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军旅人生丨桑宏宇:他是武警部队一等功臣,妻子却偷偷写下“遗书”

2021-09-20 20:3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9月20日消息 (记者山森淼 毛胜涛 夏志刚)桑宏宇,内蒙古赤峰人,1984年11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2004年10月入党,现任武警内蒙古总队包头支队机动大队大队长。从军19年间,他多次担负执勤战备、抢险救灾等任务,探索研发的公交车反劫持“多方位立体突击”战法、手枪快速精度射击示范等教学课目,在武警部队推广,被评为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极限训练勇士”“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

  被骄阳炙烤的训练场上,全副武装的桑宏宇正在示范讲解他总结出的子弹“卡指上膛法”,这一创新,让战士们的平均出枪速度提高了0.5秒。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要钻研“卡指上膛法”时,桑宏宇笑着说,因为平时自己很爱琢磨训练中的各种细节,总想着要把每个动作都练到极致。

  桑宏宇:“卡指上膛法”是我在手枪快速精度射击训练中总结出来的。因为子弹击发要遵循一个节奏,击发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就需要琢磨从哪儿能节省出时间,加快出枪速度。

  “卡指上膛法”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在握枪的时候,手和枪必须要一次性地结合到位,不要有调整。具体来说,就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卡握手枪套筒的前端,以右手顶、左手拉的力量送子弹上膛,左手顺势托握,形成据枪姿势,这样就可以提高出枪的速度,能平均提高半秒钟的时间。

  记者:在实战中,这半秒钟都很重要。

  桑宏宇:对,在执行任务时,先敌开火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求自身生存的机会。

  记者:我看您创新了不少战法训法,为什么会想着在训练中不断创新?

  桑宏宇:因为热爱,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和战友们说:“把当前的事干到极致可能就是人生的极致。”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凡事一定要探寻个究竟,碰到一件事就喜欢反复地推敲、研究、论证,想方设法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初入军营时的桑宏宇

  桑宏宇是蒙古族,皮肤黝黑、眼神犀利、行动迅捷,在战友中有着“草原飞鹰”的美誉。尤其是他的性格忠厚刚毅,做事肯吃苦有韧性,这让他在新兵训练期间就脱颖而出,入伍不到两年,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桑宏宇:在我们同批入伍的战士里,我是第三个入党的,很自豪。但我更多的是时刻提醒自己,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必须表现最好、思想素质最好、军事素质也最好,综合素质必须过硬,还要比别人多干,标准要高。

  从此,党员桑宏宇浑身充满了干劲儿,带兵、组训、授课样样不落,当文书、种大棚蔬菜、养警犬,无所不能。他回忆说,那时的自己好像做事情、干工作都很得心应手,还如愿考入军校学习。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军校毕业后,自己竟然出现了“本领恐慌”。

  桑宏宇:从军校毕业后,我总感觉自己在能力上有缺陷,存在短板,心理压力特别大。在实际工作中,个人身份的转变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以前是战士,更多的是在训练中身先士卒,是一个“干”的角色。军校毕业回来后,我转变成了“带着干”的角色了,要带队伍、统思想、育人才,这个过程是最复杂的。

桑宏宇(中)指导官兵训练

  从此以后,桑宏宇不断带领官兵们钻研制胜本领,始终把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增强团队整体水平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一人强不算强,全员过硬才能攥指成拳,形成制胜力量。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也给战友们立起了更严的标准。

  桑宏宇:作为团队的领队很关键。首先领队的状态,在思想上的引领程度,决定了这支队伍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要求很严格,标准要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动队伍一起发展,把队伍建设好。一个团队的领队要有标准意识,要有建队育人的理念。

  交谈中,桑宏宇带着记者来到体现包头市容市貌、地理特征的沙盘前,讲起了他们结合城市特征开展的日常训练,说到曾经在黄河“三岔口”抗洪抢险以及当地群众的拥军热潮时,桑宏宇的情绪有些激动。

  桑宏宇:包头的南边就是黄河,每年汛期,我们都要去黄河边上,演练防汛抢险救灾。每年3月份,总会有黄河上游的冰块流经包头,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防止冰凌造成灾害。

