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 23:37: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4月4日消息(胥德义)对有的人来说,英雄是他们牺牲后的称号,这个称号比他们的生命还要永恒。
那是一个男孩,才19岁。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对着他的照片凝视了许久。照片上的他目光清澈,仿佛能感觉到他在调皮地对我眨着眼睛,我的凝视变成了和他的对视。
那是一个极度悲伤的场合,不适合让思绪飘得更远。如果换一个场合,我甚至相信他就是一个懂事而温情的孩子,他可能会给正在暗恋的女孩发去一张张暗含深意的动图,也可能在网上把给父母选的礼物加入了购物车。
他的名字如果不和那场森林大火联系起来,实在再普通不过。但是,他在火场上的英勇牺牲,让我从此能把这个普通的名字记住一辈子。在他牺牲的第三天,他的妹妹——那个当时才14岁的女孩,面对镜头时,只有眼泪,没有痛哭。那天,她坚定地说,我长大后,要像哥哥一样,加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队伍。
我相信,她不是冲动,而是经过冷静思考之后,作出的人生抉择。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父母就坐在一旁,能从他们的脸上读到痛失爱子的悲伤,也能从他们对女儿赞许的目光中感受到深明大义的胸怀。虽然这一家人从此阴阳两隔,但却共同地呈现出了一种力量,这是悲痛打不垮的力量,是沿着英雄足迹赓续前行的力量。
(李靠军 摄)
还有一个小伙子,我是在他牺牲后,才算真正了解他。他长得高高大大,一米九的个头让他在篮球场上能扣到篮筐。大学毕业不久,他就穿上那身军装,走向了父亲曾经走过的道路。可是,那一场山火无情地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
我和他的父亲在工作中曾有一面的过往,同样作为父亲,我能感受到他的失子之痛。这位烈士的父亲本身就一直在从事这一危险的职业,军旅人生也经历过成百上千场的灭火战斗,他对这个职业的危险性不可能没有认知。然而,当儿子沿着他的足迹前行时,他和妻子义不容辞给予了儿子最坚定的支持。在这对父子身上,呈现着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是前赴后继的力量。
我还认识这样一位火场英雄,牺牲时,他已经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在他的告别会上,我看到亲属座位上坐着两位中年男人,那是他的两个哥哥。他们沉默地呆望着弟弟挂在墙上的照片,可能在回忆弟弟从小长大的过程,也可能是在担忧他牺牲后,年幼的女儿以后如何长大。
他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可能还不太懂生命的概念,但已经是知道生死的年龄。实在想不出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如何来承受这种打击,当本来就聚少离多的父亲,从此成为了冰冷的石碑上的名字,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注定要有一段空白和缺失。
然而,半年之后,我又在一条新闻中看到了这个家族的选择:这位烈士的侄子加入了四川冕宁的森林消防队伍。生于凉山,又将用青春去守护凉山,这又是一场用生命进行的接力。我相信,当这位年轻的消防战士穿上和他叔叔一样的战袍,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已然完成,这是一种越是危险越向前的力量。
还有这样一位老兵,在退役离开了那支队伍不久,他的战友在一场扑灭山火的战斗中牺牲。当听到那些熟悉的战友名字登上令人悸痛的名单,他伤心不已。后来,当这支队伍在他的家乡征招消防员,他说服了家人,毅然选择了回归。他之所以重披战袍,再次奔向那面战旗,是因为,他想接替战友牺牲后留下的战位,再次冲锋在火场,继续以热血谱写忠诚。
作为一名记者,很久以来,我一直在默默记录着他们的故事。后来,我发现,对于他们的生命来讲,所有的讲述都极度苍白。当火场的烈火余烟散去,如果不拿起那份让人心灵颤抖的名单,还有多少人在怀念他们。他们不需要鲜花,不需歌颂,不需要功名,这些原本就不是他们期望的,因为,他们连最宝贵的生命也舍得付出。其实,他们也从不曾想为人世制造悲伤,他们也希望在完成使命的同时,好好活着,胜利归来。
这些年,每一个清明来临,我都会不由地眺望那些远山,目光在找寻那些下山的路。在我心里,我总觉得可能有一天,他们会沿着那一条条归来的山路,满脸灰烬而又雄纠纠地凯旋,向着他们的亲人远远地招手,大声地呼喊。
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还在被怀念,他就没有死亡。只不过,如今我们在这边,他们在那边。但是,在真正怀念他们的人的心里,他会活得好好的,还是那样年轻,生命依然鲜亮。
责编:翁倩悦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