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杜富国:在排雷时失去双手双眼的这位英雄,新年有了新打算

2022-02-22 10:3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杜富国,贵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四级军士长。2015年6月,他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扫雷行动,先后进出雷场1000多次,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多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次。2018年10月,他在一次排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为保护战友,杜富国不幸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用血肉和青春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荣立个人一等功,先后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全国自强模范,被授予“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和“最美奋斗者”称号。

杜富国坚持跑步

  午后阳光正暖,在陆军军医大学的运动场上,记者见到了穿着作训服,正奋力挥动断臂向前奔跑的杜富国。他步伐稳健,额头上渗出晶莹的汗珠,跑到终点处,听到成绩又有提高,杜富国笑得很开心。他告诉记者,目前身体恢复得不错,就期盼着能早日归队。

  杜富国:我很早就计划着,等恢复得差不多了,我就回到队里或者回到昆明。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能去慢慢适应。比如像我练习写字,就是通过自己一点一滴地摸索去尝试,这也是我最开心的事。

 

杜富国进行康复训练

  起床号、开饭号、熄灯号……杜富国所住的西南医院与陆军军医大学仅一墙之隔,每天都会有军号声飘进病房,让杜富国倍感亲切。在康复治疗期间,他听着号声作息,起床、学习、体能训练一如往昔。

  杜富国:每天听着周边军营的起床号,我就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也随着开饭号、熄灯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我所进行的康复训练效果非常好,我可以独立做很多事情了。

 

资料图:杜富国与战友一起在雷场作业

  杜富国戴着墨镜,尽管眼前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黑色,但他心向阳光,交谈中温暖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杜富国说,他的家乡是革命老区,他从小就很向往军营。2010年12月,如愿以偿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高兴得不得了。

  杜富国:小时候我在老家,就常常听祖辈讲他们冒死救助失散红军,以及红军强渡乌江等英雄故事,心里特别感动。父亲也总教育我们兄妹要听党话、跟党走。在我18岁那年,我如愿以偿地穿上军装,成了一名战士。我记得,新兵训练结束下到连队的时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激情干事业,忠诚守边防。”在我们连队,还总结有“骡马精神”。我觉得,弘扬“骡马精神”就像传承“老黄牛精神”一样,必须不怕苦、不怕脏,任劳任怨。

 

资料图:杜富国专注地维修设备

  到部队后,杜富国当过修理员、炊事员、水电工,他干一行专一行,在每个岗位都表现得很出色。2015年,得知部队要组建扫雷排爆大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名请缨。杜富国说,其实大家都知道排雷很危险,走的是“阴阳道”,跳的是“刀尖舞”,拔的是“虎口牙”,但作为一名军人,就应该向险而行。

  杜富国:我认为,当兵就要上战场,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顶上去。我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排雷理论时十分吃力,第一次摸底考试的成绩很低。那时候,我就想了一个笨方法——把排雷知识用小纸条抄下来带在身上,随时随地只要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不知不觉地就攒下了一大堆小纸条,慢慢地,理论成绩也就跟着上去了。

 

资料图:杜富国成功排出一枚炮弹(杨萌 摄)

  杜富国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坚信勤能补拙。为了掌握扫雷知识,他加班加点背记,成绩从末位提升至满分。临战训练中,他每天自我加压加量,拿着三四公斤重的扫雷器,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常常练得手抽筋,连筷子都握不住,最终将扫雷器练成了运用自如的“作战武器”。

  杜富国:为期3个月的集训还没结束,我就熟练掌握了10多种排雷方法。只要用探雷器一探,我就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准确地判断地雷的位置和种类。

 

资料图:杜富国正在背运扫雷爆破筒(杨萌 摄)

  就这样,杜富国一心勤学苦练、一路奔跑追梦,练就了一身挑重担、打头阵、叫得响的过硬本领。在综合考核中,他以全优成绩拿到了扫雷“入场券”,义无反顾地奔赴扫雷战场。然而,真实的雷场其残酷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杜富国:我刚到扫雷大队时,就听说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有几千亩茶园,因为雷患已经30多年没人敢进去了;在边境线上,有一个叫沙仁寨的村子里,87个人被地雷炸得只剩78条腿……我的内心深受震撼,下决心尽我所能为百姓做点事。

