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抗美援朝老兵记忆 | 易金荣:停战后,我在朝鲜修烈士陵园

2020-12-07 17:53: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易金荣老人

  央广网12月7日消息(记者聂宏杰 张世勇)易金荣,湖北石首人,1932年出生,1952年10月参军,12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被编入志愿军第16军32师95团工兵连。在朝鲜期间,因表现出色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获嘉奖5次。1957年4月回到祖国,解甲归田建设家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易金荣老人的证书 

  志愿军老战士易金荣家的院子没有围墙,开门便是稻田,不远处的湖边有成片的荷塘。每年夏天,满塘荷花竞相绽放,一眼望不到边。到了秋天,莲藕收获过后,只留下坑坑洼洼的泥塘。易金荣告诉记者,每到这时,他就会想起第一眼看见朝鲜被轰炸后的情景。

  易金荣:“我们到朝鲜以后,看到很多街道、房屋都被炸光了,眼前的城市就好像我们家乡挖藕过后的泥塘那样凌乱。”

  1952年的冬天,不满20岁的易金荣怀着满腔热情报名参军。在这之前,他被日本人拉去做过苦工,解放战争时期,家里的东西又被国民党军队抢掠一空,直到新中国成立,全家才过上安稳日子。

  易金荣:“我亲眼看到过日本人,我也见过国民党军人。当时,他们见人就抓。抓走以后,就把人家的衣服脱了,防止逃跑。天黑收工的时候,才把衣服还给抓来的人。我感觉,共产党最好。所以我一心想着保卫国家,要为共产党出力。”


易金荣老人讲述抗美援朝战场故事

  易金荣1932年出生在湖北石首桃花山镇鹿角头村,这里地处湘鄂交界,群山环绕,翠竹成海。易金荣回忆说,解放之初,这里交通闭塞,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桃花山镇。易金荣第一次离开家乡,就来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那天,易金荣和战友们领完棉衣、手套,就踏上北上的列车。火车从武汉一路开到鸭绿江边的凤凰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丹东凤城市。

  和大多数志愿军一样,易金荣是夜晚渡过的鸭绿江。美军的飞机在头顶盘旋。上车前,部队收走了所有人的火柴和一切可以发光的物件。

  易金荣:“当时只有夜里可以过鸭绿江,因为白天会被飞机轰炸。美军的飞机很多,只要地面上露出一点儿亮光,它就要进行轰炸。上车前,我们的手电筒被收了,火柴也被收了,不准有任何亮光,等到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才下了车。”


易金荣老人的证书

  1952年年底,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兑现其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的竞选承诺,亲自到朝鲜前线后宣称,要以“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破僵局。为了应对美国可能在朝鲜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志愿军进行了反登陆作战准备,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构筑工事,因此,当时需要大量的工兵。易金荣记得,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兵那一天,带队干部挨个儿查看战士的手,只要是手掌粗糙的,就被分到工兵连。

  就这样,易金荣被编入志愿军第16军32师95团工兵连,主要执行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排雷布雷等任务。易金荣老人回忆,当时环境十分恶劣,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地表被冻得异常坚硬。志愿军既无空中优势,又缺工程机械,他和战友们干活大部分靠肩扛手抬,经常是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


易金荣老人的证书

  1953年春天,由于阵地外围地雷密布,为扫清障碍、减少伤亡,易金荣和战友们连续奋战十多天,打通了7条巷道。一天夜里,易金荣奉命与两名战友一道去执行排雷任务,期间遭遇敌人枪炮袭击,两名战友当场牺牲,易金荣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排除了剩余的两颗地雷。

  易金荣:“地雷还没排出来,我们就被敌人发现了。当时我们三个人执行排雷任务,当场被打死两个,只留下我一人。我坚持把剩余的两颗地雷排除了。”

  易金荣老人回忆说,修碉堡的风险不亚于排地雷。修碉堡主要在白天进行,敌机时常前来侦察,一旦发现目标,就会引来更多飞机进行轰炸。为能够及时撤离,他们每隔一段距离会设置一个防空哨,敌机一来就对空鸣枪,修碉堡的人听到枪响立即停工。有一次,大家正在施工,不料被敌人发现,很快大批敌机像蜂群一样出现在上空,实施大规模轰炸,易金荣的左腿被弹片击伤,留下一道至今可见的伤疤。

