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11:09:00 来源:新华社 说两句 分享到:
在空军某师,每一支执行任务的机组都有一个临时党小组。战机飞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在那次出国远航后,李圣对政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中部战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某大队航行指令主任,李圣随任务机组赴新西兰参加联合搜救演习。那天,台风来势迅猛,国内民航班机大面积停飞。为了按时参加演习,机组顶住压力起飞出航。
在近万米高空,面对迅速堆积翻涌的云层,李圣规划出了最安全的航线。机组成员通力合作,成功穿越暴风天气中的空隙,按计划中转并降落国外某民用机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大洋上空的风暴还未平息,舆论“风暴”又蓄势而起。
本次行动没有随行记者,难以及时发布消息,面对某些境外媒体的不实报道,大家倍感压力。
按照上级要求,跟飞参加任务的政工干部、该师所属某团副政委任强将搜集整理的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迅速传回国内后方机关,由有关部门发布权威消息,一场舆论危机随即化解。
“如何提升政治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在那次任务中,李圣对政治工作重要性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他告诉记者,中部战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探索政工干部跟飞跟训跟任务的制度机制,提出将政治工作“从机翼下延伸到机舱内、从地面延伸到空中、从机场延伸到战场”等理念,每次任务都选派得力的政工干部全程开展工作,确保任务推进到哪里,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
作为任务分队中的重要一员,政工干部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实施舆情处置、开展心理调适、组织思想教育、加强组织建设。一些在营区经常开展的政治工作,也在执行重大任务中变得更加灵活有效。
“战机飞到哪里,组织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这是保证我们永不迷航、永葆本色的前提”
天渐渐黑了,空军航空兵某师宣传科科长李斌打了个冷颤。按原计划,部队此时本应已抵达目的地。由于突发情况,参加多国联合演习的空中梯队滞留于某国机场。
受冷空气影响,当地降温幅度较大。由于此前计划中并未要求官兵携带御寒被褥,空中梯队及协转保障的数百名人员夜间休息成为难题。任务指挥组全力协调住宿,仍有部分人员没有落脚之所。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该师任务分队临时党支部召开了一次简短的支委会。会上,有人提议,已经协调到的床位全部分配给飞行人员,其他机组人员在机舱内休息。支委们一致通过了这项提议,并获指挥组支持。
当晚,担负次日飞行任务的飞行人员都住进了温暖的旅馆房间。临时党支部书记林波和副书记李斌则带着其他党员骨干,携带行囊在机舱内打起了地铺。
党员骨干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很多人都主动加入打地铺的行列。虽然凌晨过后降温明显,但在第二天的飞行任务中,大家保持了充沛的精力,确保了任务的顺利实施。
记者了解到,每次执行任务前,该师任务部队都会组建临时党组织。这既是空军相关规定的要求,也是该师开展任务中政治工作的特色做法。近年来,随着出国执行任务的次数越来越多,临时党组织也随着运输机的航迹不断延伸,确保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战机飞到哪里,组织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这是保证我们永不迷航、永葆本色的前提。”在该师政委伍治军看来,执行重大任务,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使任务机组具有更高效的决策能力。
那年,该师派出机组参加和平使命联合军演。由于演习计划一再变更,机组只能不断等待新的通知。随着时间的流逝,官兵的焦虑情绪开始滋生。
任务机组临时党小组组长李圣,与跟机政工干部一合计,觉得是时候做一做“稳军心”的工作了。
简陋的宿舍里,李圣与战友们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于谈笑声中悄然化解负面情绪。
联演中,主办方临时决定,邀请参演各国飞行人员参加阅兵式。
阅兵无小事。临时党支部迅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开展战前动员,挑选精兵强将。
经过精心准备、刻苦训练,该师任务分队飞行人员和参演兄弟单位官兵组成的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阅兵场,接受参演各国指挥官检阅。那一刻,大家都感受到作为中国军人的自豪。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政工干部如果情感上不能融入官兵,作风上不能深入官兵,工作效能就会大打折扣”
在机场迎接返航的任务机组,该师某团飞行大队教导员于开永发现航行指令师刘代文捂着鼻子,独自拎着行李箱躲着人群走。
于开永追上去,发现刘代文正在流鼻血。细问后于开永才得知,刘代文执行任务期间已经多次出现类似情况,但他拒绝了战友提出的病休建议。
“这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刘代文解释说,几天后,该机组就要出国执行任务,他不想因为这点“小病”影响任务安排。
几经劝说,刘代文去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鼻中隔扭曲,并很快进行了手术,团里也相应调整了机组安排。
“那次刘代文的病情发现还是比较及时的,稍有延缓,小问题难免拖成大问题。”于开永告诉记者,此前这样“后知后觉”的事很多。如今,政治工作实现了地面空中、机上机下、内场外场全覆盖,情况掌握不及时、介入不及时、解决不及时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去年,在新西兰组织的联合演习正式开始前,航行指令师许刚收到姐姐发来的短信:“母亲病重住院,盼归!”
