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10:45:0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说两句 分享到:
17棵青松背后,蕴藏着17位红军战士的悲壮故事。青松郁郁葱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革命征程上。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正是在这种生死存亡的考验中凝聚而成的。
17棵青松的见证
■刘波
当地村民为青松上的烈士姓名描红。作者提供
从江西瑞金市区驱车沿319国道东行约15公里左右,有一个叫华屋的地方。华屋地处赣南闽西交界处,因整个村庄都姓华,故称华屋。华屋地方不大,但风景秀美,村庄后山上数以万计的松树郁郁葱葱,赏心悦目。
松林之间,有17棵松树备受瞩目。
一
这是一段悲壮往事。上世纪30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华屋的43户群众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这17位红军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大家商量,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他们还作出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在赣南人看来,松树代表着万古长青与坚贞不屈。17位红军战士深知,参加革命就意味着牺牲,栽下这些松树,就是要坚信:“青松常在,革命必胜!”无论自己能否活着回来,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定会见证胜利;即使牺牲了,苍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会替自己守护家园、荫泽后人。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文书的华质彬,是17位红军战士中年纪最大的。离开家的这一天,天降大雨。临别之际,他再三叮嘱妻子照看好孩子。随后,戴上斗笠、穿上蓑衣,箭步走出家门。看到爸爸要远行,9岁的儿子华丕恢追出门外,大声哭喊着要和爸爸一起走。听到儿子的喊声,华质彬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快脚步消失在滂沱大雨之中。华丕恢不曾想到,这次别离,竟然成为他与父亲的生死诀别。父亲身着斗笠、冒雨前行的背影,永远地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这一年,17位红军战士中,最年长的39岁,年龄最小的华崇宜仅15岁。
青松依然在,未见儿郎归。80多年来,17棵青松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当初栽种它们的红军战士,却杳无音讯、一去不返。朝思夜盼的华屋人,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些亲人都先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或许牺牲在了湘江、或许躺卧在了雪山、或许长眠在了草地……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