  2016年,包头附近的黄河段突发了一次汛情,下游有很多牛羊、房屋及一些无法搬走的东西存在被淹的风险,老百姓非常着急。我们参与防汛抢险工作的半个月时间里,都住在堤坝上,一面加固,一面驻守。部队撤离的时候,老百姓特别热情,依依不舍,给我们送鸡蛋、送水果、送绿豆汤。

桑宏宇和战友们进行训练

  武警部队肩负着反恐处突、应急救援等多项任务,这也让官兵们时刻面临着危险与抉择。入伍近20年,桑宏宇经历过大大小小20多次生死考验。驻地某铁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他第一批下到200米深且含氧量只有12%的井下展开救援;驻地发生一起不法分子聚众闹事的恶性事件,他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在手臂被砍伤两处的情况下,他将闹事头目制伏并带离现场……2017年,部队要派员赴外省执行任务,尽管当时家里有很多困难,桑宏宇依然义无反顾第一个报名。

  桑宏宇:当时我们都踊跃报名,我对领导说:“请首长放心,我们队里的3个干部随时可以出发。”战士们也主动报名。但实际上,当时我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存在很多困难。我家刚搬到包头,我爱人身体不好,孩子正准备上学,家里是没人照顾的。

  在妻子王淑娟的支持下,桑宏宇远赴千里之外。然而,就在桑宏宇全力守护一方安宁的时候,王淑娟却被查出脑膜瘤,左眼几乎失明。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选择了独自承受。

  王淑娟:我第一时间先通知了我的父母,让他们过来帮我管孩子,我自己去住院。

  部队得知王淑娟重病需要手术的情况后,紧急把桑宏宇从任务中调了回来。当他回忆起心急如焚守候在手术室外时的情形时,桑宏宇泪湿双眼。

  桑宏宇:那时候,我就感觉两只手没劲,手脚发麻,大脑一片空白。同样的手术,别人4个小时就做完了,我爱人做了8个小时。经历过这次大手术之后,她昏迷了7天多。而且她是熊猫血,手术前是她给自己备的血。

桑宏宇的全家福

  那次开颅手术还没等康复,王淑娟就再三宽慰桑宏宇别担心,支持丈夫重返战位。但其实,自己当时深受术后反应的困扰,一度以为病情已恶化,还偷偷写下了一封遗书。

  王淑娟:做手术之前,我是头疼。做完手术之后,我就开始头晕。那时候,我比较担心病情恶化。

  记者:您在遗书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王淑娟:最多的就是照顾孩子方面的。孩子两周岁之前,我们都是两地分居,桑宏宇每次回家,孩子都认生,他看见爸爸就会吓哭,因为桑宏宇晒得黝黑。等孩子缓过来了,跟爸爸熟悉了,他又归队了。

  在一张A4纸上,王淑娟一条条详细地列出了孩子的喜好和生活作息:“孩子倔强,不宜强硬扳回。”“孩子喜欢阅读、喜欢绘画、喜欢围棋。”“孩子每天早晨会在家里喝一碗清粥……”桑宏宇说,当他看到这封遗书时,心里特别难过。

  桑宏宇:我爱人这次生病,让我对家庭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平日里,我其实不太会说软话,不像别人那样擅长聊天,现在变得会照顾人了。以前,我虽然不能说对家庭完全没用心,但确实没有尽到父亲和爱人的责任。

桑宏宇和战友们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

  在部队的关心下,在家人的陪伴呵护下,王淑娟积极配合治疗,如今身体已经康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8岁的儿子桑天淼活泼可爱,模仿起武警叔叔的训练动作有模有样。天淼告诉记者,将来自己也要像爸爸那样,穿上军装,成为军人。

  桑天淼:我很崇拜爸爸,因为爸爸每次比武都能得奖,都是第一个抢先到终点,我还看过爸爸去黄河抢险救灾的视频。我想让爸爸在部队等我,我长大了也要参军。

桑宏宇与战友们进行反恐处突训练

  清晨,武警内蒙古总队包头支队机动大队组织野外拉练,记者随队采访。在途中休息时,官兵们唱响军歌,歌声嘹亮,士气高昂。看着战士们意气风发的样子,桑宏宇告诉记者,能带出更多更优秀的兵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尤其是在认真学习了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后,他激情满怀,倍感振奋,进一步明确了赓续红色血脉、矢志强军精武的奋斗目标。

  桑宏宇:聆听了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后,我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作为有着17年党龄的基层一线带兵人,我一定会牢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坚决捍卫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