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遵从统帅号令,我们在“战场”走过四季

2019-01-02 07:31:00  来源:中国军网  说两句  分享到:

  黄昏时分,该师一场合成营对抗演练打响,某合成营前沿攻击群向预定地域开进。 张日荣摄

  2018年12月22日,又到“冬至”。

  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松骨峰特功连”连长董全丰没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而是迎来了野营驻训的第353天。

  时光回溯到2018年1月3日,董全丰和战友们在中央军委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上,现场聆听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后,便以作战编组,全员全装蜿蜒向西,深入太行腹地,展开野外驻训……

  “全员全装战备出动时间再提前1小时、群众性练兵比武力争创破12个课目纪录、一半训练骨干通过专业等级认证……”自安营扎寨那一刻起,董全丰就召集全连训练骨干列出一份练兵目标清单,决定在反复摔打磨砺中,推动实战化水平不断攀升。

  走过春夏秋冬,历经严寒酷暑,黝黑的脸庞映衬着迷彩战车,时间的痕迹烙印在士兵面孔上,“超规格”的野营驻训考验着像董全丰一样的指战员们。从虎虎声势到凿凿胜势,他们严格落实主席训令,铸造起能打胜仗的钢筋铁骨。

  近日,解放军报记者探营该师驻训地,以点带面“解剖麻雀”,感受基层官兵落实统帅号令的强劲脉动。

  接受四季全天候环境考验

  前不久,易水之滨,一场合成营城市攻防战悄然打响。

  凭借战场态势实时感知、指挥控制高效快速的优势,红方4辆战车相互协同,强行突入城区。蓝方则依托城镇建筑物,据点反击。

  跃进、匍匐、突击,在装甲战车火力掩护和无人机的精确引导下,红方清残小组闻令出击。残垣断壁间,激光模拟对抗系统发出的红蓝烟幕此起彼伏……从年初开训到年尾考核,这样的对抗性训练对该师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战斗结束,合成营营长乔意成跳下战车,直奔训练场一隅的临时指挥所。说是“指挥所”,其实就是散落在训练场地上的几块石头,似“桌”似“凳”。

  “我们按照实战要求,形式主义的东西剔除了不少。”乔意成笑着说,少了以往开设固定指挥所的“高标准”,能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来研究训练。

  “习主席要求全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牢牢掌握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那适应全时域全天候战场环境是一道必须过去的坎儿。”乔意成深有感触地说,野外驻训这一年,住帐篷、打地铺,吃住全靠自我保障……春天的大风、夏季的炎热、秋季的温差、冬季的严寒,适应野外环境可不容易,“囧事”一件接着一件,驻训的每一天都是考验。

  6月中旬,深夜突降瓢泼大雨,因为未考虑夏季多雨的气候规律,宿营没有按照地势走向分散搭建帐篷,而是按照便于隐蔽的原则选择地势低洼处,结果雨水倒灌进帐篷,五连连长周田志和连队官兵从梦中惊醒,最后不得不坐着熬过“漫长”一夜。

  冬天的野外,最难的还是取暖问题。持续的低温一天就把不少人冻感冒了。不少官兵轻伤不下火线,继续铆在战位上。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装步协同战术课目示范才最终完成。

  “从最基本的宿营开始适应环境,转移时间一次比一次短。”严寒酷暑,磨砺着官兵们的意志,也锻造出了实打实的作战能力。周田志随口说出的一组数据,印证着由营区生活化向驻训实战化的转变:年初从营区机动至野外安营用了整整1天时间,11月份从一个驻训地域转移到另一地域仅用3个小时。

  夕阳西下,气温越来越低。“这会儿老乡们都要在温暖的屋里‘猫冬’了。”周田志笑着说。可官兵们却在寒风中展开了下一个课目的训练,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习主席开训号令就是练兵指向,驻训的每一天都是备战能力的拔节之时。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