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11:26: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2月19日消息(李沂健 宋兆阳)在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有这样一群官兵,他们既是飞行人员又是机务人员,是空中的“安全员”,更是地面的“维修员”,他们披星戴月、不辞劳苦,跟随战鹰与太阳肩并肩,陪伴机务兄弟维护飞行,保障国家财产和战友生命安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就是——空中机械师。
对早期的运输机来说,机械操作要靠人力通过钢索或拉杆来控制飞行舵面。上个世纪30年代,大型多发飞机兴起时,空中机械师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
执着坚守是空中机械师使命的定义
对已有28年机务经验的老机械师苏连中来说,有太多的记忆值得被珍藏。回想刚来到部队时,他对空中机械师的理解仅仅是字面上的含义:严格按照机长指示操作与监控发动机、液压、燃油、电气、环控系统和航行姿态的空勤人员。
照片拍摄于2019月12月
2001年,苏连中成为首批改装某型轰运教练机的空中机械教员,为精确掌握操作要领和参数性能,尽快完成改装任务投入教学,苏连中和战友们冒着严寒在机场进行各项演练,深入研究装设备,到军工厂拜访专家攻克技术难题,收集了大量资料素材,整理出多项适合教学使用的操作教案,经历无数日夜的艰难技术攻关,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多年来的执着坚守,使苏连中从曾经的帅小伙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机械师,也让他对空中机械师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面对突发情况,从容不迫;面对机械故障,攻坚克难;面对昼夜交加,从不懈怠,想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他从未抱怨过一句,为飞行保障事业奉献终生是他无悔的初衷。
不断创新是空中机械师执着的追求
航空机务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探索创新相伴相生。机械师覃遵东更是从未停止过研究的步伐,他定期进行故障研究,积极带教机组成员,从原理上弄懂研透,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每年都有大量研讨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所维护过的飞机实现空中零事故。
照片拍摄于2019月6月
凌晨两点,停机坪上仍旧闪烁着微弱灯光。夜航已经结束,但一场排故大战才刚刚开始。当日飞行最后一个架次结束后,据飞行员反映,空中飞行时,飞行轨迹在各舵面中立情况下,飞机有轻微向右偏转情况 。
夜黑如墨,手电筒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一双双执着的眼眸。覃遵东带着业务骨干对飞机整个操纵系统各部件逐个进行排查,方向舵调整片回执机构5毫米的空行程引起了他的注意。
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回执机构行程排除故障?几经思索和研究,他发现正是由于方向舵调整片回执机构的空行程,导致飞行员蹬舵角度与方向舵实际偏转角有细微的差别,通过细致调整,缺陷得以顺利排除,此后,这一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
从军33载,安全保障飞行7000小时,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的老机务,多年来冲锋在一线,所思所想从未离开过打仗。尽管年龄军龄不断增长,但他从未有丝毫松懈,他认为空中机械师的价值就是在一线倾尽所能不断创新。
照片拍摄于2019月12月
维护飞机时,空中机械师冯辉总喜欢拿着的一本日记不停地翻看,写日记是他一直坚持的习惯,他的日记从不记录生活,也不记录心情,厚厚的日记本里记录的全是多年来飞机维护的宝贵经验,易发故障、原因机理、实践心得都浓缩其中,只需“按图索骥”,就能确保各项工作精确到位,可视化、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的新理念,使得保障效率大增。
安全启航是空中机械师永恒的责任
机务人员一手托着战友的生命,一手托着国家的宝贵财产,心中的弦必须时刻绷紧,坚持“零误差”的工作标准。作为中队长的杨建霄在工作中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一次飞行训练,飞行员反映无线电罗盘有瞬时不定向现象。杨建霄对飞机反复检查测试,罗盘工作都正常,但他仍放心不下,并主动随机升空进行追踪测试,最终将隐患故障顺利排除。
一次训练结束,有一架战机滑油耗油量过大,机械员查不清原因,认为“可能是内部密封性不好”。杨建霄对他进行了严肃地批评:“什么叫可能?可能就是对飞行员生命和国家财产不负责任!”反复检查后发现,是由于滑油温度偏高、气化严重,导致滑油消耗量偏大造成的。
杨叨叨是中队官兵私下里给他起的昵称,只要是能影响到飞行安全的事,杨建霄一定会第一时间提醒。“开车前做好通电,试车结束后记得五放水、一放气。”“盖好机尾翼蒙布,铅封上锁不要有遗漏。”在机场,他总会一个机组一个机组的耐心嘱咐,在他心里安全是机务人的底线。每每和中队官兵聊天时,他提到最多的就是“如何补足业务短板?机组编排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等问题。
杨建霄检查飞机不是一般的严格,无论是谁检查过的飞机,他都要再检查一遍,直到确认没有问题为止。他认为,机务这个岗位绝对来不得半点含糊,单位已经连续22年保证了飞行安全和防线安全,干机务的要全力保住这块金字招牌。
坚守信仰,筑牢军魂,
才能竖起一面不倒的旗帜。
正因为有这样一群用忠诚铸就信仰,
用使命托举担当的天梯英才,
轰运摇篮的名字才更加熠熠生辉。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