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挥笔写下了那首不朽的壮丽诗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不怕”,这极其简短又极其深刻的两个字,正是长征精神的写照: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
  从此,这一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高表现,也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基因传承。

  2016年9月,南海,海军某驱逐舰支队。
  参加“我们的长征我在路上”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我有幸登上了长沙舰。
  据公开资料显示,长沙舰是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于2013年12月下水,2015年8月入列,具有较强的区域防空和对海作战能力,处于世界同类舰艇的领先水平。
  由于“你懂的”的原因,此去省略1万字,请自行脑补。
  66年间打造了三代长沙舰。这舰名,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一段见证人民海军装备从弱到强的传奇。
  不变的,是几代长沙舰官兵的精神气质:
  “不怕狂风恶浪,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任何人!”
  如今,这“三个不怕”,被书写在长沙舰的走廊通道上,誓言无声!

  曾几何时,那首意境优美的《军港之夜》红遍大江南北。同行的一位军方人士告诉我们,现在海军捍卫领海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繁重,夜训远训等各种训练呈常态化,舰艇很多时候都在海上。军港的夜确实静悄悄,但年轻的水兵不再是头枕着波涛,而更多的是在远方暮色苍茫中劈波斩浪中苦练加科学训练。
  如果说80年前的那场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那么在奏响强军战歌的今天,勇敢地投身改革强军的浪潮,要做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
  正如习主席要求的那样:
  军人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军队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后盾。
  这样的军队,让人民放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
  面对世界和周边局势的暗流涌动,必须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时刻保持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
  在即将结束长沙舰参观采访的时候,我看到舰上通道醒目处有一篇长沙舰出征决胜书:
  与子同袍,戍我甲胄。
  风雨同舟,矢志捍我国防!
  与子偕行,赐我神器。
  戎装上阵,兴师大洋沙场!
  与子偕作,铸我神盾。
  军旗猎猎,耀我中华之光!
  (作者:朱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