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 08:32:00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说两句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迅速,凭借稳定的技术性能和优异的实战表现,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总体总装厂,是国内主要生产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军工企业之一。跟着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一起走访这座军工厂,探寻新型防空导弹一飞冲天背后不为人知的研制历程。
“利剑”出鞘 一“剑”封喉
——看一家有态度的企业如何打造共和国防空导弹
造中国最好的单兵防空导弹
2002年8月的一天,车臣地区,起飞不久的俄罗斯米-26直升机成了活靶子,被武装分子发射的一枚导弹突然命中,坠毁后迅速变成巨大的火球,120多名俄军士兵丧生。这枚威力巨大的导弹,正是SA-7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多场局部战争表明,集体积小、重量轻、隐蔽性好等优点于一身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已成为打击低空飞行目标的有效武器。
近年来,我国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迅速,凭借稳定的技术性能和优异的实战表现,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去年8月,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军事比赛-2016”中,中国代表队使用国产某新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夺得7个参赛国中综合总评第二名的好成绩。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总体总装厂,是国内主要生产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军工企业之一。近日,记者走访这座军工厂,探寻新型防空导弹一飞冲天背后不为人知的研制历程。
跨代研制,第三代产品“应运而生”
形态各异的导弹样品、分门别类的影像图片、精彩翔实的资料介绍……在该厂的展览馆内,记者有幸见到了我国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大家族”。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自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了三代。”厂长唐卫国介绍,目前他们生产的导弹属于最新的第三代产品。然而,在历代防空导弹展示区里,记者却没有发现第二代产品的踪影。“由于第一代产品落后于国外同行,第一代产品停产后我们直接跨代研制出第三代。”唐卫国解释说。
“相比前期产品,第三代的主要特点是具备了抗红外诱饵干扰能力。”唐卫国说,他们研制的国产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采用先进的抗干扰技术,能有效对抗多个红外干扰物。
听完唐厂长的介绍,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近距离感受它的风采。穿戴好防静电服和鞋帽,记者来到了部装车间制导舱试验室,只见导引头综合测试平台在高速运转,发出刺耳的声响。导引头,正在模拟各种复杂条件下对“目标”进行跟踪捕获。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综合测试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防空导弹的精确制导能力。”唐卫国解释说,它能模拟复杂的强干扰战场环境,检验导弹的抗干扰和打击摧毁能力,确保导引头各项性能参数达标。
跨代研制,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很艰难。回想第三代产品攻关的艰苦岁月,负责产品工艺设计的副总工程师颜松(化名)谈起了某关键部件尾线设计制造的一段经历——
尾线是防空导弹捕获目标和实施攻击的信息通道。从外观上看,就是几根超细的金属线,而细细观察会发现,尾线都裹着一层薄薄的“外衣”,他们称之为“尾线穿衣”,目的是实现信息传输的及时、稳定和准确。因此“外衣”的材质,必须满足“既要细,又要结实;既要抗高温,又要耐低温”等诸多苛刻条件。颜松和同事们根据设计要求,经过反复测试,选定了新疆的纱和重庆的棉。为了让新疆的纱“贴身”穿在发丝般细的金属线上,让重庆的棉裹紧尾线整体,达到紧致密闭的效果,他们艰苦攻关,最终成功研究出恰当的方法。
“武器装备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唯一途径就是自主创新。”颜松坦言,航天科工人身上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攻关,他们相继攻克了跨代研制过程中诸多技术难题,第三代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一次性通过试验检验。随后,该型防空导弹装备陆军部队。(赖瑜鸿 李振刚 陈艳娜)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