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27集团军移防山西 系军改首个调整军级单位
2016-02-25 10:06:00 来源:解放军报
临行前,第27集团军某团官兵面对党旗发出“坚决服从命令”的庄严誓言。郑立洪摄
这里说的那一天,是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施之日。对移防搬迁的陆军第27集团军每一名官兵来说,这次改革大考,不亚于一场战争洗礼——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凌晨的冀中平原,寒夜笼罩的城镇还在沉睡,地处石家庄的一座军营却已经醒来。
微弱的路灯下,装车,列队,升旗。当《义勇军进行曲》划破渐亮的晨空,上千名全副武装的官兵,齐刷刷地抬起右手,向五星红旗敬礼,向这座营盘告别。
按照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陆军第27集团军从河北移防山西,成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而进行部署调整的军级单位。这一天是2015年12月27日,最后一批人员装备离开驻地的日子。
跑步出列的那一刻,军长薛爱国觉得自己的双腿格外沉重,一向高亢有力的声音饱含深情——
“首长同志,陆军第27集团军向新营区机动前准备完毕,请指示!”
“出发!”专门赶来送行的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传福话音刚落,薛爱国的眼泪便夺眶而出。这泪水,是对相守46年驻地的依依不舍,更是对改革强军的热切企盼。
人生自古伤离别。道路两边、小树林里,站满了离退休干部、官兵家属和孩子,他们一边远远地目送,一边默默地擦拭着眼角。
7时27分,随着第一辆车驶出营区,一条钢铁长龙蜿蜒向西,朝着几百公里外的晋中某地驶去。
没有锣鼓欢送,没有警车开道,他们走得悄无声息,他们走得毅然决然。
千人千车动,搬迁寂无声。人们惊喜地发现,相隔那么多年,这支英雄部队“露宿街头不扰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没有改变——
营盘可以变,传统不能丢
66年前,上海街头的一幕震惊了世界——
1949年5月的一个清晨,当激战的枪声渐渐平息,上海市民推门出户,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夜之间马路上睡满了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
打了胜仗,攻占了城市,却能恪守军令露宿街头,不入户、不扰民,秋毫无犯,这就是当年的27军。
66年后,这一幕又出现在石家庄街头——
2015年12月2日,一纸命令传来:第27集团军领导机关和直属分队移防山西,限2016年1月5日前腾空营区,交给新成立的陆军某部。
横跨2省3市,涉及数千名官兵、千余台装备,这个家该怎么搬?
按说这么大的阵仗,封路限行师出有名,即使军地联合举办欢送仪式,也在情理之中。
“营盘可以变,但传统不能丢!”集团军党委决定按作战行动标准组织搬迁,明确要求无论摩托化行军还是铁路运输,都必须在暗夜或周末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对驻地民众工作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干扰。
2015年12月14日深夜,第一批人装离营,广大市民全然不知;23日凌晨,第二批绕城而过,值勤交警以为部队正常拉动。非但他们没有察觉,就连驻地党政领导也毫不知情,直到集团军领导主动前来告别,他们才第一次听说。
千人千车动,搬迁寂无声。人们惊喜地发现,相隔那么多年,这支部队“露宿街头不扰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没有变,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红色基因没有变。
这“无声”的背后,彰显的是忠诚。改革,势必产生利益得失之虑,更何况官兵们将要离开的,是一座驻守近半个世纪、现有70%以上干部士官安家置业的城市?
作训参谋王显明就面临这样一个难题:搬迁要腾退部分公寓房,而他家就在此列。当时,妻子刚生完孩子才20天,按照她老家的风俗,坐月子须满百日方可出门。
搬还是不搬?接到通知当天,岳母便打来了电话:“儿啊,你不能跟组织反映一下吗?就算到孩子满月也行啊!”
王显明何尝不明白这些,但转念一想:改革进入攻坚期,如果每个人都向组织提要求,这改革如何进行得下去?他最后拿定主意,耐心说服了岳母,坚决搬、马上搬。
“当兵这么多年,服从命令已成习惯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显明让记者见识了什么是军人的雷厉风行:第二天,他把家里的物品打包运走;第三天,冒着寒风把还在月子中的妻子送回娘家;第四天,就向营房部门交了钥匙。
集团军装备部工化装备处处长孙海东遇到的情况,也颇为棘手:两地分居15年的妻子乔春燕,去年底费尽周折在石家庄找到了工作,眼看小日子越来越有滋味,可他这个当丈夫的又要离开了。
今年43岁的孙海东,此前经历过两次我军改革,5年间换了2个单位、3个岗位,离家越来越远,妻子只好“以不变应万变”,扎根在老家临汾,直到2013年才办理随军手续,一家团聚的时间刚满2年。
走还是不走?面对记者采访,他当时纠结的心境仍清晰写在脸上。“可是,天底下哪有不做牺牲的改革啊?”孙海东憨憨一笑,讲起了怎么给妻子“掏心窝子”:“军队改革是为了能打胜仗,大家小家都是受益者。你看,经过这些年的改革,我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长为团职干部,你脸上也有光啊!现在为了改革,我们再分居几年算什么呢!”
通情达理的妻子笑了,孙海东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
一家之难,折射众家之难;一人所盼,反映国人所盼。在这次移防搬迁中,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魏志忠既打先锋,又忙善后,类似的事经历太多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改革大考面前,没有思想波动不可能、也不现实,但集团军上下没有一个人发牢骚、撂挑子,计较个人得失。”
在集团军移防搬迁动员部署会上,军长薛爱国的一番话对官兵触动很大:“我们天天想改革、盼改革,现在改革真的来了,我们必须以绝对服从的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是第27集团军的人,就要当好英雄部队的传人,再打一场改革的‘长津湖之战’!”
1950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官兵冒着-41℃的严寒,在众多官兵严重冻伤情况下,于朝鲜北部长津湖恶战10昼夜,全歼美军“北极熊团”,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
不同的年代,同样在冬天;两次不同的军事行动,需要的却是同一种政治品质。
“撤并降改听党的,进退走留看我的”“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决不讲价钱、决不打折扣、决不搞变通”……穿越时空、本色不改的第27集团军官兵,以“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义无反顾地投入改革洪流。
编辑:孙丁玲
关键词:集团军;陆军;长津湖;军官兵;伤病残人员;1950年;营区;部队;警卫执勤;摩托化行军
对移防搬迁的陆军第27集团军每一名官兵来说,这次改革大考,不亚于一场战争洗礼——集团军党委立下“不损坏营区一草一木,不带走一件营产营具,不留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移交铁规——
2016-02-25 08:28:00
陆军第27集团军移防山西 军改首个调整军级单位,临行前,第27集团军某团官兵面对党旗发出“坚决服从命令”的庄严誓言。集团军党委立下“不损坏营区一草一木,不带走一件营产营具,不留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移交铁规——同行的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向健介绍,在部队移防中,这个团从城市搬到了山沟里的废弃营区,他们称得上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016-02-25 08:13:00
集团军党委立下“不损坏营区一草一木,不带走一件营产营具,不留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移交铁规——为确保指挥控制不断线,集团军领导宁可自己住办公室,也要构建功能完备的作战值班信息系统——
2016-02-25 08:01:11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