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如何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各地“招”数多多

2018-04-11 10:20:0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说两句  分享到:

  军事设施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履行使命的依托,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支撑。保护军事设施,事关国家安危,事关人民福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推进,军事设施保护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军事设施保护和经济社会建设的统筹协调需要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区域的界定和标准,军事设施保护范围等需进一步明确、规范;军事设施现有保护措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需要从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等等。近年来,浙江省军区结合区域实际,不断更新思维理念,推出创新举措办法,让军事设施保护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

  三月下旬,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武部工作人员到下陈岛勘察军事设施保护情况。项潇潇摄

  日子越好越要加强军事设施保护

  舟山市多部门攥指成拳——

  军事设施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评

  春节过后,舟山市多家媒体就来到舟山警备区,与机关对接开展军事设施保护宣传周相关事宜,分析研究具体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

  舟山群岛地处长江入海咽喉,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堡垒和防护屏障。自军事设施保护法颁布以来,舟山警备区已经连续3年牵头组织军事设施保护宣传周活动。

  然而,几年前可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该市成立了由驻军部队、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10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人员难召集、任务难分摊、职责难落实的问题。

  该市领导坦言,过去由于有的成员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国防是国防,经济是经济”“军队是军队,地方是地方”的思维定势,对该履行的分内职责表态声音响亮,落实悄无声息,致使军事设施保护陷入军方唱“独角戏”的窘境。

  为敦促军地攥指成拳凝成保护军事设施的合力,警备区结合贯彻落实军事设施保护法,协调地方政府出台文件,明确将军事设施保护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评。

  不挑军事设施保护的担子,就得挨绩效考评的板子,倒逼地方各级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投入。近3年来,舟山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先后10余次召开联席对接会议,严格落实市每年、县每半年、乡镇每季度普查军事设施的制度,连年开展军事设施保护宣传周活动,普查军事设施,拍摄收集各类信息69000余条。

  这样的有力举措在舟山破土,旋即在全省蔓延发芽。各军分区(警备区)根据辖区实际,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法规,细化军事设施保护军地责任,明确奖惩措施,有的把军事设施保护作为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将其作为单位和个人工作绩效考评硬杠杠,有的把其作为评选双拥模范城(县)首条标准,让地方各级在军事设施保护上没有松懈的余地。

  台州市强化国防工程改造——

  紧跟备战需求扩能升级老旧设施

  “作战对手在变,作战样式在变,如果只是保守僵化地守护着老旧的水泥疙瘩,终究难为打赢现代战争提供可靠的依托。”台州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领导与记者交谈时,言语间无不透露出对做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深邃思考。

  头门岛地处台州沿岸沿海的几何中心,为所属椒江区出海的第一个岛屿。为发展海洋经济,几年前,台州市计划在头门岛建一个深水港口。军分区审阅建设方案时却发现,规划涉及的区域有军事设施。

  一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一边是长满青苔老化斑驳的水泥工事,该如何寻找最大公约数?军分区党委几经研究决定,根据作战需求定存舍。

  他们请来院校专家、驻军部队代表和上级作战部门领导,共同研究老旧军事设施的作战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布设密集、构造简单、功能单一的传统工事难以满足未来战争的防卫作战需求。最后,他们决定以军事需求为主、兼顾港口建设需要,报废一批掩体碉堡,同时对岛上的坑道进行扩建拓展。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城市扩建、新区规划等项目陆续上马开工,海防沿线的土地被广泛开发利用,这让不少过去偏居一隅的国防工程成为大众的近邻。在区域经济建设与军事设施保护交集出的矛盾越来越多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找到两全齐美的解决之道,让两驾马车并驾齐驱?这是摆在军地各级面前的“时代问号”。

  浙江沿海各军分区探索求解之道时看到,海岛上的工程工事大多是根据过去“枪对枪、炮对炮”作战模式修建的,如果只是保守地守摊子,难以跟上现代战争的需求。必须把眼光瞄准战场前沿来保护军事设施,让军事设施功能拓展与强军步伐同频共振。

