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16:5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如果说海岛的根是扎在海里,那么战士们的根则是扎在岛上。”9月20日,“走进热血边关”网络媒体国防行采访团走进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机步连,在这里,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有铁血军魂,更多的是这些戍岛官兵以岛为家的忠贞誓言!
“岛是我的家,党是我的妈,我听党的话,我爱我的家。”这首诞生于半个多世纪前、充满真挚情感的小诗,被这里的官兵评为“最美海岛诗词”。走进连队营区,绿树成荫,道路宽敞,空气中弥漫的皆是大海的气息。“在很多人的眼中,岛是美丽的,但就像歌中所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海岛真正的模样,也许只有我们这些戍岛官兵最有发言权。”听完马跃先的话,记者突然有种亲切感。
“我的老家在大连,说起来咱俩还是老乡。”17岁那年,马跃先进入军校学习,毕业之后来到烟台,那时候,他只有21岁。如今十年过去了,现在的马跃先已成为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营的教导员。
“记得刚到部队的头一年,气血方刚,年少轻狂,总想着要体验更加艰苦的基层生活,正巧当时部队要负责北隍城岛上的阵地执勤任务,自己几乎想都没想就毅然地接受了。”马跃先说,从蓬莱出发到北隍城岛大约7个小时的航程,当时海上的风浪很大,所乘的船只是一路摇晃过去的,到了岛上,自己几乎难以站立。而当他环视四周,马跃先的心中瞬间浮现出四个字——“满目疮痍”。
“当时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所需的给养基本都是靠过往船只来运送,碰到恶劣的天气,还会时不时断粮。”马跃先回忆,从自己值守的阵地到岛上的营区,往返一个来回需要走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记得自己口渴难耐的时候,喝的不是水而是米汤,苦涩的咸味中掺杂着淡淡的鱼腥,那味道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戍守海岛,并没有马跃先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曾经有好几次想过要放弃,希望有机会的话能离开这里”,但北隍城岛上的一位老班长让他最终改变了想法。“我当时只需要在岛上执勤15天,而他却在那里一待就是12年。”马跃先告诉记者,那位老班长的父亲直到临终时,都没能见到儿子的最后一面,至于原因,只是因为恶劣的天气让回家的船无法靠岸……
军人职责大如天,而身为他们的亲眷,自然也懂得这样的道理。“不知你有没有看过之前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叫《父母爱情》。妻子登岛,与戍守海岛的丈夫团圆,这样的故事也许会让听者伤心,闻者落泪,而类似的场面在我们的部队中却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常便饭,每个人身边都有太多这样的例子。”马跃先说,与妻子举办婚礼那天,自己曾当着所有亲友的面对爱人讲了一句话,“做一名嫂子很简单,但做一名军嫂却很难。”从妻子怀孕到现在六个月的时间,马跃先只陪她做过一次孕检。“也许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爸爸,但为了祖国的海防,我更愿意做一个好兵。”
“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这是一代代海防官兵用忠诚和热血凝练而成的“老海岛精神”。不论何时,它都是这片海域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新一代守岛官兵拼搏进取、再立新功。
来到操练场上,连队的士兵们正在进行日常的课目展示,在人群中,记者看到了他,一名90后守岛“老兵”。
他叫张法通,今年21岁,是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机步连的一名普通战士。别看人家年纪小,却已经拥有四年的兵龄。“刚才有很多采访团成员在拍摄你的画面,有没有觉得紧张?”听到记者的问题,张法通笑了笑,“没有,因为我没在看你们,目视前方就好。”
回忆起刚到连队的生活,张法通告诉记者,开始还是有诸多的不适应,日常训练比较紧张,想家可能是每天的“必修课”。但很快,张法通就爱上了这里。“战友们对我都很好,大家亲如兄弟,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这时,记者注意到他怀里的那把枪,“它有多重啊?”“7斤多,不算很重。”张法通说,平常训练时间在八小时,有时候为了提高自己,也会进行加练。
“休息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基本上就是去阅览室看看书,或者跟战友们一起打打篮球,偶尔周末放假可以使用手机,也会跟家里视频,再就是‘吃鸡’。”说到这里,张法通严肃的表情里流露出了笑容。“每年有几次探亲假?”面对这个问题,记者注意到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我们每年有一次探亲假,大约20天,不过这四年里我只回去过一次”,张法通说,每到节假日,都是连队官兵最忙碌的时候,父母也理解,“舍小家顾大家嘛。”
“大海真的很神奇,它不但能净化水源,更能净化人们的心灵。”张法通说,自己想家的时候,就会在海边坐坐,朝着家的方向远眺,“说不定,爸妈也在远方看着我。”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出来的第一代海防官兵,面对没有道路、没有营房、甚至没有淡水的自然环境,他们爬高山、攀陡坡,用人抬、用肩扛,一步一步、一砖一瓦,以“人脱一层皮,岛披一层钢”的劲头建起了海上堡垒、钢铁海防。如今,新时代的守岛人,正像老前辈那样,不断弘扬“老海岛精神”,用忠诚熔铸海岛魂,用精武托举强军梦,用青春书写时代新篇章!(尹赛楠)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