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中国军情

投稿:ygjs@cnr.cn
联系我们:010-56807231

大漠追梦人——反导弹军事专家陈德明

2016-07-25 10:19: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徐晓羽)上个世纪50年代,一支神秘部队从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战场悄然回国、挺进大漠,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面对一穷二白的技术条件,他们硬是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导弹旁”的凌云壮志,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核导弹……

  陈德明,正是神秘部队薪火传人的代表之一。别人眼中荒凉的大漠戈壁,是他甘愿奉献一生的热土;他自愿走进大漠,从理科学霸成长为导弹和反导试验专家。这就是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反导试验专家陈德明的靶场人生。

  电影《飞向太平洋》以1980年我国成功向太平洋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生动讲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指战员攻克难关、打造大国重器的感人故事。

  1986年,陈德明高考前夕,被荧幕上那些高大伟岸的人物形象,以及运载火箭刺破苍穹、呼啸飞行的壮美画面,深深震撼,从军报国的种子埋进他心里。

  同一年,学习成绩优异的陈德明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他带着导弹腾飞的梦想毕业入伍,坐着绿皮火车,只有简单的行李和几捆书,颠簸着一路向北。

  同学顾建丽回想当年进戈壁滩的情景历历在目。“三伏天又闷又热,有的人嘴就干起了泡,还有的流鼻血,有的学生说这啥鬼地方,连个鸟都见不到。陈德明说,这是神圣的地方,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最先进的地方,这里有好多无名英雄在搞导弹研究、试验。”

  陈德明在西北某基地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1993年年底,某型导弹完成定型,要进行首个批次的抽检飞行试验。按照惯例,一次飞行试验只试验一个目标。领受此次任务的陈德明大胆地提出“一箭多雕”的构想:将超小射程和某项重大新技术验证等两项试验同时进行。

  基地高级工程师顾建丽说,当时很多专家反对,担心“一箭多雕”变成鸡飞蛋打。陈德明据理力争,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详细分析阐述,最终方案被采纳,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同时也加快了导弹武器研制生产的进展和装备部队的速度进程。

  陈德明虽身在大漠靶场,目光却始终瞄准未来战场,他深知反导这块盾牌对国家的分量。他说:“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有和没有是完全不同的。”

  要在世界军事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中国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反导系统!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陈德明受命牵头攻关,决心像老一辈搞‘两弹一星’那样,干成反导这件维护和平的大事。

  加班到深夜是陈德明工作的常态,近千个日夜,陈德明带领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基地工程师庄景钊说,每当攻克难关,陈德明会高兴地像个孩子。“有时候他在办公室想到一个问题,解决了会很高兴,然后就冲到我们办公室,站在那儿,能跟我们讲上半天。他几乎从来不说在过程中有什么艰辛。他的这种执着、这种单纯能够让他获得快乐。”

  2010年年初,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如期进行,拦截弹犹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几分钟后,显示屏传来靶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试验成功了,我国一举突破反导试验关键技术!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一等功。而陈德明探索的脚步一刻不停,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姿态:反复缜密地计算分析、锲而不舍地推演论证。

  陈德明说:“反导在军事斗争领域是对抗最激烈,技术最复杂,发展最迅猛的,它一定是矛和盾,矛更锋利了,盾就会想变得更坚,盾更坚了矛就会更利。所以它一直都在发展,所以它会一直都在路上。”

  在离靶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长眠大漠的科研人员,有将军也有士兵,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陈德明说,每当看到他们,他的内心会更平静,既然选择了沙漠,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这里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从未想过离开。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