我国境内其他地区。

  多元文化、多个族群

  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朝成都平原交汇,

  共同推动了先秦时期

  以成都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文明的崛起。

  ▲ 古蜀人通过“蜀身毒道” 为主线的南方丝绸之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丝绸的出口贸易。图为南方丝绸之路简图

  古蜀先民就用实践行动验证了一个道理:

  兼容并包的对外交往,

  不仅有助于自身经济繁荣,

  也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正由于这一开放包容的特质

  才成就了璀璨辉煌、

  屹立于世界早期文明之林的古蜀文明。

    第二次崛起:秦汉

  成都成为南方第一大都会

  开明王朝的繁荣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

  直到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

  秦在蜀地设置蜀郡,

  蜀守张仪、张若在原开明王城城址上重修治所。

  此次筑建将城池向南迁移,

  临江修筑大城和少城,并设城门。

  ▲ 秦代大城少城示意图

  大城为军事、政治统治中心,

  形状为不规则矩形

  少城则为外城,经济功能为主。

  东西狭窄、南北较长,

  “惟西南北三壁,东即大城之西墉。”

  城池的布局与河流相呼应,

  保留开明王朝时期北偏东约 30°的朝向,

  城池整体平面形态非方非圆

  形状曲缩如龟,故又被称为“龟城”。

  ▲ 另有传说张仪筑成都大城,因地势低洼潮湿,新修城墙屡次坍塌。后有一大龟浮于江,周行旋步,至城东南角而毙。张仪询问当地巫觋之后,依照大龟爬行路线修筑大城城墙,遂不再坍塌。图为金沙遗址出土的占卜用龟壳

  重修蜀地治所,

  一方面居于平原中心有利于控制周边地区,

  另一方面防止古蜀国复辟。

  而要巩固秦的统治,

  水环境的改善是这一切发生的前提。

  公元前256年,

  李冰父子修筑了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使成都平原彻底摆脱了水患困扰。

  ▲ 都江堰鱼嘴分水堤。石耀臣/摄影

  他们将宝瓶口引水干道分为两支,

  形成双重水道,命名为郫江和检江。

  郫江从北侧流向西侧,在西南隅转向东流;

  而检江则从西向东流。

  两江在城市东南隅汇合向东流去,

  这一“两城相并、两江南流”城市格局。

  一直保持到唐代前。

  ▲ 成都城内分为大城和少城,二城并列,两江南流。图据悦艺圈

  “开二江”之后,

  成都城有了良好的水资源,

  既保障了生活和农业的发展,

  又为成都城址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秦末时中原地区烽火连天,

  蜀地却相对安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都江堰之景。图据青城山-都江堰

  到了汉代,

  巴蜀地区被划为“天子自有”,

  不封予藩王,直接归中央管理,

  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后汉书》盛赞:

  “蜀地沃野千里,土地飞肥饶,

  果实所生,无谷而饱,

  女工之业,覆衣天下,

  名材竹竿,不可胜用。

  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运之便。”

  ▲ 成都平原上的油菜花。 张铨生/摄影

  要知道,战国至西汉之前,

  “天府之国”的称号是属于关中渭水平原的,

  但后来这个美誉被成都平原“抢”了去,

  就再也还不回来了。

  ▲ 汉末诸葛亮《隆中对》有言:“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在汉代,

  成都以前所未有的发达之势,

  一跃成为全国“一线城市”,名列“五都”之一。

  ▲ 据《汉书》记载:“遂於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在“五都”之中,只有成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工商业大都会。图为成都画像砖中的汉代住宅庭院

  工商业大发展,

  在城市格局也能看出一二。

  扬雄《蜀都赋》用“两江珥其市”

  来形容成都的城市格局。

  成都“城”像人之头部,

  而成都的 “市”像一只珥饰,

  安放在城外南边紧临的“二江” 之间。

  “两江珥市”,是当时成都城邑与商品市场,

  即“城”与“市”的最佳布局。

  ▲汉代少城西南发展图,可明确看到西南角的“锦官城”

  汉代成都商业的大发展,

  还得益于水陆交通的便利。

  此时的成都,

  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既是巴蜀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

  也是与关中、中 原、西北、西南地区进行贸易的中心。

  汉武帝时期开通的北方丝绸之路,

  与南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一并在成都交汇,

  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 邛崃,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站。图为地处邛崃西南部的夹关,著名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图据醉美邛崃

  两汉时期,成都手工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蜀锦更是其中的王者。

  秦灭巴蜀后就设有"锦官"一职。

  到汉代,成都织锦业已高度发达,

  蜀锦为朝廷贡品,畅销全国,

  是朝廷赋税重要来源之一。

  ▲ 秦汉时期,生产蜀锦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锦江南岸,被称为“锦里”。这里是西蜀地区历史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图为锦里古街。图据东方IC

