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军旅人生 | 怀利敏:36岁携笔从戎 军旅启航立新功

2022-03-15 11:12: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怀利敏,现任海军研究院某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军旅17年来,她先后担任多个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在相关领域科研攻关中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记者见到了怀利敏委员,这位蒙古族女军人性格爽朗,言谈举止非常干练。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她既要完成好军队科研工作者的本职,围绕技术难题刻苦攻关,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要不遗余力地为官兵代言、为强军发声,两副重担一肩挑的确很辛苦,但她觉得特别有意义。

  怀利敏:我日常工作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政协相关工作上,我要经常参加政协组织的座谈、调研等活动,为提案提供依据,确保提案中的建议能够尽快落地,实现预期的效果。

怀利敏参加全国两会时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怀利敏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作为一座沙漠中、湖水旁的美丽城市,依山傍水,风土人情淳朴浓郁。在这片热土上长大的怀利敏,外表文静瘦弱,内心却坚韧豁达,敢于追梦。当年,还不到30岁的她,已经在国内某知名企业任职;36岁博士毕业后,她却毅然放弃留校任教和原公司高薪挽留的机会,携笔从戎。

博士毕业携笔从戎的怀利敏(前排左二)和战友们一起阅读报刊

  怀利敏: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向往部队生活。我的伯父是抗美援朝烈士,是我们一家人的荣光。我父亲还把我哥送进了军营,军旅生活对他个人的成长很有帮助,也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当我看到他穿着军装回家时,就会觉得很羡慕。我博士毕业时,正好赶上部队引进人才,到学校里按急需专业引进博士,于是我就报了名,通过学校招聘面试的方式参军入伍。

  记者:还能有机会来到军营,当时您就下决心一定要把握住?

  怀利敏:对,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是我人生一个巨大的转折,我一直很庆幸自己做了这样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记者:听说当时您家里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怀利敏:主要是我爱人有些不同意。因为当时我在地方上的工作开展得不错,如果到了部队,就相当于以前的积累全都归零,要重新开始打拼。他担心我要重新适应工作环境,又担心我们两地分居。

  记者:您自己有没有这方面担心?

  怀利敏:有担心,但是我想,毕竟工作平台不一样,选择怎样的平台直接决定了将来的事业发展高度。

怀利敏深入工业部门调研

  就这样,怀利敏遵从内心的向往,勇敢地改变了人生轨迹,穿上军装重新启航。在部队,怀利敏从事的是后勤科研工作。她深有体会地说,有两句话最能体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一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另一句是“打仗就是打后勤”。

  怀利敏:我觉得,后勤应该是作战的基础,发展、提升与自身作战能力相称的后勤保障能力,是我们能打仗、打胜仗的有力保障。我们后勤科研单位必须围绕部队急需来开展工作,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部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然而,追梦路上总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怀利敏在博士期间从事的是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到部队后转入舰船补给专业,知识体系跨度很大。

  怀利敏:军队和地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到部队以后,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研究体系,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压力很大。以前上学期间学习的专业肯定有用,但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仍然有很多空白,不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好在来到部队以后,有很多老同志帮带我,我就虚心向大家请教。

  为了弥补自己的差距,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怀利敏废寝忘食地学习。白天如果忙于试验就晚上学,晚上如果有加班任务就干完活熬夜学。2005年底,从军还不到一年时间的怀利敏被委以重任,担任“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某岸滩供水系统”课题组组长。当时该项目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在国际上也没有系统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作为科研“新兵”,怀利敏顶着巨大的压力迎难而上,在昼夜奋战中不断挑战女性生理和心理极限。

  怀利敏:这个项目是压力,也是动力。我认为,承担重大任务可以让我们成长得更快。比如,项目中涉及到水处理相关领域,这确实不是我的专业,但是要围绕制水、供水开展工作,我就要把与“水”相关的书基本上都看一遍,要学习很多内容。

  记者:听说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您有一次在家晕倒了?

  怀利敏:那是一次偶发的情况,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记者:您就等自己醒来是吗?

  怀利敏:对,醒了以后我就继续上班了。

  记者:有没有委屈过、哭过?

  怀利敏:会有。比如项目时间比较紧张,我就很担心完不成,那种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然,可以适当地宣泄压力,可以哭,但我不可以认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要想有发展,想“飞”得更高,就要承受更大挑战带来的压力。

  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不会被辜负。经过怀利敏团队的集智攻关,一个个专用方舱成功问世,填补了我军岸海衔接保障装备的空白,完善了海军后勤保障装备体系,也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对成果和荣誉,怀利敏说,这主要得益于团队的密切配合、高效运转。

  怀利敏:我们团队配合得比较好。我的时间特别紧张,我们就分工合作,比如,每天下午2点之前所有的工作是我来做,确定好完成的进度、做完以后把材料放到哪个位置,其他人2点过来取,接着做。我们试验的地方就在海边,在那儿待了一段时间,都没去看看海。别人说我是“工作狂”,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做这一个项目相当于别人做十个项目的工作量,必须以这样的节奏来进行才能顺利完成。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怀利敏是军人,也是妻子、母亲。采访中,谈起这些年对家庭、特别是对孩子的亏欠,怀利敏泪湿双眼。

  怀利敏:我平常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学校老师给我打电话十有八九打不通,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带手机,导致孩子有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我们在装备研制期间要跟工厂一起做设计、生产、调试,长时间在工作一线,每个月才能回家一趟。有时候突然接到电话,说孩子在北京这边生病了,心里那个着急,恨不得飞机就给自己家开。赶着飞机回到家就已经半夜12点了,带着孩子马上往儿童医院跑,折腾一宿。我之所以现在特别关注军人和军属的保障,就是因为自己有切身体会。现在我的儿子已经上班了,我每天不管加班到多晚都争取回家,就为了第二天能给他准备早餐。

怀利敏认真准备提案

  去年两会,怀利敏参与提交了有关“军人家属医疗优待政策”的提案,相关内容在今年1月正式施行的《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中得到落实,有效缓解了军人家庭的工作生活压力。作为第一提案人,她还提交了关于“加大北京市公共交通拥军力度”的提案,推动了北京市向驻京部队官兵及相关优抚对象制发电子拥军卡的工作。说起这些为兵代言、为兵服务的成果,怀利敏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怀利敏:我能够为军人代言,给他们带来方便,帮他们解决一点问题,进而增强军人的归属感、荣誉感,我就感觉特别开心。

  岁月流逝,细碎的白发也悄然爬上头顶,但怀利敏依然每天坚持读书学习,专注于科学研究。说到今后的目标,她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着说,热爱工作的人永远年轻,奉献科研不挑年龄,自己一定会以一颗永不认输的心去科研攻关,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要打赢能力。

  怀利敏:科技创新是我们海军走向深蓝的动力之一。对于我来说,要坚持面向部队、面向作战、面向未来,聚焦备战打仗的要求,提升我们的战斗力,在专业上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取得更好的成果,为我们的舰船走出去、走得更远保驾护航!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山森淼 李天琦 张承坤 来源:央广军事)

责编:李佳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