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德宏3月4日消息(记者 张江元)“谋现代畜牧发展之路,共商区域合作大计”。首届“孟中印缅现代畜牧科技合作论坛”今天(4日)在云南德宏举办,还包括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共九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约200余人与会。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达4060公里。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十分突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美誉。
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也成就了云南当畜牧业的发展。一方面,畜禽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84个地方优质畜禽品种,其中69个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特别是当地自主培育的云岭牛新品种,是中国第一个通过三元杂交培育的肉牛品种,已经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肉牛养殖的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拥有1.78亿亩可利用草山资源、3300万吨秸秆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特别是草食畜牧业潜力巨大。2015年,全省畜牧业综合产值达2150亿元,平均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
孟中印缅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四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总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8亿,占世界总人口40%。作为当前亚洲重要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地区。
四国及邻近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属热带季风气候,畜禽品种及饲草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合作发展现代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道路和交通运输更加便捷,跨境旅游和畜产品贸易更加频繁,也使口蹄疫、猪瘟、蓝舌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国与国之间传播的风险加大。中方倡议举办“首届孟中印缅现代畜牧科技合作论坛暨畜牧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研讨班”,旨在通过信息交流、经验分享、技术培训等,共同探讨开展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和生态保护的合作机制,交流未来开展区域畜牧业合作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