  易金荣:“大批敌机飞过来了,飞得很低,扫得树枝乱晃,不仅声音大,风也大,把树叶子都卷起来了。”


易金荣老人的证书

  易金荣说,在战场上也有快乐的记忆。1952年底,志愿军的物资供应已基本能够满足前方需求。1953年春节,每两个连队分到了一头猪。为了把这头冻得硬邦邦的猪分成两半,他们剁坏了几把菜刀。

  易金荣:“我们连和另一个连共同分一头猪。当时天气寒冷,猪肉冻得梆梆硬,炊事班的刀都剁坏了几把。”


易金荣老人的证书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时隔67年,当天的情景易金荣依然记忆犹新。《志愿军》报用红色字体刊发了停战协定的消息,他和战友们争相传阅,高兴得又蹦又跳。

  易金荣:“1953年7月27日停战那天,中午12点停火。下午两三点钟,我们就看到报纸了。平时,报纸上的字是黑色的,那天登的是红字。我们就想,《志愿军》报纸怎么会是红字呢?再仔细一看内容,原来是停战了。我们都高兴得乱蹦乱跳,心想不会死在朝鲜了,可以回家了。”

  停战后,易金荣原以为已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可以很快回国与亲人团聚。没想到,自己会继续留在朝鲜度过长达四年的重建岁月。当时,他们受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在三八线沿线修筑防御工事。

  易金荣:“7月27日停战,从8月份开始,我们就被派到三八线沿线修筑工事。停战后,以三八线为界,双方各退两公里,中间有四公里宽的非军事区,没有老百姓,也没有部队。分界线上架设铁丝网,从东海架到西海,我们就在离非军事区几十米的地方修碉堡。”


易金荣老人的证书

  1954年,易金荣所在部队担负起杨根思烈士陵园的修建任务。战斗英雄杨根思1950年在长津湖战役中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友在清理战场时,只找到他的一根手指”,讲到这里,易金荣老人有些哽咽。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在长津湖一战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牺牲,很多烈士都是就地掩埋,分散在各地。易金荣和战友们的任务是找到这些烈士墓,编号立碑,将木牌换作水泥墓碑,从1号一直编到6000多号。

  易金荣:“有的烈士是老百姓掩埋的,有的烈士是部队掩埋的。部队埋的,就钉一个木牌,写上战士的名字,老百姓埋的就只有一个土包。我们的任务是给这些烈士墓立碑,有名字的刻上名字,没名字的刻上‘烈士’两个字,中间立一个大碑,上面写着‘烈士永垂不朽’。碑是用水泥做的,从1号、2号、3号、4号,一直编到6000多号。”

  长津湖地区常年冰封雪裹,每年只有夏季三个月可以动工。杨根思烈士陵园从1954年开始修建,历时两年才完工。这期间,易金荣系统学习了工兵业务。因为各项成绩优异,他被评为技术能手,荣立三等功。由于表现出色,1956年1月,易金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4月晋升为班长。在此期间,易金荣还参加了朝鲜的战后恢复工作,帮助当地百姓重建家园。离开时,朝鲜当地人民夹道相送,洒泪送别。

  易金荣:“当地的朝鲜人民原来是住在山上的,我们修的房子比他们之前的房子还要好。朝鲜人民虽然听不懂我们说话,但很尊重我们,他们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很好。走的那天,当地很多群众去送别我们,哭得很伤心。他们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吃了苦,牺牲了很多人,对朝鲜老百姓很友好。”


易金荣的大儿子易银清因公牺牲,被评为烈士

  1957年4月,25岁的易金荣服从组织安排,在朝鲜复员,归国返乡务农,娶妻生子。他时常向儿孙们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鼓励他们参军报国。在他的影响下,家里先后有4个孩子参军入伍。他的大儿子也是一名工程兵,1978年在北京执行某工程任务时牺牲,年仅22岁,被评为烈士。他最小的孙子正在海军服役。

  易金荣:“我总和孩子们说,当兵好,要积极为国家出力,保卫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这么多年,我都跟孩子们这么说。”


志愿军老战士易金荣接受总台央广记者聂宏杰采访

  时光如水,60多个春秋悄然而逝,曾经的热血青年已至耄耋。对易金荣老人来说,很多记忆变得模糊,但一提起抗美援朝的事,他的讲述立刻变得清晰,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喜交集,仿佛那段岁月从未远去。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女们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共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责编:翁倩悦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