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 空军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空军某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投身改革强军记事

2017-05-23 11:28:00  来源:新华社  说两句  分享到:

  大地上的天空——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投身改革强军记事

  新配的老花镜到了,李浩戴上试了试,200度,正好。

  算了算,54岁的李浩改飞中国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7个年头,当年那双鹰一般的眼睛败给了闪烁的屏幕。

  曾经,这双眼睛陪着李浩翱翔蓝天3000多个小时,俯瞰大美山川。

  直到48岁那一年,这位“高龄”战斗机飞行员在飞过6种机型之后,坐进了地面方舱,成为中国空军无人机飞行员,主飞国产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是的,有一种职业叫无人机飞行员。他们,站在大地之上,飞在天空之中。

  选择

  18岁那一年,李浩选择了做一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那时,男儿正年少,梦想仗剑走天涯。

  48岁那一年,李浩选择了做一名空军无人机飞行员。此时,两鬓也斑白,卅年弹指一挥间。

  李浩还清晰地记得,做出第二个选择,是2011年的春节,东北大地上刚刚下了一场大雪。

  飞了30年,从教练机飞到战斗机,从飞行学员飞成了空军王牌师飞行尖子。作为飞行员,该吃的苦都已经吃尽;作为军人,该得到的荣誉也已到手。此时,如果他不主动选择,没有人会强迫李浩离家几千里,改飞无人机。

  即将达到战斗机最高飞行年限的李浩说:“我还想飞!”

  他递交了改飞无人机的报告。这就意味着,李浩要从东北转隶到东南,从“零”开始,继续飞翔。

  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即将停飞,原以为可以朝夕相处的妻子张素娟很不理解,“他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他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

  就算要继续飞行,李浩也完全可以选择退出现役,到民航谋一份收入可观、风险较小的工作。为什么一定要留在部队,而且还要南下几千里?

  张素娟当时并不知道,2011年,国产某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即将列装部队,空军选调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飞行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新质作战能力生成。

  而李浩的选择,恰恰与改革同向,与强军同步。

  为取得妻子的支持,李浩描绘了一幅“南国养老图”,处处“暗示”:南方气候好,我到新单位干几年,就可以退休在南国水乡安家养老。

  不曾想,取得了妻子支持、南下一年多之后,李浩再次移防,来到齐鲁大地。

  又过了一年,2014年3月,李浩所在部队挺进天山脚下。几个月后,为完善无人机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建设,李浩和他的战友们进驻更加偏远大漠戈壁深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不到5年时间,4次转隶,一次比一次偏远,一次比一次艰苦。最后一次转隶,因为新组建部队条件有限,李浩住进了没有卫生间的小平房,一床一桌一椅,就是全部家当。

  基地某区副司令员李欣回忆说,当时怕李浩想不通,专门给他打电话想做做思想工作。没想到李浩二话不说:“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

  一句举重若轻的“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李浩辗转行程上万公里,与家相距4000多公里。

责编:杨宸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