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图片

广西融水:首个少数民族区域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融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小荣)蔬菜基地一角。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开发,是十二五期间融水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韦鼎标 摄)

  央广网南宁4月4日消息(记者邓君洋)记者从中共融水县委、融水县人民政府获悉,近日,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西科技厅、广西知识产权局授予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牌匾和证书,向融水县7家企业授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牌匾和证书。

  据悉,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示范区,也是我国第11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保护的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二。示范区涵盖了山源大苗山灵芝、大城融水黑香猪、贝林融水糯米柚、笙鼓之乡融水红茶、笙鼓之乡融水绿茶、融水香杉地板、苗山金边禾花鲤、苗寨凤花鸡8个产品。据悉,这些产品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被准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产品”标志。

  融水县域内分布有九万山、元宝山、滚贝老山、泗涧山4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九万山保护区和元宝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性区域和珍稀动植物富集区,也是珍稀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在全球唯一生存环境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分布有元宝山冷杉、红豆杉、桫椤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熊、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积淀的油茶、茶叶、禾花鲤、“三防”香鸭、糯米柚、苗山香猪、怀宝香菇和灵芝、玉兰片、重阳笋、重阳酒、蜂蜜、香粳糯等诸多地方特产更是久负盛名的原产地产品,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

  近年,融水县全力推进 “美丽融水·清洁乡村”活动的工作,加强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监控、治理,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清洁水源、田园、家园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各生态系统内部结构更加协调,功能更加完善稳定,森林资源蓄积量及有效利用率不断提高。2014年底融水县森林覆盖率为79%,活立木总蓄积量2550.1万立方米。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县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环境噪声达到相应的功能区国家标准,达标率为100%。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涵养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融水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

  立足于“以资源换产业,以‘三化’促发展”的发展理念,融水通过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明确生态原产地产品的产地范围及特征,培育生态原产地产品品牌,严格技术指标和标准,规范清单和质量。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以林药灵芝、茯苓;林菌香菇,林下放养土猪、土鸡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努力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综合效益,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增效、产业发展,2015年融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9.01亿元。2015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2014-2015年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为该县重点培育和打造的重点龙头企业生态原产地产品,促使融水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原产地产品通过国家评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编辑:赵亚芸作者:  日期: 2016-04-04 18:06:00
标签:广西融水;少数民族;保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