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 10:29:0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说两句 分享到:
第83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营长翟海洋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人员定岗定位方案》。这份方案,翟海洋看得很重。
整个方案只有寥寥5页纸,不足两千字,外加4个表格,将几十个专业数百名官兵的岗位战位编配涵盖在内。
虽然只是几页纸,但每页都是沉甸甸的。为这个方案,旅机关和合成营的干部忙活了两个多月,会议开了十几次,方案回炉好几回,先在单个装备上对号入座,又跑到野外试训论证。
回想起方案“出炉”的过程,“翟海洋们”百感交集:合成营作为新生事物,定岗定位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定岗定位:“一波三折”有门道
——关于第83集团军某旅合成营人员编配的新闻调查
合成营山地进攻战斗中,陆空协同火力打击。徐水桃 摄
装备换了专业变了怎么定岗——
“变点”之中挖潜增效找出路
接到合成营营长的任命后,翟海洋对于定岗定位,原本没放在心上。
翟海洋的自信是有原因的:他所在的合成一营由一个装步营和两个坦克营合并组建,人数上超编近20%,营里住宿已拥挤不堪,巴不得往外清人,定岗定位哪会有问题?
然而,到任后翟海洋碰到的情况却让他始料未及。
首先,装备变了。全营近一半的官兵要操作新装备,有的战士对于新装备闻所未闻。
其次,人员不熟悉。合成营吸收了以前三个营的官兵,他和教导员史彦东对于官兵的专业、能力等方面情况都不熟悉。如何把合适的人定在合适的岗位上,两人心里都没谱。
再有,专业涉及广。改革调整后,全营涉及几十个专业,是过去的两倍多,有的一岗多责,要求官兵必须一专多能,还有的稀缺专业,之前都没听说过。
“人员不熟悉,就先考一把摸摸底。”翟海洋和教导员史彦东一商量,不声不响间,利用一个星期将全营几十个专业考核了一遍。史彦东还组织营里的几个参谋,对所有训练骨干的专业能力、培训经历、参加演习情况、留队意愿等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
考核的同时,营里的其他几个干部也没闲着。他们借阅相关资料,抓紧学习,深入了解研究合成营作战编制等相关知识。半个月后,一份《全营官兵专业训练摸底表》出炉,为定岗定位提供参照。但不管怎么扒拉,人员与装备和专业的对口率还不到一半。
等,不是个办法。号令紧催征急,挖潜增效找出路。营里大刀阔斧展开如下动作——
热门专业多人共训。训练骨干比较宽裕的专业,他们采取竞争上岗的形式,进行定岗定位。以驾驶员和装甲车载员为例,全营合编后,驾驶员超编近100%,载员超编20%。他们对全营的驾驶员能力水平进行排序,让能力素质好的部分驾驶员担任第一岗位的驾驶员,另一部分驾驶员当“替补”。
兼职专业重点定岗。合成营编制下发后,翟海洋发现,上面的专业五花八门,不少专业都是兼职岗位,有卫生员兼驾驶员,有炊事员兼驾驶员。这些专业由谁担任,翟海洋和营里的几个参谋思来想去,确立了一个原则“易学易训的专业为不好学不好训的专业让路”。下士小刘原本是卫生员,小李是驾驶员,都很优秀。营里考虑到,卫生员培训周期长,因此就把小刘定到卫生员兼驾驶员的岗位上,既能发挥卫生员专长,更能在短时间内学好驾驶技能。
同类专业直接上岗。他们营由三个营合并组建,翟海洋发现,通用专业人才很多。对这些专业,直接定岗。
相近专业培训转岗。史彦东发现,装备变了,但大都是变了型号,原理和操作没有改变,岗位职能也没有改变。他们把这些专业的人员集中起来,由新装备骨干对其进行短期培训。
新生专业顶岗加练。最让翟海洋犯难的,是新生专业没有骨干。“没有人才,那就从现在开始训起。”以卫星通信手为例,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全营没有现成的人才。他们通过摸底发现,卫星通信手与电台报话专业较为相近,他们就从全营报话专业中挑选优秀骨干充实到这个岗位。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