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17:36: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2月18日消息(周林 温晓立)15名队员,一次性集体献血5800毫升;先后布控7个卡口、社区,经常每天连续奋战10余个小时以上;面对任务繁重,1天分成几个小组、担负多个任务,变成了一种常态……看到组建仅一年的这支“年轻”队伍——徐州市云龙区“蓝天救援队”,在战“疫”场上留下的一组组数据,泪流了!
“我们是兵,理应时时冲锋在前;面对疫情,我们更当义无反顾!”队长杨德金介绍,在他们百余人的救援队伍中,大部分有着另一个身份:民兵。
队伍组建之初,他们就立下“应急应战敢冲锋、服务人民当先锋”的救援誓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响应“一级战备”,迅即携带各种防护器材和消毒设备,投身战“疫”之中。
连日来,在防疫一线,“蓝天救援队”的民兵用一个个普通而平常的“数字”,书写着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
1月30日晚,获知徐州“红十字”血站因受疫情影响无偿献血人员骤降、急需血液的消息后,第二天一大早,15名民兵队员就身先士卒站出来,赶到云龙区民富园附近无偿献血点,一次就献出5800毫升。现场工作人员感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一个劲地直言“谢谢”。
“我们年纪轻有体力,献点血不算啥,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冲到一线!”2月1日,退役军人、民兵骨干陈赵松的表态,引来大家纷纷响应。15名无偿献血的民兵队员,“第一次”集体违抗队长杨德金让他们休息的命令,立即投入到潘塘社区的疫情防控中。事后,记者了解到,这一“仗”,陈赵松就没下过火线,连续奋战17天。
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徐州市区8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紧急封闭5个,只留有徐州东、潘塘和彭城3个出入口,用于必要车辆交通。
这是一次紧急的任务!这是一次重大的使命!
2月2日,他们接到“参战”任务——在3个留下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协助参加防疫筛查工作。
“民兵战时就是兵,关键时刻敢冲锋!”“蓝天救援队”队长杨德金告诉笔者,当时,车流量还是非常大,全国各地来徐和路过徐州的人员非常复杂。面对这种情况,“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出动13辆车、20名以民兵为主的骨干力量,火速奔赴一线。
在布控的3个高速公路出口处,他们积极协助工作人员,文明执勤、精心配合,对过往车辆上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天气寒冷,手被冻僵了,有的连拿笔都没有知觉,可没有一人叫苦;穿着防护服,不方便去厕所,他们一天都不敢多喝一口水。
仅仅2天,他们就出动车辆26车次、人员41人次。
紧急!紧急!!任务接踵而来!!!
2月5日,来不及休息的“蓝天救援队”的“官兵”,又接到彭城街道办事处社区防控点的求援。
听令而动!他们立即统筹力量,奔赴前线。早上7点,民兵队员就来到钟鼓楼社区,对4个老旧小区进行人员筛查、测温登记。由于老旧小区人员相对比较复杂,租房子人员较多,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但“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没有埋怨,而是冒着雨雪,耐心地讲解、细致地排查、认真地登记。
短短一周,他们就先后出动车辆44车次、人员67人次,经常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不仅如此,救援队的队员还自费购买电动喷雾器6台、消毒液200公斤,对4个小区防疫消杀。
疫情不除,战斗不止。
在徐州高铁站,在大龙湖办事处刘塘社区、在潘塘社区……处处闪动着“蓝天救援队”民兵奋战的身影。
他们还启用无人机13次,对辖区内乡村各街道路口进行远程监控,发现聚集人员马上驱离;在潘塘社区,他们发现疑似病例后,10名队员不惧危险,协助工作和医护人员,立即进入社区4个自然村参加应急行动。
在战“疫”面前,杨德金队长带领这支心系百姓的“蓝天救援队”将士庄严宣誓:疫情不退,绝不收队!
后注:目前,云龙区“蓝天救援队”共有115名队员,其中正式队员36人、民兵33人、退役军人19人。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