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闪光的航迹丨第一个空战战术原则:"一域多层四四制"

2019-12-03 14:19: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12月3日消息(记者乔梦)空中作战,既要靠一往无前的战斗作风、性能良好的飞机装备,更要有一套符合客观实际的机动灵活战术,这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抗美援朝战争中,随着越来越多的F-86型飞机用于空战,美空军根据喷气式飞机的特点,加紧研究改进空战战术,他们放弃大编队而采用“流动四机”的作战方法:用若干个“流动四机”小分队,按不同间隔和不同高度梯次配置,进入战区巡逻。这一作战方法,便于发挥喷气式飞机高速、机动的特性, 无疑是一个创新。美军还重视采取由两个 16 机组成的大纵深、多层次机群,相互支援进行活动,当发现志愿军空军飞机后,以4机、8机、16机等不同编队, 立即向志愿军空军飞机发动攻击,或者诱使志愿军空军的飞机分散后进行攻击。美军凭借这些新的作战方法,在一个时期的空战中取得主动。

  1951年9月至10月间,志愿军空军与美空军F-86、F-84型的混合机群打了多次有几百架飞机参加的大规模空战,在集中兵力、编队协同、空中指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要求提出一套符合作战实际的应对战法。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及各部队掀起了研究战术的高潮,各级指挥员和飞行员开动脑筋,献计献策,提出了数百条改进战术的意见。随着作战经验的积累,探索空军战术问题的条件日趋成熟。

  刘亚楼对空战战术十分重视,他认为,志愿军空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斗实践,对客观认识已经比较清楚,有必要把最根本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提炼出几条适用于空战的战术原则。1951年11月至12月间,他亲自到战场摸索、研究和总结空战经验。每打一仗,他都参加战斗讲评会,与飞行员一起研究作战的经验教训。

  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也多次与刘亚楼谈及空战战术问题,刘震认为,大编队大机群出战不灵活,敌我双方一接触即被打散,打散以后,一般只能保持双机协同作战,能够保持4机协同作战的较少,一旦形成单机就很不利,凡是被击落击伤的,多半是单机活动的。应当采取多批小编队、分梯次进入战区,集中兵力于一个空域,力求保持4机或双机协同作战,容易争取主动权。

  在此基础上,1952年4月刘亚楼草拟了“一区两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的指示,对这一战术原则作了具体、系统阐述。下发后,参战部队进行了深入学习讨论,运用到实战中加以检验。后来在表述形式上,又将“一区”改为“一域”,将“两层”改为“多层”,统一改称“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

  “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示意图

  “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同批同梯队出战的机群, 以4机为单位,按不同间隔、距离、高度,采取层次配置(最少配置两层),构成小编队、大纵深的战斗队形,按照统一的作战意图,以长机为核心,在目视联系和战术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一域,相互协同作战。

  刘亚楼强调,“一域”战术是“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的核心,能否保持在一个空域作战,是关系到集中力量和分散力量的问题。过去空战中的许多不利情况,大多是由于没有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所造成。在空战中,必须把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战胜敌人。为了使飞行员加深对这一战术思想的理解,刘亚楼作了生动的比喻,他说:可以在飞行中把带队长机形容成一群蜜蜂的蜂王, 机群内的其余飞机则像是工蜂,蜂王向哪里飞,工蜂就向哪里飞,任何时候都不分散,要使我们的机群团结得像蜂群一样。刘亚楼反复解释说,“四四制”战术的基础,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实行双机攻击,双机掩护,双机本身可以互变, 双机与双机之间也可以互变,相互轮番掩护攻击。实践证明,这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法。

  实行“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对空中和地面指挥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空战是一个迅速而复杂的过程,接敌要迅速,占位要快,攻击要猛, 射击要准,脱离要快,退出战斗要有秩序,每一个环节都要争取主动,做到主动而有组织地攻击敌人。这客观要求地面指挥员和空中指挥员必须基于战场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整个空战过程中,特别是在影响空战成败的关键性时刻,实施灵活的不间断的指挥。

  “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在当时的技术装备条件下,较好地体现了集中兵力优势和战术优势的思想,适应了喷气式飞机高速机动作战的特性, 对指导部队夺取空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志愿军空军空战战术从实践到理论的一次成功飞跃。

责编:刘鹏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