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6 10:32:00 来源:中国军网 说两句 分享到:
陈冬着航天服照片。朱久通摄
昨天,陈冬——还是一个陌生的面孔和一个普通的名字。
今天,他举世瞩目,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神十一”飞行乘组航天员。
13年前,看着杨利伟出征太空的雄壮一幕,陈冬热血沸腾:这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6年前,他跟随英雄的脚步,加入到这个飞天“梦之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如今,38岁的他,终于接过飞天的接力棒,站在了飞向太空的起跑线上。
“我能做到的,我就要做到最好!”为了这一刻,他全力以赴,时刻准备着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当班长,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从小在工厂里长大的陈冬,在子弟学校里从来都是“孩子王”。那时候调皮爱惹事的陈冬,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性格沉静、稳重,责任心强”的航天员。
就像景海鹏的梦想点燃需要一个契机一样,陈冬人生的转变也在等待着一个适当的时刻。
这一刻,在陈冬三年级的时候来了。只不过来得“特别的糟”——他惹事了,用他的话说,“特别不靠谱”。
那天,学校给全校老师发点菜,菜全堆在小操场上。放学后,陈冬领着一帮小伙伴在菜堆上又打又闹,把菜踩得稀巴烂。
“这下闯祸了!”陈冬越想越害怕。但让他意外的是,班主任杨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温和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是无意的,但这样一来老师吃的菜就都没有了,以后干什么一定要多为别人想一想。”最终,杨老师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
“从那以后,我一心想好好表现,让老师高兴。” 一心好好表现的陈冬很快被选为班长。此后,初中、高中……他一直是班长。这么多年,陈冬无比感激杨老师。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的那份宽容和担当,不断给予他成长的力量。
1997年,陈冬以优异成绩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在这里,他将逐渐适应另一个角色对他的塑造。
那是新训时,一次因为被子没叠好,班长直接把他的被子给扔了。一开始陈冬比较抵触,认为被子叠成豆腐块实在没有必要。直到教导员告诉他:叠被子实际上是一种军人意志和作风的锤炼和养成。
“当班长,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在军校,我懂得了什么叫军人的责任。”随着时间的延伸,他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飞出大气层”
多少年过去了,夜空中的那个亮点仍不时在陈冬的梦中闪烁。
上初中的一天,他和几个伙伴躺在地上看夜空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会动的亮点。他就好奇地问哥哥:“那是流星吗?”。
“卫星!”哥哥告诉他。好奇的陈冬专门跑到图书馆,找来有关卫星和太空的书来看。
这是陈冬与太空第一次有意识的对视,也是太空第一次闯进他的世界。
从此,这位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曾经想当一名老师的少年,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蓝天。
梦想的种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发芽,一旦条件合适,便不可阻挡地茁壮成长。高考时,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他唯一填写的志愿。直到今天,回想起当年那个招考宣传片仍心潮澎湃:飞行员穿着飞行服、带着头盔、驾驶着战机,从跑道上呼啸升空,离开地面,越来越小,越来越高,在天际间遨游……
转眼,军校毕业,当飞行员、当中队长、大队长……他的生活就像那个宣传片一样,他一度以为“此生只能和蓝天为伴了”。直到有一天,他的目光被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天的身影牢牢吸引,他的眼神被火箭的尾焰点亮,25岁的陈冬似乎再次触摸到了太空的气息。
当时陈冬飞的是强击机,主要在低空飞行。“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飞出大气层,去那里看看什么样。”这样的心情随着“神六”“神七”的陆续飞天,变得越来越强烈。
当得知所有航天员都在飞行员中选拔,杨利伟和他一样飞的也是强击机的时候,他一下子听到了梦想的心跳:“自己会不会能赶上也挑一次?”
机会说来就来。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了!真不巧,时任大队长的陈冬带着大队在西北执行演习,本来可以试一下的机会就这么无情地从指缝中溜走了。正在他懊恼之际,演习归来的他再次接到参加体检的命令。
陈冬顺利进入面试,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面试他的考官竟是他崇拜的英雄杨利伟。“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更加坚定了当航天员的梦想。”说起这一幕,陈冬至今津津乐道。
两次飞天的景海鹏同样是陈冬的偶像。他说:“被自己的偶像带进这个队伍,然后和偶像一起出征太空,还能什么比这更幸运、更幸福的吗?”
“不到发射前一秒,就不会停止准备”
整整用了6年时间,陈冬才站在飞天的起跑线上。
这6年,也是陈冬在他朋友圈“失踪”的6年。
2012年,远在洛阳的高中班主任姚志强思念爱徒陈冬心切,在洛阳晚报以《姚老师“想念你”》为题登报寻找陈冬。至今,那则思念浓烈的文章扔挂在互联网上。
姚志强老师哪里知道,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陈冬正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整整6年,几乎把自己和外界隔绝。
6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这是一段长跑,又是一段短跑,你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爆发力。”陈冬直言,他又回到了高强度的学习时代。
回到教室,把扔了十几年的课本重新拾起来——对于陈冬来说,那是一段“异常难熬”的日子。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等新知识,陈冬的头直发懵。“刚开始坐在教室的时候,根本坐不住,我就抹点清凉油,到后面站一会,让自己别犯困。”他说。
所幸,学习是他的长处,恰好他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钻劲。两年时光,“有了入定状态”的陈冬再次找到学霸的感觉——他顺利通过8大类58个专业课程的所有考试。
“他的入选是一个必然。”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的眼里,陈冬各方面都很优秀,各方面都很全面,没有明显短板。从初选到定选,陈冬在同批航天员中成绩都是第一。他的融会贯通能力有时候让教员吃惊,他对完美的追求连景海鹏都赞叹不已。
全力以赴,厚积薄发。备战“神十一”的日日夜夜里,他和景海鹏共计完成了3000多个学时训练。
此次出征,挑战空前。他们不仅要当好“驾驶员”,还要当好“科学家”“工程师”甚至是“医生”“生物学家”“农民”,不仅要去做各种实验,还要种菜。“不到发射前一秒,就不会停止准备。”陈冬说。
此刻,少年时代仰望过的太空,正张开怀抱等待着陈冬。这个一心想飞得更高的航天员,即将抵达那片神秘之地。
出征前,这位偶尔给孩子讲《铁臂阿童木》故事的父亲,对喜欢看星空的双胞胎儿子说:“爸爸出趟远门,你们有时间就看看夜空,去找找比较亮的星星,说不定爸爸在那里,然后给爸爸打声招呼。”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