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中国退役军人丨杨占新:捐资400多万元为家乡修建公路

2021-12-13 12:31: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12月13日消息(刘宁 记者杨鸿 袁萌婷)杨占新,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人,1980年入伍,在原广州军区空军部队服役5年,退伍后在棉纺厂当过业务员,下岗后自谋出路,从贩卖小家电和换煤气罐等小本生意做起,后来进入道路建设和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打拼,以军人的坚定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闯出个人事业的一片天地。在创业的同时,他一直保持爱国拥军的情怀,热心帮助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担任保定市爱国拥军志愿服务联盟理事长后,他满怀激情,带领成员单位开展一系列拥军活动。近年来,杨占新先后被评为保定市复转军人“十佳创业精英”、优秀退役军人和“最美双拥人物”。

  在河北省保定市爱国拥军志愿服务联盟的办公室,联盟理事长杨占新正忙着打电话,联系动员附近的超市、幼儿园等单位,加入到拥军联盟中来。

  杨占新:现在我们这个拥军联盟,已经覆盖到整个保定地区,有上万家单位参加,其中包括加油站、商业超市、幼儿园。我们现在就奔着一个目的,让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得实惠、受尊重。

杨占新在部队服役时的照片

  杨占新的这份拥军情怀,来自于40多年前在部队的经历。1980年冬季,杨占新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理想报名参军,成为原广州军区空军部队的一名机械员。服役期间,他随部队参加过边境作战,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淬炼。

  杨占新:在部队,我是一名空军地勤机械员。1982年12月底,我随部队去广西参加了边境作战,于1985年1月1日退伍。

  1985年,杨占新退伍后,户口落到父母当时工作的地方——山西侯马,工作被安置在当地一家筹建中的啤酒厂。啤酒厂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建起来,父母也因为工作调动回到了老家河北保定。杨占新只身一人在外,举目无亲,便决定一边打工,一边想办法把户口转回老家。

  杨占新:由于啤酒厂没有建成,我也一直上不了班。于是,我就到一些工地去当小工,在农村盖房子,给技工搬砖、锄泥,一天挣3元钱。我当时心想,干上半个月左右,等凑够火车票钱了,就回老家去找一个理想一点的工作。

 

杨占新当年在棉纺厂的工作证

  从1985年到1989年,在等待政府重新安置的四年里,杨占新因为找工作和办户口调动,历经了许多磨难。直到1989年9月,他终于调回老家保定清苑,并被安排到县里的棉纺厂当了一名采购员。杨占新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杨占新: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政府给我安置的工作还是挺不错的。在厂里,我主要做业务员,推销和采购棉花、机械配件和棉纺设备配件。正式上班后,我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一下子感到有用武之地了。

  在采购工作中,杨占新始终保持军人的品格,不徇私利,坚持原则,认真把好质量和价格关。有一次,在外地采购棉花,他验完货后,供应商却迟迟不肯发货,直到天黑以后才匆忙装车。细心的杨占新察觉到了不对劲,坚持要打开棉包重新查验。结果发现,供应商已将之前检验合格的棉花掉包,以次充好。于是,他果断拒绝装车,即便对方威胁利诱,也不为所动。

  杨占新:货物掉包的事情败露后,他们就开始跟我们说情,说要给我2000元钱,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随后,他们又开始威胁:“装也得装,不装也得装,反正我们卖货的支票已经到手了。”我在部队上锻炼过,有军人的那种倔强劲儿,我说坚决不行,丁是丁,卯是卯。如果我把这样的棉花采购回去了,不但自己交不了差,也会给棉纺厂造成巨大损失。

杨占新当年担任棉纺厂采购员时的出差留影

  杨占新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厂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厂里连续两年表彰他为“先进职工”。然而,由于纺织行业不景气,棉纺厂从1991年6月开始停产,才上了两年班的杨占新下岗了。当时,他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突然没有了收入来源,让他一度十分苦闷。面对生活的沉重压力,杨占新没有消沉,而是振作起来,决定自谋出路。他在村口路边的自家宅基地上新盖了两间房,开起了家用电器门市部,经销洗衣机、电视机和煤气灶,还做起了换煤气罐的生意,每天骑着自行车将充满气的煤气罐送到需要换气的村民家中。