  为使老旧军事设施焕发全新生命力,借地方经济开发的契机,沿海各军分区对海防前线部分观察哨、碉堡作了修缮完备,对坑道、涵洞等进行了升级改造。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求目前在建和规划的跨海大桥、高铁工程、深水海港等,均兼顾战时防空需求;市内高速公路、山体隧道、港口码头等,均考虑战时过境机动部队应急避险要求;钢铁、信息、医疗器械等大中型企业,均落实国防储备措施;城区重点高层建筑、地下商贸城等,均预留军事接口,兼顾军民两用,较好地满足国防需求。

  一江山岛旧战场焕发新容光——

  修复军事设施拓展国防教育课堂

  一江山岛是辽阔东海之中一个面积仅1.24平方公里的小岛,半个多世纪前发生的一江山岛战役,给这座小岛赋予了别样的历史意义和军事价值。

  1955年1月,我军对据守在此的台湾国民党军发起了进攻作战,这是我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硝烟散尽,岛上留下了纵横坑道、密集碉堡。

  时光荏苒,一个甲子的时光悄然而逝。在小岛远离陆地、近年来无常住居民的现实情况下,这个承载特殊意义的岛上军事设施如何保护?记者踏上小岛深入探访。

  当记者赶到台州市椒江区一码头时,与预想的荒凉景象不同,这里熙熙攘攘好不热闹。2014年年初,面对岛上的居民逐渐搬离、岛上的工事工程被野生灌木杂草遮挡掩蔽的情况,军地联合对一江山岛军事设施的修复工程按下启动键。“不能让具有特殊意义的军事设施闲置蒙尘,而应让更多的人走近它了解它。”军地首次开会探讨研究定下这样的主基调:既要恢复军事设施“容颜”,发挥其服务作战的军事价值,又要让其焕发“容光”,发挥国防教育的现实课堂功能。

  登上小岛,昂然屹立在广场上的三棱纪念碑映入眼帘。环岛而行,只见数公里长的战壕、近百个碉堡修复如初。为了让远去的硝烟味唤醒今人的嗅觉,让更多的人登上小岛走进那段历史,增强居安思危意识,在保护修复岛上军事设施的同时,他们向部队申请到退役的飞机坦克等装备,并吸引地方企业建成了由战役史料馆、影视馆、战斗体验区等组成的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既可以在这里了解历史,也可以在旧战场以真人对抗方式体验联合作战。

  修复后的军事设施为国防教育释能增效,不少党政机关、中小学校、企业单位组织人员来到岛上,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走到留有弹痕的碉堡前缅怀英烈。市里还专门开通红色旅游专线,每天上岛人数在200人左右,有效拓宽了国防教育的覆盖面。

  近两年,浙江沿海多地借鉴一江山岛军事设施保护的做法,将军事设施修复、史料挖掘宣传等工作同步开展,在军事设施保护中拓展国防教育课堂,并将相关保护军事设施的资料史料呈现在群众面前,唤醒大家保护军事设施意识的同时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让军事设施保护跟上时代步伐

  ■哲金浦 巩 昊

  军事设施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履行使命的依托,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替、战争模式的演进,对军事设施的保护必须搭乘时代的航船,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效契合新时代强军实践的新要求。

  军事设施保护是项船随水流的动态工作。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军事设施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个人开山取石、盗铜卖铁等直接破坏国防工程的行为;当前经济高速腾飞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与军事设施在地域、水域、空域、电磁频谱利用方面发生交集的问题增多。由此可见,军事设施保护必须紧紧锁定时代问题施策用力,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服务战争的作用。

  恩格斯曾指出:“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造成一个新的力量。”推进军事设施保护必须实现组织力量从军队唱“独角戏”向军地联手“一盘棋”的转变,要引导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清醒地认识到军事设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护佑中华儿女幸福生活的钢铁长城,从而扭转军队单边推动的局面,防止地方相关单位“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很无力”的消极现象,确保军地凝心聚力做好这项工作。

