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美军将部署进攻性高超音速武器 锐评:进入实战障碍不多,但拦截的效果很难说

2021-03-04 17:17: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3月4日消息(记者王冰)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国防部计划将在五年内部署进攻性高超音速武器。那么,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方面,美国目前处于什么水平?美国未来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方面会如何发展?就相关话题,总台央广记者王冰专访了军事观察员杜文龙。

资料图:“先锋”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画面(环球网)

  军事观察员杜文龙认为,目前,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方面,美国与俄罗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其未来发展趋势值得警惕。

  杜文龙:在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方面,美国与俄罗斯的差距十分明显。俄罗斯的“先锋”导弹、“锆石”导弹、“匕首”导弹等高超音速武器,如今都已经列装部队,而且还有其他的多种类似装备,也在研制过程中。对于美国方面,虽然也有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高超音速导弹型号,但至今没有一种投入实战。

  现在,美国也在调整高超音速导弹发展思路,尤其强调“三军联合、重点突出”。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在太平洋试射的三军通用高超音速武器,就是由陆军主导、其他军兵种参与,共同研制的。美国希望,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无论是发射方式、导弹尺寸,还是射程等,都能同时满足不同军兵种的需要。这样的话,不仅能使投资相对集中,而且可以在多军种列装。

  可以预计,通用性、不同军兵种联合研制、调整相应的战技术指标等,是美国今后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特征。未来三到五年,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进入实战化不会有太多障碍,它的这种快速发展趋势应当引起世人警惕。

资料图:米格-31战斗机腹部携带一枚“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环球网)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声称,美国在高超音速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并不急于运用到高超音速作战能力和作战系统中。军事观察员杜文龙认为,美国的这种表态其实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杜文龙:美国这个说法,跟它技术发展的进展并不相符。事实上,美国是世界上较早研制和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在技术概念、装备试验,以及整个作战转型方面,它都是率先发起者。但是,美国在这方面走了很多弯路。比如,美国不同的军兵种,都在单独研发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而且将很多的高端技术作为核心技术。比如,研制一架高端战机,他们会把之前所有的成熟的供氧、起落架等部件技术,全部抛弃不用,一定要用最新最好的技术。美国片面追求所谓的高新技术的思路,致使它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

  俄罗斯就不一样了。俄罗斯的“匕首”、“先锋”等高超音速导弹,都是在现有武器装备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因此,俄罗斯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进度非常快,研发成本也相对较低。而美国在研发高超音速武器上,虽然也投入了很多,但是由于技术路线、研制格局等方面的差异,使它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制严重落后。美国在这种状态下,宣称自己不急于部署高超音速武器打击系统。其实,它这是一种借口,并不代表美国目前研发高超音速武器的真实状态。

 

资料图:“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画面(俄罗斯国防部)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还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至后期,开发用于防御高超音速武器的多层化系统。对此,军事观察员杜文龙认为,拦截高超音速武器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美国不断创新它的作战理念,但未来恐怕仍难以取得理想的拦截效果。

  杜文龙: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防御系统,其实就是要对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实施拦截。就目前而言,这项技术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都知道,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轨迹不连续,而且弹道变化很大,飞行航迹诡异,对方是很难发现、拦截和跟踪的。美国如果要把防御高超音速武器作为研发的核心,就不会采取以前那种“以子弹撞子弹”的反导方式,而是要采取多个层次、大范围拦截的办法。比如,它要发展多弹头的高超音速武器,这样的话,拦截对方高超音速导弹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另外,它可能还要研制所谓激光武器、电磁脉冲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可以在没有实体撞击的情况下,去摧毁对方的高超音速武器。

  可见,美国正在把反导作战的原理进行更新完善,它之前是用苍蝇拍去打一只苍蝇,现在是要往整个房间里喷毒气,要把所有的苍蝇都杀掉。因此,它的这种杀伤方式和以前相比,就是从“点杀伤”变成了“面杀伤”,从“有形杀伤”变成了“无形杀伤”。但从目前来看,美国如果以拦截的方式去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攻击,它的技术难度仍然很大。

 

责编:王苗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