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军事 > 原创独家

投稿:ygjs@cnr.cn

女记者体验“魔鬼周”:山地行军30余公里磨断鞋底

2018-10-06 15:07: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新疆10月6日消息 (李帆 记者彭洪霞 聂宏杰)坐在办公室编武警部队“魔鬼周”极限训练的稿子已三年有余,透过报道员的镜头我看到了“魔鬼周”训练的冰冷与残酷,它是一次浴火之旅,充满了疲惫、伤痛,甚至是眼泪。

  我也看到了特战队员们的血性与坚守,他们不断挑战极限,在冰与火的较量中,在希望与绝望的撕裂中,完成了自我蜕变。

  我想这七天的“魔鬼”训练里面一定有很多故事,体验一次“魔鬼周”也成了我一个心愿。

  9月中旬,我和记者聂宏杰来到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体验了两天一夜该支队第四中队的“魔鬼周”极限训练。

扛圆木体能训练

  体验一:山路行军30余公里,折断鞋底

  组织训练的是“魔鬼周”教头、侦察股股长阿力木江,这位维吾尔族军官身材高大魁梧,威严中透着一股温厚。

  他曾多次参与处置暴恐事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们到来的这天,他正组织队员进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部队拉动训练。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高山,阿力木江说,这就是我们的实战地形。有一年,一暴恐团伙作案后藏匿在天山山脉,阿力木江参与了那次围捕战斗,“如此巨大的山系,暴恐分子消失在里面,就像泥牛入海一样,很难寻找。”

  因此,特战队员训练山地条件下野营拉练和山间搜剿课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聂宏杰(左二)跟随拉练队伍

  部队开拔,第一段路是林间小道,走出不到50米远,大部队突然停了下来,一场丛林隐蔽课目上演。

  近百人的队伍瞬间化整为零,藏匿于丛林之中,周遭一片寂静。受现场氛围的感染,记者也蹲到队伍中间,大气不敢出一声。

  隐蔽了大约10多分钟后,阿力木江冷不丁投掷了若干枚烟雾弹和震爆弹,这时大部队迅速集结通过染毒地带。

  刚走出不远,一条河谷沼泽横亘在了队伍面前。河水虽不深,但河面宽阔,特战队员们不得已只得趟水过河。由于作战靴具有防水功能,并没有影响特战队员们的行进。

  过了河,接着是一段近70度的山坡,雨天过后土质松软,战士们负重30公斤的背囊,走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腿上使不上劲儿,一脚深一脚浅。

山地拉练

  从前,我们以为戈壁滩平坦而荒凉,来了才知道原来千沟万壑,纵横捭阖。走到一些极为陡峭处,我都是手脚并用,有时干脆坐着滑下去,当然这在特战队员中是不被允许的。

  在一处复杂地形上,阿力木江组织队员展开山间搜剿训练。陡峭的山脊如骆驼背一般,我一脚踩下去差点跌落,但特战队员们背靠背在山脊、谷底间进行搜索,走跑自如,行动敏捷。

  我想若不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这也不会成为长在他们身体里的本领。

战士们负重30公斤翻越陡峭的山坡

  上午,行军17公里后,队员们坐下来补充食物,稍事休息。

  对于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山路的我来说,只觉得双脚肿胀,脱下鞋子来的时候,看到左脚已经磨出了水泡。

  看着战士们不叫苦不叫累,我没有告诉卫生员就又悄悄地穿上了鞋子。

  下午,部队又行进了大约20公里,三次趟过河流又穿越了一片丛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两个记者已经汗流浃背,我的鞋子已经折断,脚上磨出了三个水泡。

  我感叹说:“自己快要达到极限了”,但这在特战队员眼里却是“小菜一碟”,“多亏你们昨天没来体验,我们背着装具走了53公里,中间就休息了20分钟。”

  阿力木江告诉我们,“魔鬼周”训练要求队员7天必须完成280公里的拉练,其中包括10公里奔袭和5公里匍匐。“拉练是对特战队员的体力和意志力考验,也是成为合格特战队员的第一步。”

在行军30公里后,记者彭洪霞脚磨出了水泡。

由于没有穿户外鞋,行军30公里后记者鞋子折断

责编:徐凤佳

参与讨论

我想说