  军事设施保护法中明确“国家统筹兼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军事设施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设施保护相协调”,这就要求地方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考虑军事设施保护的要求,确保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而军队在组织军事设施建设和保护时,也应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在处理两者交集问题时要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宽广胸襟,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体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走出为行业、部门、单位利益思考的“小我基点”,自觉摒弃“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狭隘观念,把思维起点抬升到国家发展和军队强大的高度,寻找经济利益与国防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确保双向获益。

  从摩托化到信息化、从单一兵种作战到诸军兵种立体联合作战,从以壕沟碉堡作为掩藏保护,到以侦察情报、导航定位、气象水文和通信保障枢纽为支撑,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强军备战稳步推进,军事设施种类数量在增加、科技含量在提升,军事设施保护的重点也应由过去防止人为破坏、对破损设施的修复修补上,转向而今防止资源被侵占、破解军地交集的矛盾问题上。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军事设施保护要跟上强军步伐,必须随势而为、因时而变,切实抓住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拿出新举措,运用大数据资源掌握实时情况,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防控,让军事设施成为打赢现代战争的防护之盾。

  健全完善军民共管制度

  ■时 庆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罗正然

  3月中旬以来,浙江省嘉兴市民兵整组工作在各区县陆续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在今年的整组中增加了军事设施保护法辅导授课,还与所有基干民兵签订了军警民联合保护军事设施责任书。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将民兵纳进军事设施保护队伍,是军地联手编紧织密军事设施保护网的有力举措。

  嘉兴市军事设施既有沿海岸边的各种碉堡,也有军用机场和军用无线电设施。前些年,在城镇化建设、新区开发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军事设施险遭破坏的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利用无人机摄影摄像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新爱好,在军事管理区附近高空拍摄的事情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管理手臂不够长、前端触角反应不够灵敏的问题,嘉兴市依据军事设施保护法相关要求,探索完善军事设施保护军民共管制度,军地共同组织军事设施保护执法检查。在镇(街道),他们成立由基层武装部牵头的军民共管小组,组建专武干部和民兵营(连)长为骨干、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军事设施管护队伍,并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管护机制,形成地方党委主导、军事机关主责、人民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2016年,某港区规划新增基建项目,给军事设施和国防工程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主动与规划部门协商,在保持总体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调整了规划,较好地避开了军事设施。

  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实施初期,也出现了效率低等问题。对此,他们组织军事设施保护各成员单位实地考察评估军事设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历史现状、地方发展需要和军事设施保护要求,归类登记,制定一物一案的保护需求和处理意见,使军事设施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军地携手联防,如同铁壁铜墙。近两年,该市解决了多年遗留的10多处军事设施遭破坏侵占问题,还投入资金对相关军事设施进行修缮、改造并加以伪装保护。

  常态开展全民普法宣传

  ■汤格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罗正然

  与街道社区协调选址,跑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经过舟山市定海区人武部干部职工的几天忙碌,3月中旬,军事设施保护法宣传栏终于在该区文化广场上立了起来。

  定海区驻军单位多,军事设施点多面广。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地方修路建桥等工程项目增多,有的危及军事设施的安全,甚至有个别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驱使,未经报批私自施工造成军事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2014年,定海区以新修订的军事设施保护法颁布为契机,常态开展军事设施保护全民普法宣传,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户外传媒、手机短信和政府信息网“五位一体”宣传模式。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和宣传标语;在露天广场、购物中心、公交站台、客运码头等地点,通过公共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片;在电视报刊等媒体开设军事设施保护专栏和板块;并采取短信群发方式,向公众宣传军事设施保护法相关内容,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增强保护军事设施的自觉性。

  据该区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统计,近年来,军地已发放7类5000余本宣传手册、5种6000余份宣传物品和4万余条宣传短信,网络知识竞赛参加人数达4000多人次,城区5条公交线路、7类527个营业网点、139块LED宣传平台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营造出“人人关心国防建设、人人维护军事设施”的浓厚氛围。

  思想越深入,行动越自觉。经过持续有力的宣传,驻地群众保护军事设施的意识不断提高。开年至今,就先后有50多名群众前来咨询相关政策法规,有13处建筑设施调整了基建方案,有效保护了军事设施安全。

  

责编:李晓波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