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中国退役军人丨张林昌:34年风雨无阻,一位山乡邮递员的19次“二万五千里长征”

2021-11-13 19:25: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11月13日消息 (记者董思思 杨鸿 吴家阳 易恢荣)张林昌,贵州省锦屏县人,苗族,1964年出生,1983年入伍,在原广州军区某部服役3年,1987年退伍回到家乡后,主动到最偏远的山乡当了一名邮递员,承担起为大山深处的苗族、侗族群众投递邮件的工作。34年来,他步行投送邮件总里程24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19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工作中,他始终保持军人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尽心尽职,风雨无阻,在投递报刊、邮件的同时,还义务为山区群众代购生产物资和生活用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乡邮路上的天使”和“九十九道拐上的绿色使者”。近年来,张林昌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投递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9年,他被表彰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坚守在黔东南大山深处的“山乡信使”张林昌

  苗岭山麓,清水江畔,一辆写有“中国邮政”的绿皮邮车,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盘旋而下,稳稳地停靠在贵州锦屏县启蒙支局邮政代办所的门前。听到熟悉的呼唤,张林昌从代办所快步走出,卸下邮车运来的报刊、信件和大大小小的包裹。接下来,他将又一次踏上90多公里长的崎岖山路,为沿途23个行政村的苗族、侗族乡亲投递邮件。

  张林昌:我现在有两个班次,周一去韶霭村送件,周二去河口乡政府那边送件。河的这边可以骑摩托车,过河以后就要走路了。如果只有报纸信件,就装在袋子里背着,而如果包裹多的时候,就需要用扁担挑着走。

张林昌(前排右)在部队时与战友的合影

  张林昌的家乡位于锦屏和黎平、剑河三县交界的地方,周围村寨沿着清水江散落在莽莽大山之中。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大多盼望着能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年少的张林昌也是如此。1983年冬天,19岁的张林昌参军入伍,来到驻守在海南岛的某部军营。服役期间,他吃苦耐劳,表现优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年的军旅生活虽然短暂,却让张林昌得到了历练,懂得了责任与奉献。

  张林昌:那时候,贵州的山区好多地方都没有通公路,年轻人都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当兵到部队后,我看到身边的党员大都积极肯干、素质过硬,所以也积极要求入党,经过几年的部队生活锻炼,我也就慢慢长大成熟起来。

 

张林昌在整理报纸和邮件

  1987年,张林昌退伍回到家乡。一次,他无意中了解到,由于家乡片区的邮路地形复杂,崎岖难走,正面临邮递员“断档”的窘境。

  张林昌:有一次,邮政的杨师傅送报纸到我家。由于天色已晚,就在我家住下了。杨师傅说,我们这一带的山起伏太大,住户太分散。我们邮递员每次要挑着邮件翻山越岭非常辛苦,根本没有几个人愿意来当邮递员,有的人干了两三年后就放弃了。他说,他已经50多岁了,马上就要退休了,问我想不想接他的班。

张林昌挑着沉甸甸的邮件穿山越岭

  就这样,退伍不久的张林昌,加入到了邮递行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林昌就早早起床,点着煤油灯,和杨师傅一起把要派送的信件、汇款单等,按照邮路到达的顺序清点之后,踏上了锦屏县路程最长、最为崎岖难走的这条邮路。

  张林昌:记得第一次派送邮件那天,我早上5点钟就起床,挑着两包重达20多公斤的邮件,打着手电筒,跟在杨师傅的后头,走村串寨开始送件。

张林昌在河边召唤渡船

  从此,张林昌每天就和杨师傅一道,用扁担挑着沉甸甸的邮包,穿梭于散落在峻岭之中、江河之畔的苗乡侗寨。夏天,路边的草长得比人还高,人在“草林”中穿行,不时还能遇到毒蛇;冬天,大雪封山,数月不化,他上一次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已凝结成冰,清晰可见。有时候,送一趟邮件来回要走三四天,饿了累了,张林昌就在热情好客的乡亲们家中吃顿便饭、借住一宿。

  张林昌:每一天,我都要走30多公里,中间还要送信、送报、送包裹,这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有时候,送信送到夜里很晚,就和杨师傅借宿在村民家中。乡亲们会给我们备好热菜热饭,吃过饭后会端来一盆热水,让我们烫脚解乏。

下船后,张林昌挑着邮件继续前行

  两年后,杨师傅退休,张林昌从此就一个人奔波在这条邮路上。“上山钻云天,下山到河边。两山可对话,走路要半天。”这是黔东南山区交通的真实写照。其中,最难走的一段路是从苗吼寨到宰格寨,要翻过一座叫背细坡的大山,这座山海拔1000多米,有3000多级台阶,被当地人称为“九十九拐”。

  张林昌:这条路通向一个有着三四百户人家的大寨子,寨子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为了给寨子里的乡亲们早一点儿送邮件上门,我经常从“九十九拐”爬坡抄近道,但坡陡路很难走。每次出发前,还要准备一根棍子,以免遇到蛇。

张林昌(左)及时把报纸和信件送到乡亲们的手中

  “九十九拐”本来就路陡难行,还要挑着沉重的邮包。即使是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张林昌,每次从山脚爬到山顶,最快也要两个多小时,摔跤跌倒也是“家常便饭”。2005年9月的一个雨天,张林昌在下山时不小心脚下一滑,滚下了十多米的陡坡,脸重重的撞在石头上,当场撞掉两颗门牙。

