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07:49:00 来源:解放军报 说两句 分享到:
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自2001年4月27日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10次走出国门参与人道主义救援,在陌生国度的废墟之上与生命和时间赛跑。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报道的主角就是他们,然而报道重点却不是他们如何开展救援的,而是他们如何和“洋记者”打交道。敬请关注!
世界媒体眼中的“中国救援”
2017年6月2日,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从模拟废墟训练场训练归来,短暂休息。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自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10次走出国门参与人道主义救援,一举一动都在接受着世界媒体的审视。陶磊摄
出北京主城区一路向西北,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部队营区,驻扎着一支足迹踏遍世界、声名享誉世界的部队——中国国际救援队。
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自2001年4月27日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10次走出国门参与人道主义救援,在陌生国度的废墟之上与生命和时间赛跑。
在这里当兵从军,是一件特累但是特过瘾的事。官兵不仅身怀绝技,而且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应对外国媒体这件在其他部队眼中的“稀罕事”,对这里的官兵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我们橘红色队服上印着‘中国救援’,这太‘吸睛’了,走到哪儿都有外国记者的‘长枪短炮’,时不时就有带有奇怪台标的话筒伸到面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庄乾江说。
前几年,一部名为《转角遇见爱》的都市剧很流行。对于中国国际救援队官兵来说,他们这些年与世界媒体互动的一个个细节,足以构成一部大剧——“转角遇见‘洋记者’”。
形象无小事
在国际救援队,一连连长陶宗鹏有个无人不知的绰号:“拼命三郎”。但只要跟外国媒体打交道,这位拼命三郎就会表现出他细腻周全的一面。
2015年尼泊尔救援,是陶宗鹏第一次担任营救分队长执行任务。那天,先遣分队在废墟下发现压埋近30小时的幸存者。灾区突降暴雨,余震频繁袭来,他来不及穿上雨衣,顾不得余震危险,带领分队奔赴救援现场。
不成想,尽管还在下雨,但BBC、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记者早就等在那里了,废墟旁到处都是三脚架、摄像机。行动前,陶宗鹏喊住了队员,开了动员会:“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一定要注意细节,不要让外媒记者看笑话。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施救。”
经过34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被困62个小时的幸存者被成功营救。这些瞬间,以及在这些瞬间中担当主角的中国军人,完整地进入了国际媒体的报道之中。
形象无小事——这个“铁律”是一代代队员传下来的。
王念法清晰记得,第一次出国执行任务前培训时的情景。
培训课上,有专家提醒,国际救援可不单纯是走出国门“学雷锋”,还是国力的竞赛、形象的展示以及对政治素质的考验。“听课的时候感觉有些夸张,可等一下飞机,迎面看见各国媒体的‘长枪短炮’,一下子就全明白了。”王念法说。
作为第一代国际救援队队员,王念法这次“开窍”,发生在2003年5月22日——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震灾区闪亮登场的时刻。
灾情发生地,总是媒体聚集区。初登世界舞台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官兵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抢险救灾的技战术我们在国内练了两年,心里有底;可怎样跟异国媒体打交道,这个之前没有想到的新情况,一下子成了心里一块石头。” 王念法说。
棘手的情况很快就来了。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发生了7.0级大地震。在接到救援请求之后,国际救援队紧急出动38人,奔赴巴姆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包括我国台湾地区救援队在内的十几支救援队伍也抵达灾区。安营扎寨已毕,正在准备开工,救援队队员陈剑往不远处的台湾救援队营区偶一张望,竟然发现一面青天白日旗升了起来。与此同时,不少外国记者也向这面旗帜聚拢过去,有的把摄像机都架好了。
急!陈剑放下手上的工具,转身就把情况向领队作了汇报。随后,救援队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了具体情况,给我驻伊朗大使馆与联合国现场协调联络中心的交涉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联合国官员要求下,台湾救援队最后撤下了青天白日旗,挂起了救援队队旗。
这样的“接触”“过招”多了以后,救援队官兵逐渐体会到,直面媒体的高度聚焦,就是自己执行任务的常态,因此需要把政治敏感和思想重视表现为细节上的讲究和专业。逐渐地,一些基础性、制度性的工作开始提上日程。国家地震局专家和老队员们一道总结,把遇见媒体来访时的处置流程、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方法等,形成规范。
从此,每次出国救援前,每名救援队员都会拿到一本应对媒体手册。老队员现身说法,把手册里一条条干货背后的“故事”分享出来。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