 

杜富国与妹妹杜富佳一起为官兵作报告(李竹林 摄)

  走进雷场,踏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因此扫雷大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遇到险情,普通战士退后,党员骨干先上。2016年11月,杜富国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走在雷场前面”的“特权”。从此,杜富国经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被战友誉为“全能雷神”。

  杜富国:有一次,我们执行扫雷任务的时候,队友唐世杰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火箭弹,清除表面浮土后,又发现了4枚引信裸露在外的火箭弹。我当时就想:这些火箭弹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引爆“雷窝”。于是,我马上让唐世杰撤至安全区域,独自一人冷静地排除了这些爆炸物。虽然当时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但我认为,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有人冲锋,哪里就应该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杜富国在医生指导下锻炼上肢力量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扫雷作业时,突然发现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危急关头,杜富国大喊:“你退后,让我来!”

  没承想,排弹过程中手榴弹突然爆炸。刹那间,杜富国用身体挡住弹片。战友得救了,他却身负重伤。三天三夜,连续5次大手术,杜富国终于闯过了鬼门关,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他再也看不到绚烂的世界,也无法给母亲一个拥抱。想起身负重伤往事,谈及现在的情形,杜富国说,决不后悔当时的选择。

  杜富国:我虽然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但我还有生命,有双腿、双脚,有耳朵、嘴巴,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杜富国熟练使用剃须刀

 

杜富国自如地使用餐具吃饭

  杜富国的脸部、四肢、胸腹等处严重炸伤,身上瘢痕累累,治疗康复的过程,必须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杜富国却以惊人的毅力扛起现实的沉重。伤势刚好一些,他就练习自己起床、穿衣、穿鞋、挤牙膏、刷牙、洗脸……一天天过去,他竟然逐渐实现了生活自理,甚至能把被子叠成部队标准的“豆腐块”。护工刘荣告诉记者,杜富国不仅乐观,还用阳光心态感染和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刘荣:在护理杜富国之前,我也护理过不少患者,但是像他这么乐观的人真的很少。平日里来看他的人不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反倒安慰起别人来,叮嘱来看他的人“不要太过挂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般人受了这样重的伤,性情都会变得暴躁,这也是人之常情。我刚来的时候,都已经作好了他会发脾气的准备,结果到现在他都没有发过脾气。哪怕我给他拿错了东西,他都是笑呵呵的,还时常和我们开玩笑。

杜富国练习写字

  “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杜富国在康复治疗的同时,每天坚持练体能、练写字、练播音,心态平和,精神昂扬。当着记者的面,杜富国在病房用软笔写下了“自强不息”四个字,尽管字迹并不工整,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

  记者:你写字时,是不是感到很吃力?

  杜富国:最开始练字的时候,我把握不好,写出的字就像是在乱画。有时候,我一边用手触碰笔尖,一边问旁人:“这是笔尖吗?”结果弄得满手都是墨。

  记者:对你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挑战,我相信你能努力做好。

  杜富国:我要尝试更多的东西,培养爱好,让自己充实一点。比如练习写字,很多字我现在都忘了是怎么写的,他们就在我背上画,或者直接握着我的手带着我写。慢慢地,我就记住了,就会写了。

  记者:你也在找回以前的感觉,对吧?

  杜富国:对,我在慢慢找回自己。我身边一直有战友陪着我,他们也在影响着我。战友们经常给我打电话,讲讲部队在干什么,战友们都在等着我,都在给我加油。每当听到这些,我就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杜富国同战友交流扫雷心得

  说起战友们,杜富国言语间满是深情。他说,战友和部队领导时刻惦记着他。虽然因为身体残缺,他无法重返雷场,但战友们会替他完成心愿,让更多的“生命禁区”变成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生活乐园。而他自己也会不忘初心,勇敢地向未来再出发。

  杜富国:只有经受住伤残所带来的考验,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才是一名军人该有的样子!我十分清楚,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等康复训练结束后,我还要在属于自己的战位上,继续为党的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记者:廖振华 闵宁 赵文环)

责编:李佳奇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