  张林昌:那天正好下着雨,为了赶在天黑前把邮件送到山下的裕和乡政府、学校和村寨的乡亲们手中,我就冒雨赶路。当我走到半山腰时,下坡路非常滑,我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顺着山坡滚下了10多米远。

张林昌在送信途中与村民拉家常

  过了很久,张林昌才渐渐缓了过来。环顾四周,寂静的山林安静得只能听得见他一个人的呼吸声和断断续续的虫鸣声。凭着在部队练就的坚强毅力,张林昌艰难地爬起来,忍着疼痛将掉落的信件一一捡起,挑着邮包继续赶路,直到送完了邮件后才去县城里就诊。

  张林昌:当时,我的两颗门牙撞到石头上就断了,出了很多血,感觉非常疼,但是我一个人在山上孤立无援,只好忍着痛继续往前走。由于乡下没有镶牙的地方,也为了不耽误送件时间,我硬是坚持把邮件送完后,才去县城里镶了牙。

这条漫长的邮路,张林昌一走就是34年

  这条邮路的艰辛之处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跨过一条条湍急的河流。2000年夏季的一天,刚下过一场大雨,为了把邮件及时送到溪渡河对岸的村民家中,张林昌决定赶在山洪暴发前过河。当他正走在简陋的木桥上时,山洪突然奔来,他使出全身力气快速冲到河对岸,等到回头再看时,刚刚走过的那段桥板已经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

  张林昌:那个木桥离水面大概有两米来高,看上去十分危险,但不过河就得绕行,要重新爬九十九拐,差不多要走六七十里的路,非常远。因为我会游泳,所以就放心大胆地过河,可没想到我快速过桥后,桥板立刻就被水冲走了。

路上累了、乏了,张林昌就掬一捧山泉水洗把脸

  虽然一路上充满艰辛和危机,但张林昌从来没有选择放弃。由于偏远山区的邮递效益低,乡邮员的收入并不高,张林昌一家的生活一直过得比较拮据。每当看到别人外出打工挣钱回家盖了新房,他心里也会有羡慕,但一想到乡亲们对外界信息的渴求,加上这条邮路面临人手青黄不接的难题,他再次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他说,他是当过兵的人,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乡亲有着特殊的感情。

  张林昌:说实话,当年看到村里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挣到钱回来盖房子后,我的妻子也想着让我和她一起出门打工,多挣些钱。但是,一想到我从事这份工作这么多年了就十分不舍,而且乡亲们也需要我,我就再一次坚定信心,决心守住这块阵地。

乡村道路改善后,张林昌可以骑着摩托车送邮件了

  多年来,张林昌一个人风雨无阻,行走在这条漫漫的乡村邮路上,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穿烂了200多双解放鞋和胶鞋,行程共计24万多公里,相当于走完19次“长征”路。张林昌除了把140多万件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以外,还义务为乡亲们捎带药品、代购种子等生产生活物资上万次,服务群众25000多人。锦屏县固本乡培亮村有一位叫范培碧的苗族老人,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张林昌主动帮他取钱和采购生活物资,一帮就是十多年,直到老人去世。

  张林昌:我记得,他是一个孤寡老人,帮他帮了十五六年。老人每个月有一点儿生活费,每次都是我从银行帮他取回来。每一次我来他家,都看到老人坐在家门口等我。看到我来了,他就把我拉过去,一定要给我煮饭吃。老人平时买了点儿好吃的,也舍不得吃,一定要等我来了才煮,非要和我一块儿吃。

山路弯弯,留下了张林昌默默奉献的足迹

  有一年,张林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帮助一位台湾老兵找到留在锦屏老家的儿子,把一封来自海峡对岸的信件送到亲属手中,让离散大半个世纪的父子得以团聚。

  张林昌:那一年,他在台湾的父亲已经80多岁了,特意写信寄过来。他不识字,我就念给他听。听着听着,他就哭了起来,连声说,真不敢相信他的爹还活着!

2021年,张林昌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担任邮递员这些年,张林昌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更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2017年,河口乡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这给年近花甲的张林昌减轻了不少负担,送邮件模式也从完全依靠双脚和肩挑背扛,改为骑摩托车为主、走路为辅。近几年,随着电商和网购的兴起,快递包裹数量剧增,虽然邮递派送的辛苦程度有增无减,但张林昌却在为山乡的变化而开心不已。

邮路漫漫,岁月无悔(杨鸿 摄)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风大浪又高啊。自从那天上了岛,我们就把你爱心上……”34年乡邮路,张林昌来回穿梭的身影早已成为青竹绿林之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他倾情服务人民的青春足迹。每当唱起这首在部队学唱的《战士的第二故乡》,他就会想起当年在海南岛当兵的难忘时光,就会更加充满激情地走在这条乡邮路上,继续演绎着一名退役军人的最美故事。

  张林昌:当我把一封封信、一张张汇款单送到乡亲们的手上,看到乡亲们绽开的笑容时,我就觉得自己的这点付出和辛苦真的很值得。我的“长征”路还很长,今后,我要继续为山里的乡亲传递亲情、送去希望,直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