若在平时,许刚完全可以正常请假回家。而在距家1万多公里的演习驻地,他只能望洋兴叹。趁大家休息时,他独自到宿舍外与家人联系。问明了病情,他让妻子火速赶回老家。
尽管许刚不露声色,但随行跟飞的政工干部任强还是从他的脸色和眼神中发现了异样。
在机组讨论飞行方案的间隙,任强递过一支烟,问了句:“老许,是不是遇到啥难处了?”
架不住任强的再三询问和关心,许刚把母亲病重的事说了出来。这让任强一时也犯了难:演习在即,根本来不及从国内找其他人员来替换。
任强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国内后方机关。那天晚上,许刚接到妻子的电话:“你们单位真不错!我赶到医院,发现部队领导已经坐在咱妈病床前嘘寒问暖,我这个当儿媳的反而不好意思了。”
听到这,许刚的心里暖暖的。他去感谢领导,任强摆着手说:“别谢我!团里领导听说了你家里的情况都很关心,还协调了医院专家骨干出诊,你就别担心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异国他乡的演习场上,许刚轻松上阵,圆满完成了多个航次的演习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政工干部如果情感上不能融入官兵,作风上不能深入官兵,工作效能就会大打折扣。”该师原政治工作部主任田炜告诉记者,现在的出国任务中,政工干部全程跟飞,机组成员出现任何突发情况都可以及时掌握,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能联系后方机关“联合作战”。政工干部参加出国任务,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强大的后方支撑。
“出国执行任务,难免面临各种考验,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工干部具备过硬的辨识和处置能力”
在国外某机场,多国联合搜救演习的总结会即将开始,看台上坐满了各国空军参演官兵和主办国观众。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会场陷入混乱,观众四散奔走寻找遮蔽,有的外军官兵也开始离开,出口处被挤得水泄不通。
“我们是中国军人,让他们先走!”政工干部及时提醒道。虽然中国参演机组离出口更近,但所有组员都静静地等会场人员全部安全撤出,才全体起立离开。
在会场外,商店里、展台下,能躲雨的地方都挤满了人。中国参演机组列队走出会场的时候,很多外国友人都热情地向中国军人打招呼,并竖起了大拇指。
该师某团团长王天锋告诉记者,每次派机组出国执行任务,其实都是中国空军的形象展示,文明之师就是在点点滴滴中塑造的。
在该师某团飞行大队教导员郝伟亮看来,每次跟机执行任务,也是自己最紧张的时刻。尤其是出国执行任务时,面对截然不同的民情社情,他更是时刻保持警惕。
在那次远赴某国执行任务过程中,有一天,机组成员正在演习场外的住宿地转车赶往机场。车站附近,两名中年女性不断向路人散发传单,并通过扩音器大声喊话,而不远处有一名男性手持摄像机隐蔽拍摄路人的反应。
高度的政治敏感让郝伟亮很快确认,这些人有问题。他立即提醒机组成员注意,不要与之有任何接触,防止被炒作利用。回到宾馆,发现前台报架上有相关传单,他又及时告知机组成员不取阅、不议论。
正是这份机警,那次出国任务全程未发生任何负面舆情。
“出国执行任务,难免面临各种考验,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工干部具备过硬的辨识和处置能力。”郝伟亮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工干部不断跟飞,积累总结了大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那年,该师执行任务的机组经停国外某机场,由于沟通协调方面的原因,中国军方运输机机组成员无法入境。跟机政工干部立即与派驻该国的大使馆和武官取得联系,寻求外交支援,经过多方协调,终于获得入境许可。
该师副师长王全胜感慨地说:“我们运输机部队‘飞出去’的航线上,处处能感受到生命线的力量。”
去年,该师提出“100%的政治干部跟班跟训,80%的师团政工领导和营连主官、60%的师团政治工作机关干部要经过大项战训任务和出国任务检验,两年内实现全员覆盖”目标。在空运协转、联演联训、军事比武等重大任务中,政工干部全程跟飞跟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师领导感慨地说:“可以想象,跟飞出国锤炼的是政工干部综合素质,而政工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又拓展了战训任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段江山、刘川、卢炳广摄影报道)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