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 14:47:00 来源:《军事纪实》微信公众号 说两句 分享到:
只有8天时间。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林俊德加速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读秒人生”,他放弃用手术延长寿命,选择与死神争分夺秒,1天,2天……一直拼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林俊德说,这一辈子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国家搞核试验。那么,在罗布泊那片神秘之地,他都做了什么呢?
1960年10月1日,林俊德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书籍,一头挑着简单的行李,投身中国核试验事业。
1964年10月16日,张爱萍将军依据他测得的冲击波数据,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01年12月,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依然殚精竭虑奋战在国防科研试验第一线。
2012年5月31日,他在病房里9次要求下床工作,在电脑上连续整理科研资料近3个小时,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后,溘然长逝,享年75岁。
林俊德做核试验,
一辈子鲜为人知。
他的突然离世,
却像一次核爆,
穿透了中华儿女的心。
“一个人的成功,
一靠机遇,二靠发狂。
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工作,
效率就会特别高,
看似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靠着这种“发狂”,
一代代像林俊德这样的人们才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大当量氢弹核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而美国是7年4个月,苏联是4年,法国是8年6个月。
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标。
如今,中国首次核试验的蘑菇云已经远远逝去,
但为核试验奉献一生的革命烈士,
却在这片茫茫的戈壁大漠里化为永恒。
这是一座特别的“军阵”,
北依巍巍红山,南邻盈盈博湖。
这里没有战马嘶鸣,金戈铁马,
只有肃穆寂静,
走过这里的人们也都脚步轻轻。
就是在这里,
300多位英灵安详长眠着,
他们和林俊德院士一样,
用一生的热血,铸就了中国的脊梁;
用博大的智慧,打造了和平之盾。
当年,
他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今天,
他们在和平的暖阳里,
依旧深情遥望着祖国的壮美山川。
让我们记住那个年代,
记住长眠在这里的人们!
为中国核试验事业献身的英烈们
永垂不朽!
致敬中国英雄!
责编:李建峰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