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19:25:00 来源:新华社 说两句 分享到:
原标题:作战保障,地方专业力量撑起半壁江山——南部战区空军在实兵演习中探索军地联合保障模式
10月下旬,一场海空联合攻防作战演习在南方某地域打响,“红蓝绿”三方围绕争夺制空权展开激烈较量,代号为“驰援”的后装保障实兵行动同步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由南部战区空军保障部抽组的13支后装保障分队中,首次配属了6支地方专业力量,与海军、联勤保障力量统一编组,展开实战化、体系化练兵,探索军地联合保障新模式。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精准调度社会优势资源
眼看就要到达部署地域,航材应急支援保障分队的油封车却意外熄火,分队自身无法排除故障,指挥员向前方指挥所发出支援请求。距离最近的“东风”服务站闻令而动,从出发到故障排除,前后用时不到20分钟。
“我们依托沿途地方汽修厂建立了16个核心服务站,确保每百公里路程上都有各类通用车型的专业修理技师和支援抢修车进行保障。”战区空军地面装备处领导介绍,运用地方专业力量保障,远程机动时不再担心车辆“趴窝”。
记者了解到,多支后装保障分队从不同方向向部署地域机动,地方专业力量为部队提供高效支援的情况比比皆是:桥梁架设公司紧急架设公路钢桥,确保物资运输分队顺利通行;物流公司提供个性化运输方案,不仅保证人员装备同时到达,还为部队航材发付提供临时中转站和配送服务;军粮供应部在部队途中休息点和进驻后的第一餐为官兵提供热食、饮用水……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后装保障要又快又好,仅依靠军队自身力量还远远不够,部队缺什么就依托社会优势资源补什么,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这样可以让作战官兵从‘柴米油盐’中解脱出来,一门心思谋打仗。”战区空军保障指挥中心领导告诉记者,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服务保障功能不断增强,很多社会专业力量已能满足部队保障需求。
近年来,南部战区空军保障部通过不断勘察地域情况和摸排信息,精准掌握了交通设施、机场码头、油料供应、物流仓储等一大批地方优质保障资源。他们建立了完备的数据库,并与参与保障的社会单位建立了沟通协调和应急响应机制,做到精准调度、精准使用。
瞄准短板,专攻精练
军地保障要素深度磨合
各支后装保障分队在预定地域集结后,配属的地方专业力量展开临战训练。
某航空兵旅副旅长王晓东因高强度训练导致腰椎疾病复发,野战救护分队人员利用功能性动作测试,对脊柱健康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和评估。经过理疗与纠正性训练,王晓东疼痛感明显减轻,很快便重回战位。
这支野战救护分队由战区空军所属医院、联勤医院医护人员及11名地方医院专家组成。分队指挥员陈曦介绍,这些专家的诊疗技术水平很高,但野战条件下的救护程序和方法与专家在医院接诊时有很大不同,他们对此展开针对性训练,提升军地医护人员协同配合和野战救护能力。
地方配属人员还与部队官兵在任务中“磨合”。临战训练没过几天,指挥部下达命令,要求部分后装保障分队推进至某海岛机场,与海军航空兵部队展开联训。相关分队在前运物资时,借助地方运输公司的平板车装载大型机械装备,协调地方大型客货滚装船实施人装跨海投送。
南部战区空军保障部战勤计划处领导介绍,在这次临战训练中,他们带动全系统、全要素保障力量开展全方位研练,规范组织程序、指挥协调、训练考评等内容,有效提升了军地联合保障力量战场适应和跨区域协同能力。
嵌入编组,融为一体
任务部队实施统一指挥
10月30日,机场上空传来一阵防空警报声,实战对抗拉开序幕。配属“红军”机场的飞机抢修分队率先接到敌情通报:机场遭“蓝军”袭击,多架战机受损。分队指挥员吴淼祥接到抢修命令后,立即带领军地联合抢修组驾车携装直奔外场。在受损战机前,某航空兵旅3名飞机维修人员与某地方工厂8名技术人员分工协作、排查抢修。一小时后,受损战机修复正常,准时起飞迎战“蓝军”。
在这次实兵行动中,南部战区空军保障部将技术力量雄厚、合作关系顺畅的地方专业力量,嵌入部队后装分队,组成保障联合体,统一接受任务部队指挥,达到快速保障、灵活保障的目的。
此次联合对抗演习跨昼夜进行,高强度的应急支援保障一直持续到深夜。配属“红蓝绿”三方的阵地抢建、装备抢修军地混编保障分队,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卡壳”情况,严格按照实战要求和作战流程完成保障任务。
南部战区空军保障部领导告诉记者,除了理顺战时指挥关系,他们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对接机制,实行军地契约化管理和常态化运转。军地协商制定应急支援保障方案,明确应急应战响应征用办法,规范物资筹措和经济补偿机制,有效解除了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后顾之忧,确保军地联合保障运行在良性轨道上。(胡天华、李佳宝、熊华明)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