  成都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供给地。

  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遗址,

  都有大量发现成都所产丝绸产品。

  ▲ 1995年,中日考古学者在对新疆尼雅遗址1号墓地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块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织锦,经考证为三国时期蜀锦。

  这一时期的蜀锦不仅产量多,

  其技艺更是冠绝天下。

  东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其织锦质量和图案之美丽无可匹敌。

  ▲ 近年在成都老官山出土的东汉织机模型,经复原后的实物,充分证明了此一时期成都织锦技术已经进入相当高的阶段。图据成都博物馆

  扬雄《蜀都赋》称:

  “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紌繏匪须,

  縿缘卢中,发文扬彩,转代无穷”,

  盛赞蜀锦之华美。

  左思《蜀都赋》:

  “圜阓之里,伎巧之家,

  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生动描述了蜀锦生产的过程。

  此时的成都“世平道治, 民物阜康”,

  还出了不少富商大贾,

  比如临邛的冶铁巨商卓氏。

  不过相比于他本人,

  他女儿卓文君与女婿司马相如更为人熟知。

  ▲ 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成都琴台故径。周孟棋/摄影

  这一繁荣状况,

  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天下三分,

  随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遭遇长达百年的战乱与破坏,

  成都的经济也由盛而衰。

  ▲ 成都武侯祠,国内三国遗迹中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图为宋代爱国名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

  直至隋唐之后,

  分裂动乱的局面结束,

  社会经济逐渐恢复,

  成都才迎来第三次崛起的机会。

  第三次崛起:唐宋

  成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被称为“扬一益二”

  进入唐代后,

  中国古代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太平盛世的的巴蜀地区,

  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一是唐王朝的大后方兼重要粮仓;

  二是唐王朝控驭西南的前沿;

  三是联结东、南、西、北的枢纽。

  地位之举足轻重,

  与经济物产之繁荣相辅相成。

  唐武则天时期大臣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中称成都

  “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

  天下珍货,聚出其中。

  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

  ▲ 成都水系图。星球研究所朱亚琳/制图

  唐代,两京之外有两大经济中心,

  一是扬州,一是成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

  “先是,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这个说法一直流传到宋代。

  宋人韩琦《扬州厅壁题名记》:

  “唐藩镇之盛,惟扬益二州,号天下繁侈。”

  ▲ 唐宋时期成都经济繁盛的另一种表现,是音乐文化发达。“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图为《伎乐·24》重现合江亭。

  即使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时,

  因唐玄宗、唐僖宗和大批官僚富商来蜀

  反而对成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刺激作用。

  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时,

  成都一度成为唐朝的另一统治中心“南京”。

  ▲ 唐玄宗幸蜀图

  从唐至北宋几百年间,

  成都经济一直持续发展,

  一直延续着全国大都会的繁荣景象。

  赵抃《古今成都记》记载了十二月市的兴盛: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

  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

  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

  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 十二月市微缩场景

  唐宋时期

  成都的对外交流更甚于先秦和汉代,

  三大经济带在成都进一步交汇,

  各种经济/社会要素和文化资源在成都聚集,

  促进成都国际化大都会的形成。

  ▲ 唐朝四川及周边地理版图。图据看历史

  经济发展带来人口激增。

  唐中期以后,“城小人多”已成一大问题。

  原有的秦城早就住不下了,

  在城西、南、东三面,

  尤其是城市南面的流江和郫江两岸,

  形成了新的居民区与商业区。

  这一时期的成都发生了一件重要事情,

  堪称建城史上的转折点。

  ▲唐高骈扩筑罗城图。图据《成都城坊古迹考》

  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

  西川节度使高骈对成都进行大规模扩建,

  在大城外围修筑罗城。

  他将郫江分流改道,

  在城西挖了条新河道经北门绕过城东,

  在城东南角与南河相汇合,后称之“府河”,

  从而改变了成都自秦汉至唐前期

  “二江珥市”的城市格局,

  形成“二江抱城”之态。

  ▲“二江抱城”。图据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清初四川通省山川形胜全图·成都府图》

  这一城市格局继续维持了成都城址的稳定性。

  府河之水流淌千年直到今天,

  成都中心城区“二江抱城”景象依然未改。

  这一时期的成都

  形成了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自古诗人例到蜀”。

  在灿若星河的诗词歌赋里,

  留下了许多对成都生态环境的描述。

  陆游《成都书事 》诗云: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李白赞: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这一时期成都一派水乡城镇风貌: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往来碧波中”。

  但更让成都声名远扬的,

  是城镇公共园林的空前兴盛。

  堪称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

  ▲ 唐宋时期成都园林分布,大多依水而建。李恒 王向荣/绘

  首当其冲则是人工湖摩诃池。

  摩诃池开凿于隋代,池名取自梵语。

  唐代中叶以后,此池声名渐起,为一大胜景。

  ▲ 摩诃池遗址发掘现场

  杜甫这样写道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

  高骈《残春遣兴 》诗云:

