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网教育
>
焦点资讯
《2025年南京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4月15日,《2025年南京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今年总体保持稳定。南京各区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原则,为每所公办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并向社会公布。今年,南京继续推行热点公办学校空余学位电脑派位入学办法。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招生只进行语言能力测评,测评内容严格依据小学课程标准,南京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审核把关。
2025-04-18 09:02
警惕“差生报恩论”的危害
近年来,在部分人群和媒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成绩差的孩子是来报恩的。这种所谓“差生报恩论”,意思是说成绩优秀的孩子固然可以考上好大学,但毕业后有很多人到离家很远的大城市工作,难以孝敬父母;“差生报恩论”显然是一种较为消极的、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教育观念,更像是面对孩子成绩不佳这一无奈现实的自我安慰。从现实角度来说,部分学生假如在学业问题上得过且过、缺乏追求,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难以让父母省心、安心。“差生报恩论”这种论调,可以休矣。
2025-04-18 09:02
两所在京高校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昨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在京高校中率先发布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7个: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航空航天类,报名时间为4月21日至5月9日。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仍为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农大提出,高考数学科目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且高考裸分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6倍以内的考生,可破格入围校考。
2025-04-18 09:02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下称《意见》)。周大旺表示,教育数字化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意见》明确,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超前布局数字领域学科专业,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025-04-18 09:02
北京将招聘473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4月15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招聘公告》,启动2025年乡村振兴协理员招聘工作。今年,北京市将招聘473名高校毕业生担任协理员,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本次招聘面向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北京生源应届和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鼓励有志于扎根农村的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事业。协理员服务期为5年,合同期满后,北京市将通过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支持继续学习深造、鼓励创新创业等多种综合性措施,促进合同期满的协理员高质量流动发展。
2025-04-18 09:02
国科大今年本科招生新增7省市 新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消息,今年该校本科招生范围扩大,将在北京、江苏、浙江等招生省份的基础上增加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西、广东7个省市,预计招收本科生550名左右,包含招收内地西藏高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8名。陕西、四川、河南、湖南、云南、湖北等6省招收国家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招生计划30名左右。完成第一阶段课程后,学生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就可以退出贯通培养体系,选择传统的本科毕业渠道。
2025-04-18 08:58
身体越来越棒,“小眼镜”越来越少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第二小学学生在参加学校运动会。截至2023年底,红河州累计投入学校照明改造经费1828.83万元,在1085所学校新装照明灯63063盏,其中LED护眼灯占比达45.78%,有效引领带动全州中小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整体提档升级。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与“双减”、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等有机结合,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以上。
2025-04-17 09:00
学习内容“年轻化”激发老年教育活力
智能手机旅行应用、无人机航拍、DeepSeek公益讲座……面向老年人的课程,如今很“年轻”。当今中国跨越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一些“慢了一拍”的老年人,难以像年轻人那样熟络、灵活地拥抱数字化生活。不少老年大学以“跨进校门就年轻”的理念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龄社会更加丰富多彩。要依托老年教育网络,让更多老年学员学以致用、老有所为,让整个社会更有活力。
2025-04-17 09:00
家校社究竟靠谁来“联”
笔者认为,要建设好“教联体”,需要政府真正发挥好统筹领导作用,形成“政家校社”立体育人局面。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立体育人模式中,要凝聚全民智慧,形成教育合力,都离不开政府这个运行控制中心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部署。政府在完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各方主动履职、融合发力方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整合专业力量,指导学校加强家校协作,比如如何为流动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等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如何提升教师的家校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2025-04-17 09:00
破解“候鸟式”求学需“双向努力”
在北京,有一类家庭像候鸟一般过着“迁徙”的生活。要真正破解这一困局,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政府与家长的“双向努力”。当前,在一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导致家长们不惜代价让孩子挤入这些优质学校,从而催生了“候鸟式”求学。家长也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更加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积极的家庭氛围。
2025-04-17 09:00
声音
习声回响
一习话
声动中国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