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目标、重要任务与实践途径。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再度从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结合当今世界具体特点以及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就如何建设网络强国进行了战略布局。这两次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是我们不断奋勇前进,谱写网络强国新篇章的重要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是在信息革命的宏观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早在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革命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间,各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网络安全日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勾画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深化拓展了我们党国家安全事业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而网络安全观则是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网络空间的映射,它把握了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在战略规划、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就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来自网络空间的挑战、威胁和机遇作出了全面回应、系统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系统回答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必须实践的总目标是造福人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这一论述精准把握了中国国家网络安全的本质。一个国家维护其网络安全,首先要超越就网络安全讨论网络安全的窠臼,将网络安全纳入国家宏观安全战略框架之中;国家宏观安全战略,需要超越就安全论安全的狭窄视野,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任何国家自身的长期发展,需要与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国际体系基本特点密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时代特点,清晰梳理了中国在信息时代的战略任务。只有将观念和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才能保障中国的网络安全实践沿着正确道路和方向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科学解释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扫清了中国建设网络强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如何看待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今日的中国,必须要同步推进安全和发展,这是由信息革命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由信息革命所处的国际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由中国自身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对所有国家来说,同步推进安全和发展,都是非常艰巨的战略挑战,也正因为如此,能够深刻认识并解决这个问题的国家,才可能真正成为网络强国,才可能赢得网络空间战略博弈的有利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精准指出了中国建设网络强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挑战,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全球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最新领域。不同国家遵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在网络空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与博弈。在2016年2月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战略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倡导的以网络空间主权为核心概念的战略论述,对美国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构成了全面的挑战。这种挑战源于中国首次提出了基于独立概念(即网络空间主权)的系统战略论述,这对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构成了全面的冲击。要应对这些复杂挑战,就要准确把握网络安全的核心特征,即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唯有如此,才能在网络安全实践中少走弯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清晰阐述了建设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雄心。全球网络空间的高速发展,日趋凸显出建设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梯次完成了国家网信大战略的制度与法规体系建设,以制度化的方式,为推进中国网信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实践中,中国开辟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场,为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构建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的治网之道日趋清晰地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在过去的一年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奏响了构建网络强国的新乐章;在未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观为指引,我国一定会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沈逸 系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