  “画舸轻桡柳色新 ,摩诃池上醉青春。

  不辞不为青春醉 , 只恐莺花也怪人。”

  游赏之风盛行,

  除了逛园林,人们还爱游江。

  宋代时期,成都就有锦江“小游江”

  和浣花“大游江”的游乐风气。

  ▲ 成都锦江夜游。前头拐个弯/摄影

  唐宋时的成都,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人们生活安逸且富足,

  在中国乃至国际层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无疑是一个黄金时代。

  ▲ 九眼桥旁如今是酒吧一条街。石头鱼/摄影

  而自元代以后,

  尤其是明末清初,

  成都遭遇多次战乱,

  经济与文化都受到了很大打击。

  没有一座城市的命运可以一成不变。

  成都建城2300年,

  历经朝代更迭与风云际会,

  曾繁荣崛起立于时代的浪尖,

  又在历史变迁中波澜起伏。

  进入近现代后的成都,

  既是长时间的蛰伏,也是长时间的蓄力。

  这座城市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迎接它的第四次崛起。

  第四次崛起:今天

  重回世界先进城市行列

  中国城市群第四极之核心城市

  站在新时代历史的舞台上,

  成都要复兴历史辉煌,

  重回世界先进城市行列,

  这路该怎么走?

  谋划未来,还需审视时代。

  ▲ 成都主城区遥感图。图据中国国家地理

  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

  一座城市的地理分布由不同因素决定:

  农耕时代,最重要的是水和土;

  商业文明时代,主要看交通;

  工业文明时代,看资源与矿产;

  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各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高效率配置成常态,哪里要素市场发达活跃,哪里经济就繁荣。

  成都延续千年的“两山夹一城”格局,

  其实是一个半封闭地带,

  有利于区域的稳定,规避战火的侵入,

  是古代良好的城市选址。

  ▲ 千秋雪山映龙泉。金士康/摄影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

  资源、资本与人才大势汇聚于此,

  这就有了新的要求:

  城市需要更大的空间与容量。

  当前,成都管理人口已超2100万。

  科学测算,两三年之后,

  成都人口规模将达到2200万。

  再过十年,“吸附能力极强”的成都

  人口规模则将超过3000万。

  曾经保护成都的两山,已成为限制发展的桎梏。

  怎么办?东进。

  成都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崛起,

  都伴随着城池拓展与格局的新变化。

  ▲ 从秦代至今,成都城与锦江的演变

  2017年4月25日,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正式出炉,

  其中“东进”作为令人瞩目的新亮点。

  2020年1月3日,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

  共同打造中国城市群第四极。

  国家战略的加持,让成都东进更有底气。

  成都走向未来之城的建设,

  不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成渝城市群完成向世界级城市群的跨越,

  同样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0年5月6日,

  成都东部新区挂牌。

  成都由“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

  千年之变,实乃巨变。

  2020年7月15日,

  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会强调:

  全力以赴建好 “示范区”、唱好 “双城记”、

  融入 “双循环”、夺取 “双胜利”。

  ▲ 龙泉山丹景台“城市之眼”。图据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

  三年磨一剑,终于落子。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这句古语在新时代有了全新的应证。

  跨越龙泉山,地理屏障被打开,

  迎来的是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永续发展的空间。

  “东进”战略

  是成都市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希望以此破除“点状扩散、圈层发展”模式、

  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

  ▲ 东部新区示意图

  一座城市想要长远发展,

  势必要吸引人才、企业与生产要素聚集。

  怎样把人留住?

  答案是五个字:“高品质生活”。

  城市的核心是人。

  而生活,是城市的终极意义。

  三千年城市烟火气,

  一直是成都相较其他城市的独特存在,

  是成都后发超越的比较优势,

  也使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个性十足。

  ▲ 成都允许占道经营后,爬墙滚滚与水果摊同框。UPchengdu成都向上/图

  成都的特质就是“生活”。

  公园城市是成都最独特的定位,

  全国独一无二。

  让这片“未来之城”的居民,

  “看得见风景”、“摸得到幸福”、“载得动梦想”,

  就让城市真正活了起来。

  徜徉在无边界的公园生活社区,脚下是不断延展的城市绿道;

  “网上政府”24小时“不打烊”、办事申请智能“秒批”;

  前往天府国际机场或成渝中线高铁东部新区站,自由去往心仪的地方……

  不久之后,这些生活场景,

  都将在东部新区成为“日常”。

 

  几千年来,成都的城市文明发展史

  经历过许多波折,

  自然灾害、战争破坏,也曾饱受摧残,

  但成都的历史从未中断。

  城址未变,城名未改,美誉不断,

  有着强劲的活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 今天的成都中轴线。@MIK·米克/摄影

  成都千年之变,

  并不是简单的“造城”,

  而是打破大城市思维惯性,开创新格局。

  一张白纸绘就盛世繁华,

  建设一座福泽子孙的“未来之城”。

  未来已经到来,你是否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