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总台央广《烈士身后·守望》:探寻英烈身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1-09-29 15:2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9月29日消息 (记者杨鸿)2021年9月30日是我国的第8个烈士纪念日。对于各个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烈士,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始终让人感动的牺牲和奉献故事,更有亲人永久的伤痛和无限的思念。为了缅怀和纪念牺牲的英烈,让烈士们的精神赓续相传,今年烈士纪念日前夕,总台央广《国防时空》推出4集系列报道《烈士身后?守望》,分别讲述4位英烈身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这一系列报道的主创人员,我从7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通过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信息和相关线索之后,确定抗洪英雄李向群、康西瓦烈士卡自义、南疆烈士陶荣华和抗战英雄陈辉等4个烈士家庭作为采访对象,分别代表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亲属后人。

  筹划期间,由于一些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采访行程不得不一再推迟。9月初,各地疫情形势稍有好转,我便带着核酸检测报告出发,在8天的时间里,先后马不停蹄赶赴湖南衡东、常德鼎城、海南海口、甘肃张掖四地,完成了4位烈士家庭的采访。

李发英在烈士陵园寻找丈夫的墓碑

  第一站湖南省衡东县,采访陶荣华烈士的遗孀李发英。陶荣华烈士生前系35206部队64分队班长,中国共产党党员,1980年1月入伍,1984年4月28日在老山前线牺牲,荣立二等功。我从网上一些自媒体零零星星的信息中了解到,陶荣华是家中独子,他在战场上牺牲时,妻子李发英才怀孕几个月。为了给烈士留后,李发英独自生下了儿子,并把他抚养长大,还替丈夫守护家人36年,一直侍奉烈士的双亲,直到公公婆婆分别在73岁、91岁安详去世。

30多年来,李发英不辞劳苦,为牺牲的丈夫撑起一个家

  李发英的家在衡东县一个叫茶旺村的偏远山村,距县城还有将近50公里。我从衡阳市坐班车到衡东县后,又搭乘了一个多小时的“摩的”,穿越了很长一段崎岖陡峭的乡间小道,才找到李发英的家。我看到,由于常年的辛劳,李发英的身影已经有些佝偻,头上也生出许多白发。在她家的堂屋里,我静静地听她讲述丈夫牺牲30多年的人生故事,当听到她为了撑起这个家,到竹器加工厂打工,像男人那样扛着粗壮的毛竹翻山越岭,在泥泞的山道上一次次滑倒在地时,我不由得落下泪来。然而,谈及这些艰辛往事,李发英却流露出淡然和坚强,我明白,这就是烈士身后,妻子的一往情深和不离不弃的守望。

陈辉烈士的继女吴雪明老人看着父亲的雕像,禁不住老泪纵横

  第二站常德市鼎城区,采访抗日英雄陈辉烈士的后人。陈辉烈士是常德鼎城人,生前担任河北省平西涞涿县武工队政委、区委书记。1945年2月,在距抗日战争胜利仅有180多天的时候,他在河北涿州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年仅25岁。残忍的敌人把他的首级挂在炮楼外示众。陈辉是无畏的战士,也是充满激情的诗人,他牺牲后,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作。1958年6月,著名诗人田间替他整理出版了诗集《十月的歌》。后人评价,这是我国抗战诗歌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著名作家魏巍当年与陈辉同时期去的延安,他评价说:“陈辉不愧是一个英雄的诗人和诗人中的英雄,是我们那个时代知识青年的典型。”

作者和鼎城区委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一道看望陈辉烈士亲属

  5年前,我还在河北省涿州市人武部任职,鼎城区宣传部领导陪着陈辉烈士的后人来涿州千里寻亲,找到陈辉烈士的墓,使陈辉烈士在牺牲71年后迎来了家乡亲人的祭拜。当时我参与了全程接待,深受触动。于是,在当年的烈士纪念日前夕,我们发起了一场以“勿忘先烈,感恩时代——冀湘两地联手送抗战英雄陈辉烈士英灵回故乡”为主题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在十多万热心网友的支持下,制作了陈辉烈士的雕像送回常德。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特意将正在建设的城市公园命名为陈辉公园,让烈士在牺牲71年后魂归故里。

  这次重返常德,我与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到村里看望了陈辉烈士的后人,也再次走进陈辉公园,瞻仰了烈士的雕像。当我得知,陈辉公园已经成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今年烈士纪念日前夕,鼎城区还组织创作出了反映陈辉烈士英雄事迹的5集广播微剧《十月的歌》,不由倍感欣慰。英雄的雕像矗立在家乡的土地上,烈士的事迹在当地已成为激励后人的一座精神丰碑,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作者采访李向群烈士的父亲李德清