  杨占新:换一个煤气罐,能赚3至4块钱。卖一台电视机,能赚2块钱。每天都能挣一点儿,虽然累一点儿,但毕竟能养家了。

  1994年,村子附近要修建京石高速公路了,杨占新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他借来机械设备,召集一些工人,组建起一支临时的施工队,然后找到项目负责人揽下了部分路基工程的施工项目。那段时间里,杨占新带着施工队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干,承建的路段不仅保质保量,还提前了20多天工期,得到了省路桥指挥部的好评,而杨占新也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杨占新:我当时觉得修路这个行业有发展前景,再加上之前在部队的经历,自己养成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我就认准了这条路,决心一直干到底。为此,我学会了开挖掘机。当看到挖掘机师傅加班加点特别累的时候,我就在晚上替他们开几个小时。第二天天亮了,我再跑到路边或玉米地里睡会儿觉。一觉睡醒以后,再接着指挥施工,基本24小时我都在现场,不分昼夜地干。

下岗后,杨占新进入道路建筑行业打拼

  第二年,杨占新购买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又新招收了一些专业人才,注册成立了工程队,带领着更多的下岗工友和村民投身道路建设领域创业。凭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严格的质量建设标准,杨占新的工程队很快在当地闯出了名气。2002年,随着口碑的积累和工程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杨占新成立了诚达路桥建设公司,并激励自己,作为一名当过兵的人,在商海的搏击中,更应该保持初心、以诚为本。

  杨占新:为什么当时给公司起名叫诚达呢?我认为,做人做事只有诚实,才能达成自己的理想。只有以诚为本,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

  此后,杨占新接到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逐渐走出保定,走向全国。后来,他的公司不断扩大发展和拓展业务范围,并在2010年取得了国家一级总承包资质,路桥施工业绩遍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并获得了广泛信任与好评。

 

公司规模扩大后,杨占新(中)依然保持深入施工一线的作风

  近年来,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杨占新又把目光投向环保行业,投资3.8亿元成立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利用城市建筑垃圾生产公路和城市建材,为解决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闯出了一条新路,保定市领导称赞他“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如今,杨占新的公司年创利税5000万元,为当地解决了800多人的就业问题,安置退役军人80多人。

  杨占新:在我的公司里,曾经当过兵的人有很多,公司里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而且还是共产党员。他们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是家里还是朋友的事,我都会主动帮他们解决。因为我当过兵,对曾经当过兵的人有特殊的感情,我看见当兵的就喜欢,愿意叫他们来我这个单位工作。

  这些年,在创业打拼的同时,杨占新一直不忘帮助乡亲和退役的战友。早在创业之初,他的小电器门市部虽然只是利润不高的小本生意,但每当退伍军人前来购买电器时,他都会给予打折优惠,还会赠送一部分小配件。

  杨占新:我虽然退伍了,但骨子里的军人情结还在。所以,只要有退役军人到我的店里买电器,我都会赠送一部分像天线或天线架子等小配件给他们。

2020年4月,杨占新(左一)被推选为保定市爱国拥军志愿服务联盟理事长

  在创业有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后,杨占新帮助乡亲、回报社会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实。这些年,他从没有间断帮扶农村贫困大学生、贫困户和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今年6月,他还投资400多万元免费为村里修建了一条高标准的乡村公路。他说,自己如今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杨占新: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现在条件好了,就该为周围百姓做点事。给村里修路是花了不少钱,但是看到乡亲们出行方便了,我就觉得这钱花得值。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杨占新深知,爱国拥军、支持国防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2020年初,保定市成立爱国拥军志愿服务联盟,经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荐,他接过了联盟理事长的重担,并将自己在市里黄金地段的房屋提供出来作为拥军联盟的办公室。

  杨占新:经过市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考虑和选拔,让我担任了第一届拥军联盟理事长。他们之所以推荐我,是认为我平常也经常做公益事业,还当过兵。我考虑,这个组织正好为自己回馈社会、关爱老兵提供了机会,于是就答应了。

  爱国拥军志愿服务联盟成立后,他一边发动更多的单位加入到拥军的队伍中,一边积极带领成员单位深入开展各类拥军服务活动,全力推进社会拥军工作,切实把“让军人军属得实惠,让军人职业受尊崇”落到实处。

杨占新被评为保定市“最美双拥人物”

  如今,杨占新虽然脱去戎装30多年,但在他心中,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军人情结和国防情怀,这份情怀不断激励着他,在退役人生的奋斗中不忘初心、真情奉献。

责编:翁倩悦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