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最美退役军人王启荣:守陵人用半生践行诺言

2018-12-01 11:20:00  来源:中国军网  说两句  分享到:

  那坡烈士陵园,坐落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县城北面的山岗上,几经修葺,如今绿树成荫,巍峨壮观。

  从山脚的陵园大门出发,377级石阶通往山顶的陵园广场,一座17.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在广场中央巍然挺立,两棵枝叶繁茂的木棉树高耸入云。

  木棉树,又称英雄树;木棉花,也叫英雄花。那坡百姓都说,那坡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

  守护着这座陵园的王启荣,也是人们眼中的英雄。2018年11月,王启荣被中央宣传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共同表彰为“最美退役军人”。

  守诺

  “假如谁在战场上‘光荣’了,活下来的人一定要去看他”

  61岁的那坡烈士陵园原园长王启荣已经退休,但记者这次找到他,还是在陵园里。“这么些年过去,如果一天不来陵园走一圈,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从山脚走上山顶陵园广场的这条路,王启荣已经走了36年。站在山顶极目望去,整个那坡山城尽收眼底,阳光跳跃在一朵朵木棉花瓣上,满目生机。

  “这棵木棉树,还是1980年冬天我们几个人从云南省富宁县拉回来的,那天还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几十年过去了,这棵树已经长的这么高了。”陪同记者参观时,王启荣指着陵园纪念碑右侧一棵高耸的木棉树回忆道。

  从入园起,王启荣已经在陵园铺下了近万块瓷砖,种下7000多棵木棉、松柏,为牺牲的战友们筑起一座座墓碑。陵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物,不仅镌刻着烈士们的鲜血和功绩,也记录着王启荣的峥嵘岁月。

  1979年的冬天,作为那坡县国防旧村民兵哨所的一名机枪手,入伍第二年王启荣就参加了那场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时隔近40年,他对当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一场总攻发起前,哨所的13名哨员挤在一起。大家互相承诺:“假如谁在战场上‘光荣’了,活下来的人一定要去看他。”

  激烈的战斗中,王启荣不幸负伤,右腿落下残疾,更不幸的是他的机枪副射手隆向东则在战斗中牺牲。

  1980年10月,退役后的王启荣在安置工作时,本可以要求去供销社、百货公司这样别人眼中的“好单位”,但他主动申请到刚刚开始筹建的那坡烈士陵园守陵。他忘不了此前去陵园拜祭战友时,看到修建之初的陵园里荒草丛生,杂乱无章。他告诉自己,牺牲的战友,绝不能安息在那样的环境里。

  从此,寒暑易节,木棉花谢了又开,草黄了又青。而王启荣在陵园里,一呆就是36年。

  建园

  “那些年先后有十几个人到陵园工作,只有老王一个人留了下来”

  其实,用“守”陵来形容王启荣最初的工作并不准确。陵园筹建初期,不通水电、杂草丛生的一座荒丘野岭就是陵园的全部,临时安葬着900多座英烈的坟墓。

  一片荒芜中,王启荣开始了陵园管护工作。更准确地说,是建园的工作。从烈士的安葬、归类、编号和文物管理,到土地平填、栽花种树等园容园貌整治,全都要靠人工劳作,最初几乎都是王启荣以一己之力完成。

  原本,王启荣是有几名同事的。那坡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叶光荣回忆,最初和王启荣一起到陵园工作的共有5个人,但因为工作艰苦繁重,收入微薄,加上守陵工作被当地百姓认为“不吉利”,连找对象都成了一件困难事,所以有人很快动摇了,最短的只在陵园呆了不到1个月。半年过去,除王启荣以外的4个人都离开了,“那些年先后有十几个人到陵园工作,只有老王一个人留了下来!”

  王启荣的亲友也劝他趁着年轻换个工作岗位,但他不为所动。为了让烈士有好的归宿,最困难时他曾一个人在山上连续工作4个月,吃住都在山上,白天干不完,夜里接着干,一点点挖土砌坟,种下花木,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1986年,王启荣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工作。从边区到省城,从职工到干部,当大家都以为捧着“金饭碗”的王启荣从此将过上体面的生活时,1989年王启荣再次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主动向组织要求回那坡烈士陵园继续守陵。

  “那份感情实在是割舍不下。”王启荣回忆,在南宁工作的日子里,他总感觉生活中缺了什么似的。只有想到牺牲的战友时,他心里才踏实了。

  1989年,王启荣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重回那坡。这一次回来,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寻亲

  “支撑我守在这的,除了对战友的承诺,就是让所有烈士都能与家人团聚”

  作为广西边境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那坡烈士陵园如今安葬着不同籍贯的952名烈士。

  每年清明时节,木棉花开正艳,也是王启荣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有时一天要接待7、8批前来祭扫的烈属。由于那坡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遥路远,交通不便,还有不少烈士家属无法每年都前来拜祭,就拜托王启荣祭扫。王启荣留意到,有些烈士亲属一直没有来过,也没有亲属和他联系,他猜想,可能是这些烈士家属并不知道烈士安葬在这里。当年战争结束后,受条件限制,有些烈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只写了牺牲地点,却没有注明安葬地点。

  此后,王启荣踏上了漫长的为烈士寻亲路。为了扩大烈士家属的寻找范围,他加入了许多老兵微信群、QQ群,发布寻亲信息,发动老兵一起寻找。截至2017年,他成功找到了所有“失联”的烈士家属。

  2016年,在王启荣的帮助下,江西籍烈士谢国桥83岁的母亲冯月娥,第一次来到那坡烈士陵园祭奠儿子。“儿子啊,妈妈对不起你啊,37年丢你一个人在这!”在儿子的墓前,这位耄耋老人失声痛哭。

  那一幕,让王启荣深受触动,“这么多年支撑我守在这的,除了对战友的承诺,就是让所有烈士都能与家人团聚。”

  铭记

  “英雄为国家献出生命,他们的事迹不能被遗忘”

  那坡烈士陵园1980年建园后,进行过两次修葺,每一次都要进行烈士身份核对和资料整理。王启荣发现,陵园仅留有部分战斗英雄、一等功臣的照片等不系统的零散信息。他给自己安排了一项新的任务:整理好所有烈士的资料,给他们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王启荣开始在那坡县人武部、民政局、档案局等部门间来回奔走,搜集烈士生平、照片和遗物,遇到不能确定的信息就通过战友向参战老兵们了解。

  经过多年努力,王启荣已经整理了936名烈士的详细资料,并将烈士墓地按籍贯编排成5个区域,完善了陵园的信息库。如今,只要说出名字,他就能准确指出烈士墓碑的位置,说出烈士的事迹。

  在那坡烈士陵园纪念馆内,记者见到了一面由460名牺牲烈士生前照片组成的照片墙。460幅照片中,有146幅是近几年王启荣从全国各地烈士家属处搜集到的。王启荣说,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将埋葬在陵园的952名烈士的照片全部集齐,让战友们通过这种方式在这里“团圆”。

  在陵园工作这些年,王启荣最欣慰的就是眼看着昔日的一片荒野变成了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陵园祭扫的人络绎不绝。在看守陵园的同时,王启荣也为前来拜祭的人们当起义务讲解员。“英雄为国家献出生命,他们的事迹不能被遗忘。”王启荣觉得,他从事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守陵工作,更承载着一代代人对英雄的缅怀和敬仰。

  离开陵园时,王启荣回身,向高耸的烈士纪念碑敬了一个军礼。

  “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守下去!”王启荣说。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