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中国蓝盔安全高效扫雷再创新纪录

2018-12-21 14:31: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维和官兵庆祝打破维和扫雷再创新纪录。黎钟扬 摄

  央广网12月21日消息 (王云龙 尹博)当地时间12月19日,中国第17批赴黎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在“蓝线”扫雷作业中再创佳绩。

  “监督员同志,地雷销毁前准备完毕,请指示。”

  “3,2,1—起爆!”随着现场监督员王云龙一声令下,扫雷作业组组长刘权按下了起爆按钮,一声巨响,山间升起几股浓烟,6枚防步兵地雷被一次性销毁。至此,第17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官兵已经发现并成功销毁地雷809枚,排除未爆弹1枚,累计清排雷区5112平方米,单批次扫雷数量首次突破800枚,超过了前15批扫雷数量总和,书写了安全高效扫雷新的纪录。

  扫雷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扫雷官兵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不仅要直面地雷的威胁,还要经受高温高湿、毒虫毒蛇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12月的黎巴嫩全面进入雨季,连日阴雨,雷场湿滑,特别是土壤湿度变大,黏土时常与地雷粘在一起,增加了作业难度。

  “恶劣的天气给作业进程带来了较大影响,增加了安全风险,但只要一想起排雷英雄杜富国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我们都以成为一名扫雷作业手而骄傲。”扫雷作业手黄仕发深有感触地说。

维和官兵结合作业实际学习排雷英雄杜富国先进事迹。王云龙 摄

  雷场上的,每一个脚步、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挖掘都攸关生死,必须思想高度集中,心细如发,才能确保绝对安全。“分队党委高度关注扫雷作业安全和官兵思想心理变化,通过学习文件、网上浏览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向排雷英雄杜富国学习活动,结合扫雷任务实际谈体会谈感想,让大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铸牢信仰根基、提升实战能力。”该分队军事副分队长卢廷兵告诉记者。

  在黄仕发的身后3米,扫雷一组组长刘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不时给予鼓励、提醒和指导。“雷场地面湿滑、土壤黏性增大让雷场情况更加复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扫雷作业标准程序作业,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刘权说。

  身处黎以边境“死亡地带”,扫雷官兵除了要直面地雷等各种爆炸物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关注当地安全局势。据维和部队领导介绍说:“为了保证扫雷官兵的安全,我们坚持每天根据上级通报的安全情况,分析研判安全形势,制定应对措施,灵活机动选择安全行车路线,不断更新完善各类预案,积极组织协同防卫演练,时刻做好应急准备,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灵活应对、安全处置。”

维和官兵定期组织安全形势分析,研究安全高效扫雷措施。黎钟扬 摄

  据了解,扫雷官兵自5月22日正式履职以来,创造了最快时间通过扫雷资质认证、最短时间上雷场、最快时间排除首枚地雷等纪录,被联合国地雷行动中心主管皮纳尔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扫雷队伍”。同时,扫雷官兵积极与与意大利友军进行应急防卫和医疗救援联合演练,与爱芬营、法国、柬埔寨等联黎友军开展作业现场交流,与联黎西区司令部多个国家友军开展扫雷排爆联合训练暨战例研究,高标准迎接黎巴嫩使节团等高层次来访,“中国式”扫雷闪耀联黎国际舞台。在接下来的五个月,维和官兵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完成好各项维和任务,坚持安全高效组织蓝线扫雷、精益求精实施工程建设、热情周到进行医疗救助、依法依规开展对外交流,以实际行动践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为南黎地区持久和平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蓝盔一直在行动。

7月6日,维和官兵为法国战斗工兵进行器材展示。杨双权 摄

8月8日,维和官兵国与意大利友军进行应急防卫和医疗救援联合演练。杨双权 摄

8月16日,维和官兵为爱芬营扫雷排爆分队进行现地教学。杨双权 摄

8月27日,维和官兵与柬埔寨友军进行综合演练。杨双权 摄

9月29日,维和官兵与联黎部队友军进行扫雷排爆战例研究活动。陈忠洪 摄

11月17日,维和官兵为黎巴嫩使节团展示讲解扫雷装备。尹博 摄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