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专家:美退出中导条约 或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2018-10-21 20:04:00  来源: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021日消息(记者 王锐涛)据中国之声《晚高峰观军情》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0号宣布,美国将退出1987年与俄罗斯签订的《中导条约》,理由是俄方违反了条约规定。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21号强硬回应称,如果美国继续单方面退出协议,俄罗斯将采取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军事措施。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那么将对国际安全带来怎样的影响?就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军事观察员李莉。 

  《中导条约》是冷战时期比较成功的军备控制协议

  《中导条约》全称是《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由美国和苏联于1987128号签署。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军事观察员李莉介绍,《中导条约》曾经是冷战时期比较成功的军备控制协议。

  《中导条约》本身起的作用时间很长。虽然它是冷战背景下的产物,但它对于当年的美苏,以及后来美国、俄罗斯在中导领域都起到了很大限制。但由于它当时限制的是陆基,并没有对海基和空基发射的巡航导弹包括弹道导弹进行限制。因此执行地很成功,是冷战时期比较成功的军控协议。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它受到了挑战,与前美国、俄罗斯的装备出现了相背离的问题。

  从当时情况来看,美国是有潘兴中程导弹的,射程是1800公里。潘兴导弹能够携带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在使用常规战斗部的情况下,它的射程可以达到2500公里。相比之下,苏联的中程导弹打不到美国,如果它从楚科奇、堪察加等地发射,能打到阿拉斯加。可是,美国潘兴中程导弹却可以对苏联纵深国土进行打击,最大射程甚至还可以打到莫斯科、打到乌拉尔,形成了不对称的战略形式,所以苏联才积极要和美国签这个条约。为了达成这个条约,前苏联自己销毁的武器库里的武器是美国的两倍,大概销毁了1800多枚,对方实际上只有800多枚。最终它达成的效果,也确保了整个苏联本土的安全。当时双方的导弹实力不对等,是当时极为重要的背景。

  美国为退出《中导条约》蓄谋已久

  20日,特朗普在内华达州参加活动时表示,“俄罗斯违反条约好几年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奥巴马任职时不和它们谈谈,为什么奥巴马没有决定退出这个条约。”军事观察员李莉分析,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蓄意炒作外部军事威胁,为撕毁《中导条约》进行了一系列铺垫,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其他国家,看到美国这一决定并不感到意外。

  2014年至今,美国高层政要和美国负责武器装备的高级管理人员都在指责俄罗斯违反了这个条约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是在把绑在自己身上的绳索给剪掉。这是美国一贯炒作的理由。

  美国认为俄罗斯的9M729导弹违反了《中导条约》,这型导弹是美国现在限制的俄罗斯以口径巡航导弹为原形来发展的陆基巡航导弹。因为这型导弹曾在叙利亚战场上多次使用过,而且有了非常好的打击效果。虽然它是海基发射的,但是能不能放在陆基,美国认为是完全可以的,所以美国就认为俄罗斯就是在研发、部署。

  从一个更大的背景来看,美国认为当时的《中导条约》是美国和前苏联签署的,它对于其他国家没有约束力。因此,美国认为目前俄罗斯、中国在陆基巡航导弹方面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自己。

  美国是破坏《中导条约》的始作俑者

  报道称,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理由是俄方违反了条约规定。军事观察员李莉认为,美国才是破坏《中导条约》的始作俑者。

  美国没有权利指责俄罗斯和中国,它自身也有发展陆基中远程导弹的计划。去年,美国参众两院推进了一个立法工作,明确的要求美国国防部也要研发一种射程是条约所禁止的陆基巡航导弹。

  目前,虽然美国陆军的战术导弹系统本身射程达不到5005500公里中导的范围,但是从美国现有实力来看,未来美国完全具备进一步改进的能力。

  近年来,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上大量使用了无人机。无人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要它改变形状,它和导弹的本身性能是完全一样的。实际上,美国自身很多的研究领域,对《中导条约》也是一个事实的破坏,只不过采取了更隐蔽的形式。比如说战斧,美国未来就可以将这样巡航导弹作为原型,把它真正放到陆地上发射。

  陆基中远程巡航导弹的计划不是空穴来风。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要求特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常规公路机动的陆基巡航导弹系统,明确要求导弹射程要在5005500公里之间。这正是破坏中导条约的具体行动。

  美国退出条约已是大概率事件

  按照《中导条约》规定,美国宣布退出后必须再等6个月时间,届时退出条约的决定才会生效。军事观察员李莉分析,美国最终退出《中导条约》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已经不是一个恐吓。从特朗普去年上台到现在,它退出的国际条约已很多。在特朗普的眼里,只要有利于美国在军力方面的优先发展,很多条约都可以无视。

  作为当时非常重要的双方约束,如果说美俄都不发展这个射程的导弹,对于欧洲是一个福音。但是从这几场局部战争,如美国所主导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叙利亚战场来看,美国实际上也在评估,它今天的武器装备体系相对于当年双方在签署《中导条约》的时候,是不是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这个优势不在自己手里,而自己又受到了约束,美国会觉得得不偿失。

  特朗普总觉得美国吃亏了,好像美国是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好像只有美国在严格遵守这个条约,而其它国家都没有遵守。所以美国认为要把捆绑双手的绳子剪掉,以名正言顺地发展中程导弹。在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当中,虽然现在陆基巡航导弹项目已经立项,但它却不能公开。退约后,美国就可以公然地将它列入到装备发展序列计划里,而且未来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战场。

  美国“退约”或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军事观察员李莉认为,美国一旦真正退出《中导条约》,将是世界核裁军进程的倒退,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美国又要废止对于目前整个国际均衡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条约,这会引发非常大的动荡。美国、俄罗斯一旦在欧洲大规模发展进攻性武器,有可能引起其它方向的连锁反应,很多其他国家都会投身到这样一个武器系统的研发,这个潜在的负面效果非常大。

  如果这两个国家都放弃了核威慑的基本协定,恐怖的核均衡将会被打破,这对于整个全球性的核裁军进程是一次巨大的颠覆。这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它将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核武库未来裁军的进程。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核武器对于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发展非常有害,都认为核大国应该做出表率,主动站出来削减自己的核武库。如果连这样的趋势都会被颠覆,它引发的负面效果将会很大。

责编:李建峰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