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退伍老兵新闻特写:收获与变化 我和我的这些年

2019-08-26 16:22: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8月26日消息(秦可)“军装叠好泪沾襟,解甲归田不忍分……”又到一年离别季。愈到离别时分,越显赤子忠诚,老兵们坚守岗位,在军旅人生的最后时刻为自己的无悔青春留下最靓丽的印痕。下面让我们跟随记者,一同走进武警桂林支队,瞧瞧老兵们这些年的收获与变化。 

  每一个“兵之初”,都是从一位老班长的谆谆教导开始的。周滔,就是武警桂林支队阳朔中队最老的那个班长。他入伍12年,当班长10年,对他来说,能在标兵中队服役,是军旅生涯最大的幸运。

周涛在纠正战士擒敌训练的错误。张宸硕 摄

  “如果不以标兵去要求自己,在中队是过不下去的!” 周滔至今记得初来中队,班长是这样教导他的。从那时起,他就认定自己一定要当标兵。两年后,晋升为下士的他,第一次亲身迎接了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考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标兵的奖牌成功被领进了中队营区。


周涛在组织中队应急班实装拉动演练。张宸硕 摄

  “考标容易守标难。”为了留住标兵的老招牌,周滔成为了中队“标兵意识”传承的那股绳。他常常跟战士们说:“在阳朔,除了优秀就是不及格。”新兵一茬茬来,标兵意识却始终不降,周滔在班长岗位上践行了自己“兵之初”的誓言:凡事都要做到最好。


下午起床后,周涛与战友们一起搞卫生。张宸硕 摄

  如今,周滔也要面临退伍了,如多年前他的班长一般。他觉得,最不舍的还是中队战友,以及那些大家共同拼搏努力争来的荣誉。在战友的陪伴下,周滔捧着“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奖牌与战友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照片他将永远保存下去。


训练场上,周涛在跟战士们进行训练演示。张宸硕 摄


周涛在器械场上风采不减当年。张宸硕 摄

  恪守岗位,带兵育人,是一名老班长的忠诚;奋战一线,传承经验,则是一名老特战尖兵的担当。谈起转变,桂林特战中队下士方继伟感触颇深。

方继伟与战友们展开反劫持训练。张宸硕 摄

  “我入伍以前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一个人,我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当初会选择加入特战中队。”方继伟从义务兵起成为了特战队员,他说特战中队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意识非常强烈,有人打了98环,他就一定要打到99、100环,因为只有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参加比武竞赛,去迎接更多挑战。


方继伟与战友一起开展战术搜索训练。张宸硕 摄

  5年特战之旅,方继伟参加了十余次魔鬼周以及各级组织的特战专业比武,这些经历带给了方继伟强健的体魄,更塑造了他坚毅的性格。

  “16年参加第一次魔鬼周,当时在组织一公里爬行时,背着30公斤的背囊,即使戴着护膝护肘,爬了没多久血就已经从迷彩服里渗透出来了,那时候感觉非常的绝望,但自己一直咬牙坚持,爬到终点之后,就觉得今后无论遇到再大困难,自己都能去克服它,战胜它。”回忆起过往经历,方继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方继伟纵身一跃快速翻过障碍。张宸硕 摄

  上膛的子弹终要击发,方继伟选择离开部队展开新的人生,他将手中钢枪交接下去,奔赴人生新的舞台。在最后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总结传授给了新队员们,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军旅生涯中能够为中队,为自己取得更多的荣誉。 


障碍场上的方继伟步履神速。张宸硕 摄

  在军营里,有前线征战的斗士,也有背后付出的保障者。有了他们,军营生活才能顺畅自如。

  几天之后,桂林支队执勤二中队炊事班班长张华良也要离开这支部队了。回忆起这五年的军旅生涯,他坦言是中队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在他入伍第二年,偶然的一次掌勺机会,让他获得了战友的满满赞誉。那时的幸福感,一直伴随着他至今。

张华良在制作面包。张宸硕 摄

  “吃的好,才有战斗力。”这是张华良一直信奉的格言,在他的努力下,中队的后勤力量逐渐完善,官兵的饮食标准越来越高,练兵备战上劲头十足,他也成为了支队闻名的“小厨神”。

  “退伍后我还想当一名厨师,但我为战友做饭的这几年,应该会是我最快乐的烹饪经历。” 张华良跟记者说道。


在完善水果拼盘的最后一道“工序”。张宸硕 摄

  临近退伍,他还有两个小心愿:首先是在最后这段时间将部队伙食调配经验传承下去,其次就是希望中队官兵永远记得他做的饭菜。

  此时的他,正在给即将退伍的老兵烹制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老兵们见到端过来的美食早已迫不及待,呼声连连。


张华良利用野战给养单元为官兵制作熟食。张宸硕 摄

  厨师的阵地是厨房,文书的阵地则是这三尺书桌。

  “记得刚当文书的时候,打字都是一个手指来回点,现在闭着眼睛打字都有没问题。”桂林支队执勤一大队文书杨运勇说道。作为一名四级军士长,多年的工作实践不断锤炼着他的工作能力。

杨运勇在上报文件。张宸硕 摄

  “可以说每年部队每个时间段的工作重点,该准备哪些东西我都很熟悉了。” 常有人说,文书就是半个指导员。作为大队文书,杨运勇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经常有人说,现在的部队是“流水的干部,铁打的兵”。在对部队的了解程度上,很多新干部都比杨运勇略逊三分。在今年一次突然部署的重大勤务中,尽管情况紧急,工作繁杂,但杨运勇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任务。“记得那时候大队长拍拍我肩膀说幸亏有你,我就觉得自己在这个岗位确实有价值。”回忆起幸福的小时刻,“老杨”笑得合不拢嘴。


杨运勇在完善会议记录。张宸硕 摄

  再过几天,老兵们即将离开战位,忘不了他们兢兢业业的身影,忘不了他们苦口婆心的嘱托,祝愿所有老兵能在新征程中阔步前行,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社会每个角落。老兵们也请放心,新的战士们定将接过钢枪,走上哨位,肩负起守卫好驻地安全地责任,将部队建设的越来越好。


杨运勇在张贴支队八月份红星干部。张宸硕 摄


杨运勇在对照要求查找资料。张宸硕 摄

责编:张博帆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