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新华社长沙12月18日电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106场活动,于12月18日走进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活动邀请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作题为《以雷锋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演讲,并就相关问题与观众及网友展开互动交流。

  在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途径。陶克表示,雷锋的先进事迹能够凝聚起榜样的力量,激发群众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磅礴热情。应以雷锋精神为抓手,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陶克顺着时间脉络,深入解读了雷锋精神内涵的演变:雷锋从一个人名、一些事迹,逐步转变为众多志愿者、一批雷锋学院,最终蔚然成风,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背后所展示的向上向善的社会风貌。陶克认为,只要我们自觉坚持推进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坚持不断发扬雷锋精神,坚持以雷锋精神丰富和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社会风尚一定会形成,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本场活动由长沙市委宣传部、望城区委区政府、光明网承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新浪微博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活动背景】

  坚持以雷锋精神兴区育人

  光明日报记者 龙 军

  2020年12月18日是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纪念日。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作为雷锋家乡,一直坚持以雷锋精神兴区育人、涵养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品格,通过常态化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望城区引导人们厚植爱国情怀,筑牢精神之基,雷锋形象、雷锋雕像,以雷锋命名的公共场所、地名无处不在;将雷锋故事、雷锋精神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鲜活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立区雷锋精神研究会,高标准、高水平持续推进雷锋纪念馆、雷锋学院、中国雷锋网等学雷锋“主阵地”建设;深入挖掘和阐发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加强雷锋精神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发展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在全国率先出台《学雷锋鼓励保护暂行办法》,更好地保障学雷锋先进典型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

  近年来,望城区涌现出一个全国“学雷锋模范消防大队”“时代楷模”、一名“全国道德模范”、两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一个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39名“中国好人”“湖南好人”。

  【现场反响】

  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禹爱华

  12月18日上午,湖南雷锋学院大报告厅内,来自长沙市望城区的干部职工、师生代表、志愿者代表和湖南雷锋学院学员代表300余人共同聆听了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作的题为《以雷锋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讲座。

  “雷锋精神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丰碑,传递着永恒的力量。”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青年干部孔钰敏说,“我们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履行好每一份职责,就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最生动的体现。”

  “传承、践行雷锋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听了陶克将军的讲座后,我受益匪浅。”长沙市望城区区委党校副校长姚杰表示,将深入研究、扎实工作,把弘扬雷锋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党员干部教育。

  “雷锋22年的短暂生命历程,有18年是在望城度过的。”长沙市望城区区委书记刘拥兵表示,作为雷锋的诞生之地、成长摇篮和精神原乡,望城孕育和见证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也培育和铸就了雷锋崇高而伟大的精神。望城将坚持以雷锋精神兴区育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观点】

  陶克:以雷锋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

  2020年12月1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他出身普普通通,但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成为“中国好人”的文化符号,永远活在百姓心中。去年10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雷锋精神,正是推动《纲要》落实的最好抓手。

  今天的中国,雷锋成为亿万人共同拥有的名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信念不坚;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缺乏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个人品德的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纲要》直面这些问题,特别强调要突出个人品德建设,要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强调的是自身的优良品质以及行为自觉,是人生之基,也是道德建设的“第一粒扣子”。而所谓的个人品德建设,就是培育“好人”。

  那么,什么是“好人”?甘当“傻子”以怀民,愿做螺钉而济世,雷锋的个人品德无疑是美好且值得学习的。雷锋入伍前,当工人时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入伍后,工作学习一直表现优异,被评为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做了很多好事却从不留名,他说:“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他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放大了“善”的本性,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榜样,能够凝聚起榜样的力量和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磅礴热情。

  今天的中国,雷锋成为亿万人共同拥有的名字。《纲要》专门指出要“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强调“要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围绕重大活动、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法律援助、文化支教、环境保护、健康指导等,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完善激励褒奖制度,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在推动《纲要》落地时,应着眼于个人道德建设,以雷锋精神为抓手,打通“文明最后一公里”,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以雷锋精神丰富和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进一步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纲要》明确指出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推动学雷锋和志愿服务。

  回溯过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党中央始终致力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雷锋及雷锋精神。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挥笔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1990年3月,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学习雷锋”;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在党中央的强有力号召下,半个多世纪以来,从雷锋到欧阳海、王杰、刘英俊、张华、朱伯儒、张子祥、李润虎、李素丽、徐虎、许振超、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千万个“雷锋”在不同的时代成长了起来,在我们身边播撒着爱和温暖。雷锋已从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人的事迹转变为一批雷锋学院、众多志愿者,成为一项志愿服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是老百姓对美好人性的执着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对初心半个世纪的坚守。

  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坚持不断发扬雷锋精神,坚持以雷锋精神丰富和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社会风尚一定会形成,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直播页面二维码

  第一○六场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9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