  第三站海南省海口市,采访李向群的父亲李德清。1998年,李向群烈士在抗洪前线牺牲,后来,他被列入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之一,他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尤其在当年,他的父亲李德清到部队料理完儿子的后事后,穿上李向群的救生衣替牺牲的儿子继续抗洪的身影,感动了千万人。如今,李向群已经牺牲了整整23年,这23年来,有许多人在关心,他的家庭怎样了,他的父母过得还好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从长沙飞赴海口,一下飞机就直奔秀英区高山镇,拜访了英雄的父亲李德清老人。

  在李向群牺牲20周年时,李德清老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动情地说:“阿群,你已经离开我们20年了,20年是73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一天,爸爸不想你……”这份对儿子的深情怀念,让人无不闻之动容。但是,作为英雄的父亲,这些年来老人并没有因为失去儿子而一蹶不振,而是把讲述李向群的英雄故事和弘扬抗洪精神作为人生的一项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许多,随着采访的深入,英雄父亲的深明大义和家国情怀,让我感动和钦佩。

今年6月,卡晓玲到康西瓦烈士陵园祭拜父亲(杨宝民 摄)

  第四站甘肃省张掖市,采访康西瓦烈士卡自义的女儿卡晓玲。卡自义烈士是藏族人,老家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自治乡。1962年11月,当他在西部边境的一场战斗中牺牲时,女儿卡晓玲在母亲的腹中才三个多月。卡晓玲一出生就没有了父亲,5岁时母亲改嫁,上初一时母亲不幸瘫痪。此后,她一边放牧,一边照顾病榻上的母亲,直到母亲十年后去世,人生过得非常艰难。好在她嫁了一个疼她爱她的好丈夫,与她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后来,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他们一家享受到了各种政策补贴,儿子还在张掖市开了一家火锅店,全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

  卡自义牺牲后埋在康西瓦烈士陵园,由于当初刻写墓碑时写错了烈士名字和籍贯,导致这么多年卡晓玲和母亲、儿子三代人苦苦找寻,也一直没找到父亲牺牲后的掩埋地,为父亲扫一次墓成为她50多年的一个强烈心愿。驻新疆某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杨宝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康西瓦烈士寻亲,今年6月,在杨宝民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卡晓玲终于带着儿子踏上行程,一路跨越雪山达坂和荒凉戈壁,来到康西瓦烈士陵园,找到了父亲的墓碑。采访中,当卡晓玲向我讲述拥抱父亲墓碑的场景时,禁不住再次失声痛哭。58年了,在这位烈士的遗腹女的心中,她对父亲的思念和从小失去父亲的伤痛,依然如此深切。

  英雄殉国,魂兮他乡。烈士身后,深情守望。走访这4位烈士的家庭,他们的人生故事,让我感动又感伤。看到李发英和陈辉烈士的继女吴雪明老人至今过得并不宽裕,我每人给了她们1000元钱,表达了我们栏目和我个人的一份心意。采访结束,从李发英家里离开时,我见到路边矗立着一块墓碑,这是陶荣华烈士的衣冠冢。原来,在他牺牲的第二年,当地政府为了纪念他的英雄事迹,特地在他家500米远的地方建起了这座衣冠冢。我从摩托车上下来,向墓碑默哀敬礼,默默表达一位后辈对先烈的致敬。

  这次采访归来,我分别以《抗洪英雄李向群的父亲:一封寄不出的家书》《康西瓦烈士卡自义的遗腹女:祁连山下,牧羊女的心愿》《南疆烈士陶荣华的妻子:洣水河畔,山村老屋的守望》《抗日英烈陈辉的故乡:英雄之城常德,一座英雄雕像的归来》为题,拟写了这组系列报道的标题。从9月25日起,这组报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时空》每周六的节目中陆续推出。

  我希望,《烈士身后·守望》这组系列报道播出后,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烈士亲属的关注和关怀。因为,烈士和烈士亲属的牺牲与奉献需要铭记,我们纪念烈士,不能只是在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的时候,在纪念碑前或烈士陵园鞠躬缅怀,还应该去烈士的家里看看,关心一下烈士亲属的生活,不要让他们被社会和这个时代所遗忘。

责编:徐凤佳

相关新闻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